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干亲,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民间礼俗。认干亲之后的两个家庭,交往大都比较频繁,而且都仿照亲情式的交往方式,形成比较固定的亲戚关系。在现代社会,亲密的同学、朋友间相互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风气盛行,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有干亲,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宠他们。
通常“认干亲”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两家是朋友,交往甚好,为把这种交往固定下来,就采用让下一辈认干亲的办法使交往加深。
2、孩子瘦弱容易生病,家里的大人怕孩子中途夭亡,便采用认干亲的办法,让干爹、干妈、干哥哥保住孩子,使其能避免不幸,长大成人。
3、一方对另一方家中有大恩大德,一方图报对方的恩情,就以认干亲、当义子的办法,以相对固定的程式形成长期交往关系,以达到知恩图报的目的。
4、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拜干亲”来转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5、家长为了攀高结贵,让孩子认有钱或有势的人为干亲,希望将来能从中得到好处。当然这个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不同的地方、民族对于“认干亲”的禁忌不同。在北京,人们一般认为认干爹、干妈会对干爹、干妈自己亲生的子女不利,所以不是至亲好友,人们一般是不敢求其作为自己孩子的干爹、干妈。
在陕西的一些地方,“认干亲”一般是在孩子“满月”的那天,由祖母或祖父抱出去,出门后碰见的第一个成年人即拜为干妈或干爹。当然,这种“碰”除了有一定的随机性外,大多数场合往往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碰”见的第一人,一般都是与他家关系要好,或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
“拜干亲”这种习俗,尽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仍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为了让小孩好养和顺利成长,都富有极为浓烈的人情味。
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认干亲”的现象比以往还多,不过都已经不带有什么迷信色彩了,纯粹是为了点缀生活,加深人情往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