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戴海斌
一
上个世纪四〇年代前半段,大概是张舜徽涉览清人文集著述最用力的时期。《壮议轩日记》1946年10月26日记:“近十年来,喜读清人文集,家藏仅十余部,游食四方,从公私借观所及,合之不下五六十家。”日记内容以读书札记为大宗,抄撮典籍原文外,也有许多“论议”之言,研究心得已具有“学术论文雏形”,多数内容也融入了后出包括《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在内的多种著作之中。
《张舜徽集·清人文集别录》
1944年,张舜徽因避战乱,由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移讲席于北平民国学院(该校抗战时由北平迁至湖南宁乡)。11月4日,读清人姚文田(1758-1827)《邃雅堂集》,以其“研精鄦书,不废宋学”,“平昔规切并时学者之病”,引发关于“清学”的一番评论:
余尝考论清代学术,以谓当举世劳精神、疲心力,以沉迷于考证名物、校论异同之际,而能出其高识孤怀,毅然以扶偏救敝自任者,南有章实斋(学诚)、姚姬传(鼐),不谋而所论多合,北有翁覃溪(方纲),亦独出危言,转移多士,其功皆不可没。
1946年秋,张舜徽入陇,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10月15日,“取张尔田《史微内篇》重温寻之”,此书在十年前曾阅一过,而今又有新识:
余于近人学术,颇推重张氏与孙益葊(德谦)为能独识其大,两君治学皆衍会稽章实斋之绪,以致力乎辨章学术一途,与吾近岁所营若有所深契。……顾吾生平服膺实斋之处,不在考证而在识解。当举世湛酣于补苴襞绩之际,独能别辟康衢,以转移风气为己任,非有大勇,曷克有此?吾尝取与姚姬传、翁覃溪并论,目为乾嘉三通儒,为之传以张之,亦即此意。
按张舜徽于清儒中特重一人,曰章学诚(1738-1801),激赏其不为乾嘉诸儒“自广衢趋于狭径,弃磊落而注蠹虫”的时风所裹挟,慨然以“扶偏救敝”“转移风气”自任,在当日学林独树一帜,进而将之与姚鼐(1732-1815)、翁方纲(1833-1818)并称“乾嘉三通儒”,作传以传(当日似已撰成《乾嘉三通儒传》[《张舜徽壮议轩日记》,第719页],但此书未传,今人不得见)。依此类推,近世学者中,张尔田(1874-1945)、孙德谦(1869-1935)二君“同服膺章实斋先生书”(《史微·宗经》),被他认为“独得其大”,也博得青睐。
章学诚(1738-1801)
《壮议轩日记》而外,张舜徽著作中表彰实斋不一处。《清人文集别录》谓“卓识闳议,载于《文史通义》者至详备矣”,“史义”“通史”“方志”诸大端而外,尤在说明“学诚自少治学,不乐事章句,披览子史,识去取,洞明著作本末,迥然与当时诸儒异尚;值四库馆开,寒士多以校书糊口,乃群趋于嗜古嗜博,学诚顾厚非之,发为议论,以匡救其失”,揭示其卓越处在“病时人之专事考订而不明大谊也”“痛夫学者之误以功力为学问,而不求深诣也”“深忿士子从事考订而妄攻朱子也”。
《清人笔记条辨》推许“实斋申郑之见,至为卓越”,同不以《通志》作者郑樵(1104-1162)“才疏”为公论,“乾嘉诸儒,以考据家之尺牍,上衡夹漈未成之书,固有不厌人意者。然而夹漈之弘识孤诣,又岂诸儒所能梦见哉?如实斋之能见其大,在当时不易觏也”。
《爱晚庐随笔》“功力与学问”条,引顾炎武(1613-1682)“采铜于山”之论,区分“治学之功力”与“自得之学问”,指出“乾嘉中,章学诚辨之甚明”,“如斯所论,其分别二者之不同,至为明切。从知著作之体,悬鹄甚高,非有创建卓识、自抒所得者,不足以语乎此也”。
《清儒学记》之“浙东学记第六·章学诚”篇,首揭“浙东学术”之卓识,继从“批判了当时学弊”“扩大了史学范围”“明辨了史书编述工作中的不同功用”“提高了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几方面肯定了谱主的史学贡献。
张舜徽嗜读《文史通义》,专门撰有《〈文史通义〉平议》(收入《史学三书评议》),全面发挥实斋学说,近人从“为人”“学风”“文风”“器局”等方面有所评述(参阅施丁《张舜徽评章学诚——读〈文史通义平议〉》),不过,除了正面立说,张氏与之辩驳的对手方,也一样值得注意。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二
《〈文史通义〉平议》表扬实斋之余,还直接批驳了世人对于其人其学的质疑。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章氏同乡、清末学人李慈铭(1830-1894)的说法:
实斋识有余而学不足,才又远逊。故其长在别体裁,核名实,空所依傍自立家法,而其短则读书卤莽,糠秕古人,不能明是非,究正变,泛持一切高论,凭臆进退,矜己自封,好为立异,驾空虚无实之言,动以道眇宗旨压人,而不知已陷于学究云雾之识。(《越缦堂祥情室日记》)
张舜徽先是承认“此殆非李氏一人之私言也”,然后笔头一转,又作但书:
虽然,当举世沉酣于穷经考礼、审音说字之际,章氏独究心乙部,出其弘识孤怀以救末流之弊,而卓然有以自立,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
按李慈铭一说见于《越缦堂日记》同治己巳(1869)三月十二日条,其评章学诚方志之学,“自信太过,喜用我法”,“穿凿灭裂,尽变古法,终堕于宋明腐儒师心自用之学”,至于论史诸条,则“谬论尚多”“皆极谬妄”“几于文理不通”,而哀叹“后之不学之士,耳识其言,以为高奇,遂云汉后无史,唐后无文。持空滑之谈,以盖百家;凭目睫之论,以狭千古;自名绝学,一无所知,岂不大愚而可哀哉?”同年八月二十五日,致书谭献(1832-1901),历数章氏史学有“不可解者”四大端,“迂妄偏谲,不出村学究识见”,并云“实斋之学,自有独得处,其议论可取者甚多,浙东西中当推一作家。仆非好诋乡先生也,而其立论纰失,不能为之讳”(《与谭仲修书》,《越缦堂骈体文》卷二)。同治十二年(1874)七月,《跋何氏学》复称:“章氏疏于经学,自蔽而嫉贤,好诋且并时江鲸涛(声)、戴东原(震)、汪容甫(中)、洪北江(亮吉)诸君子,以自矜大,而其言又失之不考。”(《越缦堂读书记》(四),“何氏学”条)同治十三年(1875)五月初三日,“卧阅章氏《文史通义》,其疵缪不胜指数”(《越缦堂日记》第9册,广陵书社2004年影印本,第6128页)。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胡适在1921年“决计编一部详细的《章实斋年谱》”,除了东人内藤湖南(1866-1934)的启发和刺激,很大部分原因出自“替章实斋抱不平”的心态,结果不仅使得“埋没了一百二十年无人知道”的章氏著作有了“完全见天日的机会”(验诸事实,此语或有夸张),也使得其人一变为“清代唯一之史学大师”(梁启超语)、再变为“中国第一流之史学天才”(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语)。不过,面对二十世纪后纷至沓来的“迟来的赞誉”(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语),章学诚依然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世人从反“卫道”、反“正统观”角度责他不脱“绍兴师爷口吻”(胡适语)、“头巾气盛,门户见深”(钱锺书语)、“对于人生,只抱着许多迂腐之见”(周作人语)一类姑不论,以史学家身份为《文史通义》作评注的吕思勉(1884-1957)推许实斋史学“思力之沈鸷,为不可及”,但读至《妇学》《妇学篇书后》,也说“章氏此见,本不甚妥,处处借国家法令压人,尤为可笑,近人讥为绍兴师爷口吻,宜矣”(《文史通义评》,收入《吕著史学与史籍》)。哪怕章氏最具“自信”“盖有天授”“言出于口,便如天造地设之不可动摇”的“史学”(《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三》《又与朱少白书》),各方投来的质疑也从来没有消歇过。清人李慈铭批评他“识有余而学不足”,张舜徽曲允“殆非李氏一人之私言”,揆诸当代,此言仍未落空。
最早为《文史通义》作注的叶长青(1899-1944)说实斋之学“其志甚高,其趣甚正”,然而“学不足以逮厥志,又过辩求胜,喜用我法”(《文史通义注自叙》)。章太炎(1869-1936)与人论国学,以为《文史通义》“其用祗在方志”,又将之与郑樵《通志》并论,“其误学者不少,昔尝劝人浏览,惟明真伪,识条理可尔,若读书博杂,素无统纪,则二书适为增病之累”(见《与人论国学》[1908],“二章”学术渊源关系颇为隐晦复杂,可参张荣华《章太炎与章学诚》)。陈垣(1880-1971)径贬章氏为“乡曲之士”,甚而说“读书少的人,好发议论”(此言或有针对时风的意图,牟润孙回忆说“先师很少批评人,时常诵‘不薄今人爱古人’这句诗。五四以后,梁任公、胡适都大捧章实斋”,“先师说读书少的人好发议论,其意或指章实斋”,参见《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感言》),在教学场合,另言“章实斋预作《史籍考》,仿朱氏(筠),有稿,然未见。其书若有,一定作不好”(《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陈门弟子柴德庚(1808-1970)列举实证,说明“章学诚的学业水平,也是有问题的。他在《文史通义》中也好,在《遗书》其他部分也好,常常有些错误是常识方面的错误”,还表示“像章学诚这样一位学者,我觉得近来肯定的过多了些,批判则少了些”(《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对于章氏史学最为全面系统的驳论,来自余嘉锡(1884-1955)。发表于1940年的《书章实斋遗书后》一文,以1920年代刊行之《章氏遗书》(最早具有全集意义的章氏著作集)为标靶加以痛击,自白写作旨趣:“今既取而尽刻之,使其底蕴毕露,不可复掩,吾虽不加纠正,五尺童子犹知笑之。故仿实斋驳述学、辨洪保之例,聊复摘发耳。欲使学者知读书不可不熟,下笔不可不审,庶乎知所戒慎云尔。”(《书章实斋遗书后》,原载《图书季刊》新2卷3期,1940年9月,收入《余嘉锡文史论集》)文内条分缕析,一气举出数十条错误,揭露《文史通义》之《内篇》“考核不免粗疏,持论时近偏僻”;《外篇》及《文集》“气矜弥甚,其失弥多”;《校雠通义》“所言得者二三,而失者六七,多似是而非”;《信摭》《乙卯丙辰札记》之类“征引群书,往往失之眉睫之前,属辞比事,有绝可笑者,虽曰随笔、札记,本无意于著述,然其读书亦太卤莽灭裂矣”。结论是“所惜读书未博,故立言不能无失”,“虽力究纪传之史,性既健忘,又自视太高,除创通大义数十条外,他皆非所措意,征文考献,辄多谬误”。
余嘉锡(1884-1955)
余嘉锡自号“狷庵”,为人治学向取平实,歉抑自守,而此文奚落揶揄,不少假借,至谓“不知如何读法,不通至此,洵堪喷饭”,“遂尔无的放矢,未免厚诬古人矣”,“如此说经,直不类清代人语矣”,“读其诗,几如听负鼓盲翁上场引子”,“所论史法,未有如此节荒谬之甚者!真苏东坡所谓“村学究饮白酒,吃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也”,“如此而讲史法,不如不讲之为愈也”,又引清人萧穆(1835-1904)评论实斋之言,“谓为‘盲人道黑白’,诚深中其病”(语见《跋文史通义》,收入《敬孚类稿》),真是少见的犀利语言!
其实,学问高段如余嘉锡,当然知道章学诚学术短长所在。他尝引《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三》“吾读古人文字,高明有余,沉潜不足,故于训诂考质,多所忽略,而神解精识,乃能窥及前人所未到处”一语,评论“观实斋此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尝自讳其所短也”,其责章“考证粗疏”,也在针对一种时代风气,故示意“患在后人尊实斋太多,不知检择,务摭拾于水火之余(见萧穆《记章氏遗书》),使之尽传耳”(《书章实斋遗书后》)。再则,章之“神解精识”一面对余氏也有深刻影响,后者独步学界的目录学研究,高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旨,便深契郑樵、实斋所谓“校雠”之义(近有学者注意到,余嘉锡《古书通例》一书,大量别致的观点实从章学诚处推阐而来,“余之于章,可谓知之深责之切”,见章益国《道公学私》,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331页注释1)。
三
余嘉锡与张舜徽有伯侄之亲,同嗜文献校雠之学,一归“考证”之属。在学问上,余嘉锡耳提面命,时予提携,1954秋,即离世之前一年,面对来京拜谒的张舜徽,尚谆嘱:“《四库提要辨证》乃未完之书;小学、经学,尤多阙略;汝其为我补之。”(《忆往编·湘贤亲炙录》)张舜徽对姑父之学,敬其“勤恳”,服其“通核”,然而并非全然接受,坦言“治学蹊径,与先生不能尽同”。他在晚年回忆道:
年甫三十,即属草为《广校雠略》一百篇,评骘古今,畅抒己见。与先生平日论学之旨,时有不合。先生论及校雠,不甚喜郑樵、章学诚,谓其考证粗疏,殊不足取。舜徽服膺两家,独推其识见之卓。先生贻书舜徽,谓所论可以并存,不以为侮也。其于学术,廓然大公,不强人以从己,皆此类已。
按《广校雠略》为张舜徽出版的第一本书,原为大学文科讲授“读书指导”的教本,“始属稿于一九四三年,后二年始付刊行”。它是作者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基石,后出多种著作如《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文献学》,皆由此发展而来。全书凡百篇,“乃效郑(樵)氏《通志·校雠略》之体”,首正“校雠之名”,次辨“著述之体”,复厘析“二千年来儒学大小深浅之故”(《〈广校雠略〉自序》)。成书后次年(1946),即寄奉北平余嘉锡,而二人对待郑樵、章学诚的看法颇相凿枘。
张舜徽《广校雠略》
当年张舜徽自命室名作“仪二郑斋”,而谓“泛滥群籍,于汉、宋诸儒,独宗二郑,以为康成经术,渔仲史裁,譬如灵海乔岳,无以益其崇深,两家涂辙虽殊,而所以辨章学术之旨则无不同”,又以“郑学”传人一肩担当,“千载悠悠,则亦未有能真知郑学者,因欲为书发明之”,口吻声气与章学诚《文史通义》之《申郑篇》毕肖。张氏心仪之“二郑”,在一秉“考证之学,贵在证实,议论之言,易于蹈空”(语见《目录学发微》)的余嘉锡看来,可取者仅其一,即厚郑玄而薄郑樵。他批评章学诚“天性坐忘,读正史不熟,又不耐考索”,“不留心史事,而空言史法,其弊固必至于此也”,“然或事理必待考证而后明,典故必须检寻而后得者,既非实斋之长,吾固不欲苛责之矣”,作为章氏前世宗范的郑樵同犯“考证粗疏”之病,自然也“不足取”。后世流风所及,师法实斋,代不乏人,一样不入余嘉锡的法眼。
张舜徽尝记余嘉锡早年手书“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一联,“装为楹帖,而系以长跋,远贻舜徽,教之以务其大者远者,而不可狃于细物”(《忆往编·湘贤亲炙录》)。按此联乃清儒阎若璩(1636-1704)集南朝陶弘景、西晋皇甫谧名言,题联于柱,用以自励(事见钱大昕《潜研堂文集·阎先生若璩传》),一般认为反映了清初学者杂识泛览、博学多方的学风,张舜徽本不满“贪多务博”之风气,此处解释“务其远大”一节,似有发挥之嫌,或已脱离余氏的原意。
前引《壮议轩日记》1946年10月15日条,张舜徽推重张尔田、孙德谦二君能“衍会稽章实斋之绪,以致力乎辨章学术一途”,并加注语“与吾近岁所营若有所深契,而姑父余先生亟非之”——
去岁吾所著《广校雠略》甫成,邮致北平,乞余公点定。嗣得报书,嘉其用心之勤,而嗟吾从事之左,于章实斋及孙(德谦)、张(尔田)两家,诋讥不遗余力,以不可追其后尘厚相戒勉。盖余公记问精博,自非实斋所能逮,而于考证异同、刊改谬失,尤近世言校雠流别者所不敢望而及,其卑视三君固也。
余嘉锡以“记问精博”为标尺来度量实斋学派,固然证据事实具在,无可诿卸,但被告却以为情有可原,罪不当罚。柴德庚读过《书章氏遗书后》一文,便说“拿这些考证上的疏忽来批评章学诚,章学诚是不会接受的”(《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申郑篇》尝言:“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于是遂欲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学者少见多怪,不究其发凡起例,绝识旷论,所以斟酌群言,为史学要删;而徒摘其援据之疏略,裁剪之未定者,纷纷攻击,势若不共戴天。古人复起,奚足当吹剑之一吷乎?”(《文史通义》内篇五,《申郑》)章学诚对待郑樵如此,对己当然也是同理,他所自负的是学术上的主张,“盖将有所发明”,“知我者希,弟亦不求人知,足乎己不求乎外也”。(对此种思路最犀利的反驳,目力所及,当属钱锺书之论:“窃谓实斋记诵简陋,李爱伯(慈铭)、萧敬孚(穆)、李审言(详)、章太炎等皆曾纠其疏阙;然世人每有甘居寡学,以博精识创见之名者,阳为与古人梦中闇合,实则古人之白昼现形,此亦仲长统‘学士第二奸’之变相也。实斋知博学不能与东原( 戴震)、容甫(汪中)辈比,遂沾沾焉以识力自命,或有怵人先我,掩蔽隐饰。”惟此一句后尚有“姑存疑以俟考定”的转语。参见《谈艺录·章实斋与随园》。)
张舜徽理解章学诚,显然也遵循这一思路,《清人文集别录》中多举证其人“卓识闳议”,复与“后之学者”有所辩驳:
其持论通达,多此类。而后之学者,或摘取其著述中考证偶疏之事,而遽诋其读书卤莽(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即有此说)。不悟学诚精处,全在识解夐绝时流。至于名物度数之学,本非所长,甚至引证旧事,亦往往颠倒甲乙。虽记问之学,颇嫌荒略,固不害其为通人也。
同样,上述辩护策略也适用于张尔田、孙德谦等“浙东之学”后劲,张舜徽反问道:“数十年治国闻者,仍囿于乾嘉藩篱,不能自拔出,孙、张两君不徇时尚,卓然有以自立。虽间考证小疏,要其学有本原,平情论之,亦何可厚非耶?”(《张舜徽壮议轩日记》,第575页)在他看来,学问“本原”不在“考证”“记问”,“神解精识”大于“名物度数之学”,而章、张、孙一流识解卓绝之处,在能“夐绝时流”“不徇时尚”,为各自时代“风气”中有志扶危救弊的少数清醒者,至于“学术之深浅”,反而其细也夫。换用刘承干的评论,“休宁(戴震)、高邮(王念孙、王引之)诸儒之学精于核,而章氏之学则善于推;休宁、高邮诸儒之学审于析,而章氏之学则密于综;休宁、高邮诸儒所用以为学之术径,而章氏能会其通学,亦惟章氏能匡其蔽”(《章氏遗书序》),或借钱基博读书之法读之,“大抵为休宁、高邮之学者,所谓‘多学而识之’者也;而章氏则‘一以贯之’者也”(《〈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章学诚生前留言:“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文史通义》外篇三,《又与朱少白书》)按两汉之际,扬雄词章成就冠绝一代,却为时人所忽,只有一个桓谭说他的著作“必传”,知己赏音成为后世美谈。如此看来,张舜徽心通其情,意会其理,行正其道,正无愧实斋“身后之桓谭”。
四
张舜徽并推章学诚、姚鼐、翁方纲为“乾嘉三通儒”,循此理路,顺延至其清学史研究,也可作一简约观察。《壮议轩日记》1942年11月9日记:
吾意救乾嘉朴学之敝者,以章实斋、翁覃溪、姚传姬三人为最。姬传徒友甚众,而以方植之(东树)、刘孟涂(开)二人最能张其军。
1943年3月6日记:
余旧有志撰《清代学术述传》一书,藉以考镜三百年间学术迁革得失。义例早定,而迟迟不敢即属稿者,恐涉猎有所未周也。去岁撰章实斋、翁覃溪两传,颇不为通人所讥,踵此而黾俛图之,庶几其有成也。
1946年11月23日记:
舜徽自少而好籀绎乾嘉诸儒考证之书,近十年来,又遍求其文集、笔记而尽读之,深服翁覃溪、姚姬传、章实斋三人笃实不欺,矫然有殊于流俗,深议通达,足以兴起人,尝为《通儒传》以张之。……又尝以为,居今日而言考证,宜以扬州诸儒为法,于名物数度之中,推得其大本大原,以期周于世用,一救往昔支离破碎之病。
如果说,张舜徽发愿为“三通儒”立传,意在“救乾嘉朴学之敝”,尚是对面立论;那么“扬州诸儒”的再发现,则是亮出了正正之旗,从正面建构清学史脉络。毕竟章、姚、翁一流在那班“襞绩补苴”的汉学家看来,非是“腐儒”,便为“文士”,终究距离乾嘉朴学主流太远(张舜徽自己也意识到,“姬传、实斋之书,于考证容多疏漏,近世学人喜纠弹之”,“覃溪为文艺所掩,学无专长,尤儒林所不齿”。见《张舜徽壮议轩日记》,721页),而扬州学派不废“考证”,又通达“本原”,正是谱写张舜徽心目中理想的、“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的清学史最佳素材。1944年4月1日记:
余平生于清世诸儒最服膺者,首推阮公(元)。以其淹博醇雅,足以领袖群伦,不第有专门之学,足与诸儒兢短长而已。陈兰甫(澧)所谓有博士之学、有士大夫之学,吾则以为乾嘉诸名家,皆博士之学也;士大夫之学,则惟阮公足以当之。又尝以为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吴、皖固褊之弊,亦惟扬州足以矫之。而扬州诸儒,又必以阮氏为巨擘。
阮元(1764-1849)
张舜徽对清代学术的研究起步很早,1942年9月27日记:“余年来有意采辑三百年间师儒论学之言,撰为一书,颜曰《清儒通义》,久未能成。”计划撰写的清学史不一名,日记提及者即有《清代学术述传》《清儒通义》《清儒粹语》《清儒识大编》《清儒著述叙录》等多种。他博览清人文集,为其工作的准备,对于行世的梁、钱两家著述也非常熟悉,于短长优劣有其定见,日记中说:“尝观近人考论三百年来学术原流之书,有梁任公、钱宾四二家。梁氏书但叙清初大儒,而未及乾嘉以后。(虽其末有《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数篇,亦不全不备之作也。)钱书晚出,较翔实矣,而漏略亦甚。自余观之,可补者实多。……然余以为今日考论往代之学术,莫如撰通义,体制与学术殊,而含蓄浩博广大过之,意欲立经世、立身、治学诸大纲,又系之细目,一代学术,即内之治学门中,由异以占其同,由分以求其通,庶几以简统繁,不虞失漏。余当定其义例,以从事焉。”(《张舜徽壮议轩日记》,12-13页)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至少在湖南时期,他已经形成了“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的认知,自谓“平生服膺阮氏之学,终无间然”,“盖文达治学,在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得其大本大原,非有高识宏规,不足以骤语乎此”,自负能“窥见其大”(《张舜徽壮议轩日记》,633页)。1943年4月,即“发愤欲撰《扬州学记》”,先写成《仪征(阮元)学记》一卷,厘为训诂、义理、考证、金石、校雠、文辞六门,以类叙之,“自谓于阮学菁英,撷拾靡遗矣”。( 杨树达1946年4月22日记:“舜徽以所著《扬州学记·阮元篇》见示。舜徽谓苏州之学专而固,徽州之学精而狭,扬州承吴皖之后,独得其通。如高邮之王[念孙、引之]、仪征之阮[元]、江都之汪[中]、宝应之刘[宝楠],皆其选也。所见至确。”见《积微翁回忆录》)1946年,任教兰州大学之际,为诸生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重点放在扬州学派,竭力表扬”。当年排印的《积石丛稿》,收入《扬州学记》一卷,即兰大课程讲义的一部分,用文言文写,但未完成,刊入的仅有《叙论》部分。今人所见《清代扬州学记》一书,是在1950年代末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的(《清代扬州学记·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另参《清儒学记》之《扬州学记第八》,齐鲁书社1991年)。
五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三反”条尝言:“今日人情有三反,曰弥谦弥伪,弥亲弥泛,弥奢弥吝。”张舜徽读书至此,推其意以观“近世学者”,也发明“学术三反”之说,谓“弥言考证,而记诵弥衰;弥言词章,而文笔弥劣;弥言义理,而内行弥不可问,此亦学术之三反也”(《爱晚庐随笔·学术三反》)。顾、张二说各有语境,当然是有所为而作,尤其激于所处年代周遭之“风俗”“风尚”“风气”,而寓志于学,以为“匡时”“补世”。易言之,他们大概都属于章学诚所贵之能“辟风气”“持世而救偏”者,而不同于那些“惟逐风气所趋而徇当世之所尚”的“世之言学者”(《文史通义》内篇二,《原学下》)。钱锺书对“世推章氏史学”固有微词,然又谓“余不贤识小,心赏尚别有在”,特别欣赏《文史通义》中《书朱陆篇后》《黠陋》《横通》《诗话》《读〈史通〉》诸篇“于学人文士之欺世饰伪、沽名养望、脱空为幻诸方便解数,条分件系,烛幽抉隐,不啻铸鼎以象,燃犀以照”(《管锥篇·四一 全后汉文卷二五》)。易言之,他认为章学诚的学问不免“记诵简陋”,但骂人精准,且多数骂得很对。
张舜徽《爱晚庐随笔》
朱子曰:教学者如复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一人如是,一国亦然,一世亦然。大抵风气不能无偏重,偏之所在,弊矣随之。被观之世、或观者所处之世,既均有风气,则风气中人不能不有所惕厉憬悟,诚因“天下事凡风气所趋,虽善必有其弊”“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隽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且亦趋风气者未有不相率而入于伪也”(《文史通义》外篇一、三,《淮南子洪保辨》《上辛楣宫詹书》《答沈枫墀论学》)。风气一旦而成“时趋”,则必有“可畏”处,或借用章太炎更加决绝的刻深之言,“学术本以救偏,迹之所寄,偏亦由生”(《与国粹学报》),这也便是前引顾、张二氏在各自时代观察到的“三反”情状之根由。
章学诚言“学问之途,有流有别”,“必欲各分门户,交相讥议,则义理入于虚无,考证徒为糟粕,文章只为玩物。……惟自通人论之则不然。”(《文史通义》外篇三,《与汝楠论学书》)张舜徽生平自励及所以教人者,乃“期于淹贯博通,而不限于一曲”。(《旧学辑存叙目》)黄梨洲(1610-1695)所病“析之者愈精,逃之者愈巧”之弊,可谓实斋纠之于前,沅江救之在后。窃以为张舜徽在《壮议轩日记》中发挥的最大精义,以及这部日记给予今世读者最大教益,尚非何种远不可及的“高明光大”之道,只在平实的“补偏救弊”四字。张先生盛推“乾嘉三通儒”之言为“消积良药”,表扬其“补偏救弊之盛心,何可没也?”日记中又说,“余旧有志广采昔人识大之言,足以箴砭俗士之膏肓者,为之引申而赞论之,成《学蔀新辨》,以风厉士夫,苟可成书,亦盛业也”(钞撮语录散见于当年日记,后陆续纂辑而成《经传诸子语选》《清儒论学语录》《佚文辑录》等,均收入《霜红轩杂著》,或即《学蔀新辨》之流衍)。本文之作,即采择《壮议轩日记》中若干“识大之言”,复稍引申而赞论之,不贤识小,姑以自励。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