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师生们自发悼念“袁校长”“袁老师“。李锦烽摄
斯人已逝,世间再无杂交水稻之父。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播撒下一粒粒种子,种在了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也种在了人民的心田,生根发芽。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市民纷纷自发吊唁。在袁老家门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地,满是青翠的禾苗和悼念花束。在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袁隆平院士事迹展墙前,师生们自发前往悼念“袁校长”“袁老师“。
师生们自发悼念。李锦烽摄
作为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双聘院士、作物学博士生导师,袁隆平曾在2019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用八字箴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寄语农大学子,希望与之共勉,共同实现追求水稻高产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想”。
“袁隆平院士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是湖南农大师生永远尊敬的‘袁校长’‘袁老师’”。湖南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陈弘说,袁院士的八字箴言,将永远铭刻在农大师生心中。农大师生将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完成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未竟事业。
曾在袁隆平院士身边工作了33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正是得益于袁隆平院士的培养,我们也是袁隆平院士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我们会继承、学习和弘扬袁隆平院士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善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农业大学,不负袁隆平院士的遗愿和嘱托!”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唐文帮记得,在湖南农业大学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的科研基地,以及新成果推广示范现场,都留下了袁隆平院士亲临指导的身影。
他说,“袁隆平院士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热土,但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会一直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后辈定会秉承他的精神,在广袤的大地上接续奋斗。”
丰碑之下,已是桃李芬芳。袁老在醉心于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同时,带领着一代代年轻的科学家探寻科研新路,打造种业高地,扛起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
在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袁隆平院士事迹展墙前,师生们默默哀悼。李锦烽摄
回忆2003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繁基地做论文试验时,袁隆平院士博士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邓化冰总会想起,“每天都能听到袁老师爽朗的笑声,每天都能在试验基地见到袁老师,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位老师和学生的研究进展。看到我们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他也会很耐心地给予指导,很顾及年轻人的感受,不会让学生难堪,那段时间能在田间接受袁老师的实地指导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情。”
从1998年师从袁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到九十多天前的最后一别,袁隆平院士博士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刘建丰表示,悲痛之心用言语无法表达,先生的教诲、鼓励和支持历历在目,永远铭记于心。
作为袁老师的学生和一名水稻科研工作者,刘建丰和邓化冰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袁老师的精神,潜心科研,为实现袁老师的梦想和我国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元曾是袁隆平院士的在职博士,对于化悲痛为力量这句话,他现在有了切身体会,“很悲恸,袁院士对我恩重如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教好学生,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做好事业,保证粮食安全,完成袁院士未尽的事业!”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祝海峻从小生活在农村,第一次从课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了解到了这位老人,便开始执着的“追星”。他说,“袁老一生都在追梦、逐梦、圆梦,我也是跟随他的脚步去探索水稻高产,去为‘三农’做一点事情。袁老奉献敬业的精神,探索创新的精神,为人师范的精神,是一座丰碑,我们的‘追星’之路不会停止。”
在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袁隆平院士事迹展墙前,师生们自发前往悼念“袁校长”“袁老师“。李锦烽摄
在湖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下方,不少网友也纷纷留言。网友“星火”说:“袁老是我们的名誉校长,我们也就是他的学生。伟大的人物的躯体倒下了,其精神应有更多继承,我们之后就是他。”
网友“升华同志”留言:“袁隆平院士永远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作为农大学子,要将袁爷爷的两个梦作为自己的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拼搏努力!我觉得这是一种湖南农大精神!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农大学子奋勇前进!”
网友“小凌同学”表示,“岁月挽留不了他老人家,但他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世人永存,我们都要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工作,为他所期盼的、希望的更高目标前进。愿他在天之灵继续保佑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禾下乘凉梦,我们接棒。”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姚武掷地有声地说道。(匡滢 何萌 庹炼)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