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记忆丨从清乾隆年间上书奏折中解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01
郑宇翔(四川都江堰)
就目前所知,清乾隆五年至五十八年(1740--1793年)的54年间,时任四川提督、四川总督、以及四川巡抚等四川行政首脑,就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浚筑,拨灌县粮食救济松潘,以及为灌县李冰神庙请赏赐匾额等等之事上奏乾隆皇帝共31道奏折,其中18道奏折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关,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可了解四川地方政府及朝廷对都江堰岁修工程的重视,也了解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它的正常运转,不仅消除水患,也关系到庄稼收成,市场米价稳定,关系到民生,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
引子
秦昭襄王末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为消除蜀地水患,他充分利用岷江出山口与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岷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修建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不仅彻底根除了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而且对蜀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蜀地从水患频发之地变为“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正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治今成都)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当地特产亦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正是由于李冰的伟业,才使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70多年而不衰,应该说,除其自身具有的科学性外,还与历朝历代对它的重视和维护管理分不开,正因有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且遵循旧制,坚持执行"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才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永葆青春。
下面仅从清朝(乾隆)时期,川陕总督、四川巡抚、总督、提督等四川行政首脑,就保障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常运转,上奏乾隆皇帝的奏折中解读都江堰,虽有以管窥豹之嫌,但也从中可看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当朝政府对其重视的程度。
一、对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关联奏折的统计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奏折的内容包括言事,即一切中央、地方的政、经、军、文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都须上报;对策,即中央、地方官员对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的看法、主张、办法;引见等。其内容丰富、系统、真实的特性,是其它文献资料难以相比的。
据都江堰市档案局2017年5月刊印的《灌县清史密档(乾隆卷)》资料,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共计54年间,时任四川提督郑文焕、四川总督硕色、阿泰、阿尔泰,川陕总督策楞、以及四川巡抚纪山、刘秉恬等14名四川行政首脑,就灌县县令任免,拨灌县粮食救济松潘、援济金川平叛,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浚筑,以及为灌县李冰神庙请赏赐匾额等等之事上奏乾隆皇帝的奏折统计,涉及到灌县政治、社会、军事、水利、治安、民生等方面的奏折达31道。其中涉及到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及李冰之内容的共18道,占总数的59%。图表如下:
由此可见,就四川而言,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关联的事情,为当时地方行政机关一项十分重要的政务。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