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古代妆容,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迪士尼眼中的花木兰,虽然上映时引起很大争议,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南北朝时期的真实时尚妆容。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未改变,但美的标准却千差万别。
中国美妆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只是当时人们的手法硬核一点—— 纹面。
左右脸颊上各有5个刺点连成一线,是为纹面。额头上还刻有2个同心圆纹,象征远古先民的太阳崇拜。刺在额头上称为“雕题”,刺在面颊上叫“纹面”,刺在身体躯干称“纹身”。
这种在脸上刺青的做法后来演变成一种刑罚(黥面),只有在少数边远部落继续作为时尚。
△黥面:宋江在发配江州前在脸上被盖了一个戳,表明其罪犯身份。
真正的化妆品出现在周朝。
周周朝女子喜欢裸妆:用妆粉(米磨成粉)涂面遮瑕,再画上一点眉黛(青黑色的矿石颜料),再涂上一嘴猪油炼的润唇膏,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护发素也是周朝就出现的。周人用淘米水洗头,洗完之后再抓一把动物脂肪炼制的发油,既能让发丝顺滑光亮,还自带香气。
周朝享国800年,时尚风气也并非一成不变,东周时部分地区的口红女孩们就研究起了唇妆。
《楚辞·大招》里就有形容“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不过早期口红是用朱砂做的,很容易掉,口红文化盛行要等到汉代胭脂发明以后。
汉汉朝流行妆容叫做慵来妆,也就是所谓的红妆:擦粉涂胭脂。这种妆容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人一种比较慵懒、倦怠的感觉。
汉朝流行八字眉,远山眉,蛾眉还有长眉。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脸上即是长眉入鬓。
©摄影师当小时
《诗经》中形容美女庄姜“螓首蛾眉”,即额头丰满光洁、眉毛又细又长。
樱桃小口的点唇样式也是在汉朝就已成潮流。为了凸显小红唇,古代女子在擦粉底的时候会把嘴唇原有的颜色也盖住,这样一来唇妆更加妖艳。
说到汉朝美妆,有一个奇女子不得不提,那就是汉末权臣大将军梁冀的夫人孙寿。
她喜好的妆容十分妖异,眼睛下面涂着一层鲜红的胭脂,宛如泪痕。眉毛弯曲细长,头发盘成结,却是不对称的,歪在脑袋一侧;走路永远是风姿绰约的猫步,笑时也不肯张嘴,仿佛牙疼一般,总之非常拧巴。
△网友@梦诗Nicole 仿孙寿啼妆。
那位梁冀大将军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看他脸色,却唯独惧怕孙寿一人。因而孙寿四舍五入也算是执掌过天下权柄的女子。
所以虽然孙寿也不是什么善茬,但当时民间女子人人以孙寿为偶像,妆容上自然也争相模仿。
梁冀倒台之后,全天下的男子如蒙大赦,回家就让媳妇儿赶紧把妖妆卸了。说明直男跟女子的审美分歧也是古老传统了。
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兴起一种“额黄妆“,就是将额际涂黄或者贴上黄金色的剪纸,看过《花木兰》的都懂。
还有一种更加匪夷所思的“连头眉”,就是把两条眉毛画成一条。据说最早是曹操发明的。
《妆台记》载:“魏武帝令宫人扫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头而细长,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
曹家一门三杰,在当年顶流男团“建安七子”中独占3个名额,曹操、曹丕、曹植这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上俱有造诣,连审美都是一样奇怪。
曹植的10万加爆文《洛神赋》里就赞美过这种连头眉“云譬蛾峨,似眉联娟”,历来有种说法是曹植以“洛神”暗喻自己的嫂子、曹丕的妻子甄宓。
△ 说到连眉的知名女性,我只能想到这位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了。。
甄宓是不是一字眉我们不得而知,但曹丕的口味也是真怪。他子承父业,继续将美妆事业发扬光大,发明了一种“晓霞妆”。
“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俱用胭脂仿画,名晓霞妆。”
——《妆楼记》
是说曹丕的妃子薛夜来过去找他时,脸不小心撞到了水晶屏风上,磕出一道红印,如晓霞将散。曹丕觉得这也太好看了,从此后宫佳丽乃至民间都纷纷效仿,用胭脂画出伤痕来。(家暴妆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吧……)
△佟丽娅版的晓霞妆,后世称为斜红。
“半老徐娘”也有一段跟化妆有关的故事。
徐娘徐昭佩出身名门,被迫嫁给瞎掉一只眼的梁元帝萧绎。萧绎虽然眼睛少,但眼光不低,他也看不起姿色平平却极其傲慢的徐昭佩,因而两人很少在一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唇妆
有一次萧绎好不容易想起去徐昭佩住处,没想到徐听说后反手化了一个“半面妆”。
顾名思义,反正你只有一只眼,那我化妆化半张脸就够了吧。
徐娘半面妆这则典故,后来被李商隐解读出另外一层含义: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是说那萧绎胸无大志偏安江南,只配得上徐妃化半面妆。
不枉这一身铮铮傲骨了。
唐朝到了唐朝,贵妇们的经济条件更好了,出手也更阔绰。不仅嘴唇要涂胭脂,两颊、额头甚至耳后都变着法儿地抹。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热依扎
而且唐朝时期的跨境电商 对外贸易也更加发达,铅粉、胭脂、黛眉、花钿、面靥、斜红、唇脂…… 总有新奇玩意儿能装满贵妇们的购物车。
唐朝中后期的贵妇们化妆尤其注重眉毛和额头,她们会把眉毛和额头附近的头发直接剃光,这样就显得额头格外宽阔,然后再在眉毛原先位置的上方画上一对又短又粗的眉毛。最后要把发髻梳得又高又大,谁见了都想上去扶一把。
对了,唐代的杨贵妃据说也喜欢孙寿仿妆,同样也是红颜命薄。
宋经历过晚唐五代时期的兵连祸结后,宋人的审美也不再如盛唐那般外放,更偏向素洁雅致。宋朝女子最钟爱的眉形叫远山黛。
“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西京杂记》
眉形细长,色泽青黑,斜飞入鬓,今天在许多宋代画卷中都能看到这种眉形。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晏几道《六么令》
△《清平乐》剧照
明明朝女子喜欢的妆容已经很接近现代审美了,在前额、鼻子、下颚打上高光让脸显得更立体。
相比鹅黄、花钿等一些繁复的妆容配饰,明代女子的配饰则与妆容相得益彰,如步摇、珠钗、发簪,更凸显女子的温婉柔美。
△明代 凤鸟花卉步摇
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了新的粉底:珍珠粉、玉簪粉。珍珠粉并不是真的珍珠所制,而是一种名为“紫茉莉”的植物,玉簪粉则是提取了一种名为“玉簪花”的花仁,和胡粉结合而成的妆粉。
△明·唐寅 红叶题诗仕女图
清朝清朝妆容基本了沿袭了明朝的风格,多为薄施朱粉,清淡雅致。《延禧攻略》中演员的装扮基本就是真实复刻了清朝妆容。
清代经典妆容:
绛唇妆+ 柳叶细眉+一耳三钳+两把头
清朝当时流行绛唇妆。从史料绘画上看,那时的宫廷女子都着了这种上唇不涂、下唇只涂抹中间的绛唇妆,柔美清丽,更贴近东方美人的形象。
△ 清·陈枚 《月曼清游图》(局部)
不同时代的环境和观念不同,人们对美的认知也不同。但通过上面罗列的线索不难看出,中国妆容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
这种源远流长的传承,不单令今天中国的美妆爱好者们欣喜莫名,更令许多外国人争相模仿。
尽管中西方思想观念巨大,审美倾向也各有特色,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一致的。
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岁月变迁中,世世代代的古人对美做出过各种探索。打开这座尘封日久的美学旧仓库,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钟爱的选择。
©白鹿儿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