峰奡辉八字分析 辉的八字属性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在徐志摩高中即将毕业时,身为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嘉璈来到府中视察。他在看到学生的作文考卷时,发现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字迹劲秀洒脱,文章具有独到的见解 意气纵横。极具慧眼的张嘉璈对徐志摩的文章赞不绝口,喜爱至极。当张嘉璈知道了才子徐志摩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时,心里便把才子徐志摩和自己尚待闺中的妹妹张幼仪联系起来了,并主动托人到徐家商谈联姻之事。

峰奡辉八字分析

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名门。张幼仪的祖父为清朝十几年的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地知名医生。张幼仪兄弟姐妹十二人,张幼仪排行第八。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公权(嘉璈)都曾留学后归国,此时的他们均属社会名流,在学界、政界和金融界都有影响。张君劢在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组织民社党,1913年留学德国;1915年回国后任浙江交涉署署长,后任北大教授、民社党主席等职; 张嘉璈,1913年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参议院秘书长,因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而离职,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2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此后任交通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张家在政界如此的显赫,商政联姻,徐申如自然是求之不得。徐家产业之大和儿子日后的前程,都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关系。与书香门第、政治经济上炙手可热的张家联姻,徐家觉得有幸高攀张家 ,也是理想的婚姻。而张家不愿错失才子,两家都视为天作之合。可对于徐志摩和张幼仪呢?两人都在外地读书,谁也不知道这件事。两家人坐在一起不仅互换了订婚礼物、还互换了两人生辰八字,互换了照片,于是,两个人的婚事就算订了下来。有意思的是,两人互换生辰八字之后,当时上海的一名算命先生说:“这门婚事不配!”张幼仪的母亲着急了,干脆改了张的出生年份,1900年出生的张幼仪原本属鼠,这一改,改成了1898年属狗,这改出来的结果是跟属猴的徐志摩乃“天作之合”。这门婚姻,自从构想到订婚,徐志摩完全不知情,更不知道这改八字之事。这边张家派人去把正在读书的张幼仪接了回来。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徐志摩的照片,大大的头、尖尖的下巴、戴着金丝眼镜。父母问她照片上的人怎么样,她知道自己终身大事已被家人决定了,她说没意见; 而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嘴角往下一撇,嫌弃地说:“乡下土包子!”虽然张幼仪是名门淑媛,容貌算不上娇艳但可以称得上端庄。只是读书少了些,正在读三年时被父母招回成亲。而此时的徐志摩,自身样貌帅气,才华出众,自小喜欢完美的事物,无论哪方面都想得到或者做到最好。只有靓丽的带有知性的才女在他看来才是理想的伴侣。徐志摩面对张幼仪的照片在他看来就是相貌平常,当时低学历的张幼仪也算不上才女难免有些失望,但在父亲的坚持和祖母、母亲的劝说下,才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就这样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张幼仪娶进了门。 婚礼定在1915年10月29日。张家为他们理想的佳婿特意到欧洲采购的嫁妆,他们新婚所有的家具器皿均是西式用品,整整装满了一大船。并举办了声势浩大轰动全城的一场中西合璧的时尚婚礼。硖石商会大厅宾客满堂,这场新式婚礼他们破除了传统的新娘红衣盖头的习俗,新娘身披洁白的婚纱和西装革履的新郎,并肩站在一起,接受了证婚人递过来的证婚书。 

峰奡辉八字分析

  

 徐志摩与张幼仪开始的生活还比较融洽的。温文尔雅的徐志摩是张幼仪的理想郎君,张幼仪一直在尽自己全力来做好家里该做的一切大小事物。虽不是徐志摩理想的爱人,但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之处。只是平日里徐志摩很少去理会张幼仪。但这场现实的婚姻却给徐志摩的人生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借着张家兄弟的鼎立相助,婚后不久,徐志摩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前身,现上海理工大学),在这里,他每逢周末都要回家看望家人以及他不太想看见的妻子。

入学第二年,生性好动喜欢不断追求新事物的徐志摩没有读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也许此时在他的心里已经开始了要拯救自己或者说要让自己学好用法律来改变社会旧俗的想法。于是徐志摩满腹自信决定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不久1918年3月,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积锴,乳名阿欢。徐家举家欢乐,他也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在北大的两年里,他的生活以及思想都注入了新的元素。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使他又燃起了对文学的兴趣。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他结识了恩师林长民,又经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徐志摩拜学界首领、政界名流-梁启超为师。并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徐志摩成为了一代宗师的新弟子。

梁启超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启蒙大师,曾经影响了一代青年。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当时徐志摩心中充满了太多对当下乱世旧俗的不满。他拜师不久十分惶恐地给梁启超写了一封表达自己兴奋之情同时也表示怕有辱师门的信。原文:“夏间趋拜榘范,眩震高明,未得一抒愚昧,南归适慈亲沾恙,奉侍匝月,后复料量行事,仆仆无暇,首途之日,奉握金诲,片语提撕,皆旷可发蒙,感抃乍会至于流涕。具念夫子爱人以德,不以不肖而弃之,抑又重增惶悚,虑下驷之不足,以充御厩而有愧于圣门弟子也。敢不竭跬步之安详,以冀千里之程哉?”当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西方列强觊觎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老师梁启超深知徐志摩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鼓励徐志摩先出国深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担负起改造社会为国家寻找出路的重任;志向远大的徐志摩和父亲商量要自费留学的事情。多年来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徐申如当然同意。结婚三年和丈夫在一起共同生活不过四个月的张幼仪也不得不面临丈夫海外留学的事实。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乘南京号轮,从上海浦江码头启程自费赴美留学。与他同行的还有汪精卫、朱家骅、李济之、张海歆、查良钊、董任坚、刘叔和等一批日后在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在前往美国的远洋轮船上,徐志摩大气磅礴地挥毫疾书《启行赴美分致亲友文》,畅谈了他为中华图强、民族复兴而渡海求学的豪情壮志“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方今沧海横流之际,固非一二人之力可以排奡而砥柱,必也集同志,严誓约,明气节,革弊俗,积之深,而后发之大,众志成城,而后可有为于天下。”徐志摩诚恳地立下誓言:“摩少鄙,不知世界之大,感社会之恶流,几何不丧其所操,而入醉生梦死之途,此其自为悲怜不暇,故益自奋勉,将悃悃愊愊,致其忠诚,以践今日之言。”表示自己要刻苦自励,实现今日之言。他确信“拨乱反正,雪耻振威”,在此一举。

为了实现远大的报国之志,到美国后的徐志摩惜时如金。他先在克拉克大学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期待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他给自己起的英文名字是汉密尔顿·徐,意在敬仰美国伟大的政治家、联邦党领袖、美国建国后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徐志摩入学刚满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荣获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在此间,徐志摩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徐志摩那强烈的爱国心使他积极参加了当地留学生的爱国活动,他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当他看到一篇篇满腔热血的文章。他倾心于政治、劳工、民主、文明等问题的研究。1920年9 月,徐志摩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为《论中国的妇女地位》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取得了美国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这对于美国本土学生,一般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完成,而徐志摩两年就做到了,可想而知徐志摩在美留学期间学习有多拼。  徐志摩为了老师赋予担负起改造社会寻找出路的意愿,在老师梁启超的启蒙下,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储备了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学的知识底蕴后,想再去追随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改造家罗素 剑桥大学的教授,当时正是世界所瞩目的哲学明星。向他学习社会改造等诸多方面的经验研讨,作为今后自己回国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于是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横渡大西洋,来到了英国。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这时,徐志摩经恩师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起初徐志摩想追随著名社会改造家罗素的想法因为无缘相见,从此更多的机缘让他开始了深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他怎么也没想到,游学英伦,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与他当初《启行赴美分致亲友文》的抱负相差各异。其结果使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康桥他向著名的文学家曼苏菲尔、狄更生等虚心请教,徐志摩大大开阔了眼界,开始翻译大量的文学著作吸取精华,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赣第德》等。徐志摩对文学上的热爱使他原本扎实的文学功底更加夯实厚重,稳稳地垫定了他未来归国后无论是出版创作文章 诗歌 散文还是出任大学教授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这与他疯狂般地吸取中西文化的博学底蕴是分不开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