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无意中见过一张孜珠寺的照片,星罗密布的寺院、僧舍在峭壁上悬空生成,蔚为壮观,似乎不是这个世间的一种存在,心里便生起了一个向往。丁真俄色活佛曾说“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的人”,这次探寻孜珠寺便是了一次缘,赴一次约。图:跋山涉水与自己相见 摄影:罗峰
317国道北线,旧有“地狱之门”的别称,可想其艰险,但路边的风景美不胜收,翻山越岭穿险峰而过,眼在天堂,就是最大的激励和奖赏了。图:险路之上的山巅云端 摄影:罗峰
从国道下来向孜珠寺进发,接下来的路途更是曲折难行。山道全是沙石土路,坑洼不平,崎岖蜿蜒,一边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壑。图:沿江的穿山路 摄影:罗峰
穿过这段生死峡谷,继而又是一路攀升的险峻盘山道。途中无数S弯,颠簸中一路细数竟有43个回头弯,海拔上升也大,37公里路途爬升竟有900多米。险中之险,若非信徒,确实很难抵达。图:爬升的S弯 摄影:罗峰
行过起伏跌宕,那悬浮在云雾中的孜珠寺突现在视界之中。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境内的孜珠山上,依峭壁山崖而建,气势恢宏,雄伟壮阔。孜珠寺距离县城37公里,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且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摄影:严磊
寺庙、经堂、僧舍、修行洞错落散布在六座山峰间 摄影:罗峰
有个空洞的山峰是孜珠山的第三峰,传说那个空洞是大鹏鸟穿山而过留下的,因为像一面悬空的镜子,可以照见世人之心,照见世间空性,所以第三峰又叫“见性峰”。第二座山峰,传说名为“无垢水晶”,水晶意“净”,无垢无净是为本性,新修的经堂便坐落在此。图:“无垢水晶”峰前的经堂 摄影:严磊
峭壁上悬空而建的禅房 摄影:严磊
“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古老的光辉再次照耀万物,桑烟升腾,圣光沐空,云被度上一层金色,佛经唱吟声渺渺回荡。我们等这日升月落,如同等自己的一路命运,不辞跋涉之苦而来,因缘际会,只是一场相遇。图:圣光照耀下的孜珠寺 摄影:严磊
天幕如水洗般透彻,星朗,云淡、风清。《心经》里,话“色”即为“空”,和“受、想、行、识”构成“五蕴”,最近佛之地,颜色却如此纯粹浓烈,如何了悟“空中无色”? 图:星空下的孜珠寺 摄影:严磊
孜珠山是外象雄时期的中心,四周山势巍峨,连绵起伏,好似展翅的大鹏鸟,穿行在山巅山谷之间,就像是随大鹏鸟起伏。峰峦叠万重,人生如寄,持敬畏之心,且行在这天地之间。图:金光照耀群山 摄影:罗峰
举目四眺,山石千仞嶙峋,似刀锋分割着天与地,又似莲花次第花开去,分割着佛土与人间。图:莲花台山峰 摄影:罗峰
云端之上,一光出,隐隐有像,寥寥未形,似一场远古神话般的景致,让人敬仰,不敢高声语。隐隐的,似乎又有一条线,一头系于心间,一头系于佛的眉宇间。图:金山乍现 摄影:严磊
云海 摄影:严磊
现在藏地佛教信徒转经、转山的习俗源自“雍仲苯教”。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能表达虔诚、忏悔往事、脱轮回之苦,因此,除口诵外,还制作转经筒,将“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转经筒内,以便信徒以此方修佛法,达到和持诵佛经等同的功德。图:孜珠寺的转经筒 摄影:罗峰
信徒们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另外的办法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更被认为是一种造化。摄影:罗峰
雍仲佛经里说“世界本身就是一尊如意俱生的自然之塔”。 如果你许了个愿,请按照你许愿的步伐走,最关键的是你磕头的时候,要有颗虔诚的心,要为了更多的人去磕头朝圣,善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摄影:罗峰
崎岖之路,有愚痴要跨,有苦厄要度。喃喃诵经,默默祈祷,观照自心常在, 扫除妄念,专住佛境, 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发见真心,生出妙智妙慧, 达至涅盘彼岸。摄影:罗峰
岩羊,是这次行程中遇见的一个意外惊喜。汽车沿山道盘旋而上,一个回头弯处,车前七八米,十几只岩羊结队穿路而过,悠然自得,没有一丝惊慌和惧怕。下车看它们,它们驻足回望,然后再继续行它们自己的路。这里是家园,万物生灵,在这里同生共处、繁衍生息。岩羊从容看着我们,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无差也无边的样子。图:行走在山间的岩羊 摄影:罗峰
岩羊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它们在山崖上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它们是跳动在悬崖峭壁上充满魅力的的精灵,与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天敌搏斗,顽强的捍卫着生命,用它们的坚韧在这个天险之地生存下来。图:意外的遇见 摄影: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