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知道八字属阳还是阴 怎样知道自己八字属什么

频道:八字命理 日期: 浏览:3

对阴阳的割裂

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是对阴阳的理解,很多存在偏差。一般人对阴阳的概念停留于热属阳,寒属阴,把事物进行对比分类。下面这个图片,就是一般对阴阳的理解。把水理解为阴,火理解为阳。实际上阴阳互为表里,体阴用阳,这个简单的把阴阳割裂的分类方法就是错误的。因为水的温度一般低于火,但是两者是不同物体,而且也有水的温度高,火的温度低的情况。把不同特性的物体在一起按阴阳分类就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

如果按照下图,大家看看阴阳的分类和属性是不是更好理解呢?

碳为阴火为阳,这是阴生阳,水为阴汽为阳,也是阴生阳。如果把火水看做茶壶的输入,作为一个局部系统来看,则是水火阴阳和化汽。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元代医师朱丹溪提出的论说。

对此很多医家提出质疑,认为百病生于寒。火神派扶阳派的观点则是: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之人百无一二。

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都是错误的。阴常不足,这个是对的,这里的阴不是指寒。也就是在上图中的碳才是阴,而水则不是真阴,水自身不能产生热量。碳是自然界的真阴,用于保持地球的温度,同样精血也是人体的真阴,用于维持人的功能和温度。试问,又有谁的真阴会有余呢?阳常有余,这句话就有问题了,这个阳是指虚火,往往是阴不足了,才会有虚火。真阴都有不足,真阳又怎么会有余呢?

阳虚之人十之八九,很多人是因为真阴不足,导致阳气不足,或者受寒之后的阳虚。这句话可以认为基本正确。阴虚之人百无一二,如果理解为阴虚火旺之人有一点道理,单纯说阴虚,可以说无人不阴虚。

所谓阴阳互生,阴要靠阳气消化食物来生成精血,阳气则是要靠燃烧精血来生化。所以阳主阴从等等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阴阳并无先后,就像先有鸡还是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命题。

在上图中,肾气为燥气,水蒸气为阴气。如果茶壶为脾胃,碳为肾精,水为饮食,那么胃气为阴气含有营养物质,会下降生化精血,肾气为燥气用于腐熟饮食。肾气过旺则表现为虚火,会伤阴,就是消耗过量的精血,导致阴虚。如果脾胃过寒,或者肾的湿寒,会导致阳虚,饮食无法汽化。所以保证碳的充足,饮食平衡,气血精维持平衡,人体阴阳平和,百病不生。

五行生克的错误认识

很多人认为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五种物质,认为五行生克根本无法解释通。比如木生火这个都知道,但是土生金无法理解。金生水,水生木,无法理解,金属融化成水,那个水浇灌木头还不死了吗?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往往都是外行。

从中医的角度,统一的认识还是,五行对应五脏的功能属性,就不能简单理解为五种物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的机制,从来没有医书给出解释。以下是网上的一些解释:五行之间依次为相生,相生关系又叫“母子关系”,如木生火、水生木。隔一为相克(乘),反克为侮,如金克木,木侮金(木火刑金)。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就是用五行分类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解释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如肝喜条达、主疏泄,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能温煦周身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主生化,土有化生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主水、藏精,水有润下特性,故以肾属“水”。在相互联系方面,肾水养肝木,水生木,肝血济心,木生火,心火温脾土,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土生金,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金生水。同时肺气清肃下降抑制肝阳上亢(金克木);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的壅郁(木克土);脾主运化制止肾水泛溢(土克水);肾水滋润以降心火(水克火);心火阳热制肺金清肃太过(火克金)。

以上解释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比如,肾水养肝木,水生木,等于没有说,肾水是怎么养肝木的呢?肝血济心,木生火,肝血应该是怎么生心火呢?,心火温脾土,心火炎上,又怎么温脾土呢?

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的壅郁(木克土),肝木疏泄脾土,是否也疏泄肾水,疏泄肺金呢?脾主运化制止肾水泛溢(土克水),肾水是肾精,怎么会泛滥呢?肺气清肃下降抑制肝阳上亢(金克木),肺包裹心脏,应该首先抑制心火上亢才对啊?

如果说五行是生搬硬套可能并不为过,但是这个病机模型几千年来一直在用,自然还是有一定道理。

怎样才知道八字属阳还是阴

《尚书•洪范》一书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五行每一行有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又生出五味。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呢?首先每一行都是气的两种属性,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一种。比如,肝主疏泄,肺气肃降,这里就只是一种属性。因为文字的古老,而且五行的这一出处,肯定跟医学无关,黄帝内经可能只是借用了五行的理论,所以我们无法对五行的这些属性进行逐一解释。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欢迎加我进行谈讨。

我们知道每一个脏腑都有气血供应,也就是五脏都有阴,脏腑在完成自己的功能时,会消耗这些阴,进行运动比如呼吸、心跳,或者过滤加热,比如肝脏、肾脏等,完成对输入的气血进行加工并输出到其它器官或身体。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疏泄什么东西,西医讲肝有解毒功能,我认为这跟中医的疏泄是一个意思。食物经脾胃消化之后这些营养物质要进入心脏首先经过肝脏,肝脏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分解,将营养的并且有一定温度的气血送入血液或通过气,输送到心脏,向心脏提供高质量的气血能量,这就是肝木生心火。肝脏将阴寒的物质形成胆汁并排泄到胆。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用于消化脂肪,也可以调节中焦的温度。

如果饮食过量,超过肝脏的负担,则造成淤堵,形成脂肪肝,杂质进入胆,而胆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形成胆结石。胆结石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胃的温度过高,胆汁分泌过旺,浓度过高,而凝结。如果中焦过热,胃气和胆气上逆,这是容易有口苦咽干的问题。

肝气主升,胆气主降,肝胆互为表里。一热一寒,以此调节中焦和上焦的温度。

火生金

肺法象天,主宣发与肃降。营养物质到达肺这里,经过呼吸运动,会进一步输送到全身,同时向中下焦输送。但是肺本身没有热量,他是一个给空气加热同时给心脏调节温度的器官。肺的热量要靠心火提供,同时也会受到肝火胃火的影响。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为阴小肠为阳,心血足则小肠不燥,小肠汽化供给心血营养。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在小肠的最外层,也是气到冷却的作用,就是需要蠕动减慢,这样大便堆积到一定时间才会排泄。如果肺的肃降冷却功能减弱,肝胃火旺,大肠过热,则会血虚干燥便秘,甚至形成肿瘤。如果气虚大小肠温度不够,蠕动不足也会便秘。

金生水

肺气下降,除身体消耗之外,多于的营养物质随之下降到肾,依靠肾火,转化成血精。

肾与膀胱相表里

中医讲身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就是说,人的力气要靠肾,聪明才智也靠肾。肾气肾精对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西医来讲,肾就是泌尿器官,跟肝脏类似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西医认为力量是肌肉的作用,不承认气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肾功能不足,或者肾被摘除,这个人即使肌肉再发达,他的力量也无法发挥。肾通过过滤排出体内多于的水分及毒素,尿液进入膀胱,排除体外。除了西医所说的这个通道外,实际上,脏腑跟肌肤一样,都是通透的,都有水和汽的进出。所以营养物质气化之后在身体内行走,也会进入肾和膀胱,在经过肾和膀胱加热之后,进入全身。西医能够知道皮肤的气的进出,但是看不到体内的气的流通。

肾精脊髓脑髓,都是肾气的转化作用生成的。健康人的大脑脊髓命门这些部位的温度比较高,就是肾精化气,形成卫气,维持体表温度,同时维持脏腑温度,帮助消化。

水生木

肾气可以帮助造血,所以说水生木。

木克土

脾胃主受纳消化饮食,如果肝胆火旺,气不得降,则脾胃温度不足,无法消化食物。如果脾胃受寒,肝气无法下行,会导致胃痛。

土克水

如果脾胃功能亢进,则消耗肾精。则消食易饥,这就是糖尿病,中医讲的中消。

水克火

如果肾精充足,则肾火适中,肾气能够生成血,则心火也不至于过旺,这就是水克火。这个水不能理解为饮用水或者水湿泛滥。如果肾精亏虚,肾火不足,则血也会虚,有可能心火就会过旺或不足。

附: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诊断上,可根据临床上证候表现的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个主要方面。阴阳可概括八纲辨证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海洋注:本人认为“八纲”的实质就是阴阳虚实“四纲”,表里寒热的本质不离阴阳虚实,是隶属于阴阳虚实之下的范畴,所以本人予以省略)

  在临床上,阴证和阳证之间有时不能截然分开的,往往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复杂证候,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型就属这类情况。

  (一)阴证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概属阴证范围。

  【临床表现】

  大凡里虚寒证,皆属阴证。患者面壁静卧,闭目恶明(即喜暗而嗜眠,不欲见人),蜷卧,身重,面色苍白或暗淡或发绀,倦怠无力,呼吸浅表,神静少言,语声低怯,精神萎靡,神志朦胧或昏迷,抓空理线,循衣摸床,或喜温暖,口淡不渴,身寒,手足冷,皮肤枯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脉沉迟或弱或细涩,舌淡胖嫩,苔白而滑润。又凡病在血分的或病在脏的,也都属于阴证范围。

  【证候分析】

  精神萎靡,乏力,声低是虚证的表现。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小便清长是里寒的表现。舌淡胖嫩,脉沉迟,弱细涩均为虚寒舌脉。

  (二)阳证

  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概属于阳证范围。

  【临床表现】

  大凡表热实证皆属阳证。阳证患者面向外卧,开目喜见人(有些羞明怕光的疾病例外),身仰舒足,身轻,面色红赤,颜面潮红,有光彩,目光明了,恶寒发热,肌肤灼热,口干咽燥,渴欲冷饮,心烦不眠,神烦,躁动不安,狂言谵语,语声粗浊或骂詈无常,呼吸气粗而深长,喘促痰鸣,声音透彻响亮,身热手足温,皮肤润泽,大便秘结,奇臭,小便涩痛,短赤,脉浮数或洪大有力或滑实,舌质红绎,苔黄厚燥或焦黑、起芒刺。又凡病在气分的(或卫分的)或病在腑的,也都属于阳证范围。

  【证候分析】

  阳证是表证、热证、实证的归纳。恶寒发热并见表证的特征。面色红赤,神烦躁动,肌肤灼热,口干渴饮为热证的表现。语声粗浊,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等,又是实证的表现。舌质红绛,苔黄黑起刺,脉洪大数滑实均为实热之征。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

  阴阳消长是相对的,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如诊得脉象洪大,舌红苔燥,兼见口渴、壮热等,便可知阳盛阴衰。如诊得脉象沉迟,舌白苔润,兼见腹痛,下利等证,便可知其阴盛阳衰。此外,阴阳错综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于表里寒热虚实等六纲中。

  阴虚证也叫虚热证,阳虚证也叫虚寒证。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当阴阳虚日久,或久病,会耗伤肾阴肾阳而致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之证,即真阴不足、真阳不足。

  《顾松园医镜》对阴阳病辨有病分昼夜轻重之说,亦可供作参考。如说:“阳病则昼重而夜轻,阳气与病气交旺也,阴病则昼轻而夜重,阴气与病气交旺也。若夫阳虚病则昼轻,阴虚病则夜轻,阴阳各归其分也。此亦言其变耳,勿泥。此着治之者,既定其时,以证其病,若未发之时,当迎而守之(顺势各治阴阳之意若正发之际,当避其锐锋,若势已杀,当击其惰归,至于或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是纯虚之证,又不拘于昼夜之定候,当广服补药,以养其正”。

  (四)真阴不足(肾阴不足)

  真阴不足是肾中真阴虚损所致,如临床上常见的因肺结核等某些慢性消耗性疾患所致的虚热,即属此型。

【临床表现】

  虚火时炎,面白颧红,唇若涂丹,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膝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及脉细数无力,舌红干少苔。

  【证候分析】

  病程日久,损伤阴精,累及真阴,阴不制阳,致虚火上炎,出现阴虚之症,故见面白颧赤,唇红,口燥,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尿少,舌红干少苔,脉细数无力。同时由于病已伤及肾阴,故出现肾机能异常的症状。如肾生髓、主骨的功能失常,见头晕、眼花、腰腿酸软无力,骨蒸;耳失肾阴濡养则耳鸣如蝉,肾主生殖,虚热内扰精室,故发梦遗精。

  (五)真阳不足(肾阳不足)

  真阳不足是肾中真阳不足,阳不济阴所致,在人体功能衰退、基础代谢降低的各种疾患和年老体弱的人,多可见到。

  【临床表现】

  面色晃白,四肢发冷,倦怠嗜卧,咳喘身肿,唇舌色淡,口淡多涎,喘咳身肿,自汗,头眩,不欲食,腹大胫肿,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饮食不化,阳萎、遗精、早泄、精冷不育,或宫冷不孕,舌淡、滑润或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或右尺独弱。

  【证候分析】

  病程日久,损伤阳气,累及真阳,阳不制阴,致阴寒内盛,出现阳虚之症,故见面色晃白,形寒肢冷,唇舌色淡,口淡多涎,自汗,不欲食,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同时由于病已伤及肾中之阳,故出现肾机能异常的症状。如肾主纳气、主水的功能失常,则喘咳身肿,腹大胫肿。肾主生殖功能失常,则阳萎早泄,精冷不育,宫冷不孕;肾虚火衰,主二便的功能失常则五更泄泻。

  (六)亡阴

  亡阴是指由于体液大量脱失而表现出阴津衰竭的证候。亡阴为“阴虚则热”的虚热性病变。

  【临床表现】

  汗出而粘,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或神识昏糊,口渴咽干,唇干舌燥,皮肤皱瘪,眼窝凹陷,唇舌干裂,尿少、尿闭,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通常还以大汗淋漓主亡阴的特征,其汗温、咸而稀(吐、下之亡阴,有时可无大汗出)。

  【证候分析】

  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虚热上犹则烦躁不安。舌红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大汗淋漓多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此时,大汗出既是亡阴之因,又是亡阴之症。

  (六)亡阳

  亡阳为“阳虚则寒”的虚寒性病变。体机能活动低下。

  【临术表现】

 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厥冷,畏寒踡卧,渴喜热饮,味淡,气微,舌淡白润,脉微欲绝或浮大而空。

  【证候分析】

  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粘此乃亡阳的必备症状。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

  (七)亡阴亡阳证的鉴别

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

亡阴和亡阳是指急骤的丢失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能力衰竭而言的。

亡阴和亡阳均是髙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严重脱水、虚脱、休克或治疗错误等导致的。

  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可随血脱,所以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

  阴阳是对立互根的,阴竭则阳气必无所依而离散,阳亡则阴液必无所化而耗尽,所以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之后也常随之出现亡阴,二者仅有主次、先后不同,并无截然界线。在临床上,宜分别亡阴、亡阳之主次,及时救治。

(八)阳实

  正气旺、邪气盛的功能失调。

  阳实是指疾病过程中正气未衰、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机能亢奋属实;“阳胜则热”,热量过剩属热,其病变的根本性质为阳实兼热。

  阳实的形成,多由于感受热邪或其它之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因自身机能的病理性亢奋发展而成。另外,长期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也可引起。主要表现为壮热恶热,躁扰不宁,气壮声高,面红烦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数有力,舌红绛、苔黄等一派实热性征象。

  (九)阴实

  习惯上称阴偏盛或阴胜,是指疾病过程中,正气未衰、阴气偏盛,以机能障碍或失调、热量不足为特征,或水湿、痰饮、嵌血等病理产物蓄积的病理状态。机能失调属实,阴胜则寒、热量不足属寒,其病变的根本性质为阴实兼寒。

  阴实的形成,多由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或体内脏腑功能障碍、失调,使体内阴气偏盛,抑遏阳气引起。主要表现为四肢厥冷、恶寒喜暖、脘腹冷痛、泄泻、水肿、踡卧少动、口淡不渴、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迟等症象。

  (十)阳虚

  指人的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不足,表现为虚寒性的病理状态。”阳虚生外寒”即指此而言。阳虚的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过劳久累,耗伤阳气以及过用误用寒凉清火方药等因素所致。临床表现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乏味,舌质淡,苔白润,脉虚弱等。

  另外,中医有“阴厥”一说。厥者,四肢凉而不温也。内脏虚寒,阳气不能布达于四肢,因而逆冷的,名曰阴厥。阴厥实际上是指阳虚较甚,手足尤其逆冷的病证。〈阳厥将在“表里”一节里谈到。)

  (十一)阴虚

  指体内阴液亏损及其功能减退,因而阴不制阳,出现虚热性的病理状态,即“阴虚生内热”。阴虚的形成,多因热邪伤阴,五志过激化火伤阴,久病耗及阴液,以及操劳日久,补给不足,暗耗阴分等因素所致。临床表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十二)阳实阴虚

  临床上阳实、阴实和阳虚、阴虚常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因为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一方偏实偏盛,必然影响到相对立的另一方,使另一方受到不同程度的耗伤,即阳实可以伤阴,阴实可以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在阳实状态下,炽盛的阳气,必然对阴液造成程度不同的伤耗。当伤耗较轻,征象不显时,其病的本质仍然只是阳实;当伤耗较重,征象明显,出现口干烦热、尿赤而少、大便干结、皮肤干燥、弹性下降等阴液亏损、失于濡润征象时则转变为阳实阴虚,其病的本质是实中夹虚。

  (十三)阴虚阳实

  习惯上称阴虚阳亢,阳亢,与阳实同义,为了使诊断名称规范化,我们将阳亢改称阳实。

  阴虚阳实与阳实阴虚是临床表现相近似,而发病机理不尽相同的两种证候。阳实阴虚是先冇阳实,因阳气耗伤阴液而继发阴虚;阴虚阳实则是先有精血或津液的亏虚,阳气失去阴液的制约,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阳实的表现。阴虚会使阳气亢盛,阳实则能使阴液耗伤,加重阴虚,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失眠、烦躁易怒,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另有阴虚阳浮。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虚阳浮与阴虚阳实相似,所不同的是症状集中在上焦。

  (十四)阴实阳虚

  当阴液偏实偏盛时,必然对阳气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当阳伤较轻,征象不显时,其病的本质仍为阴实兼寒,当阳伤较重,征象明显时,表现出畏寒、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泻等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多种机能低弱所致之证,其病的本质转变为阴实阳虚,即以实寒为主,兼有阳伤的实中夹虚。

  (十五)阳虚阴实

  阳虚阴实与阴实阳虚虽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发病机理却不相同,前者由阳虚引起阴实,后者由阴实引起阳虚。阳虚阴实的阳虚指肾阳虚,阴实,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畏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沉微等。

  (十六)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是阴阳互损的结果。当机体阴液或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都会累及到另一方使之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阳互损,是在阴虚或阳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由于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为全身诸脏阴阳之根本,故任何脏腑的阴虚或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损及肾阴或肾阳;而肾阴或肾阳虚损到 —定程度则会损及另一方,结果形成阴阳两虚。临床上阴阳两虚可有两种情况:

  其一,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是由阳气虚损较甚,累及阴液,以致不足引起。主要特点为:虚寒与虚热同时存在,而以虚寒为主,虚热次之。

  其二,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是由阴液亏损较甚,累及阳气,以致不足引起。其特点为:虚寒与虚热并见,但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

  (十七)阴阳离决

  阴阳离决也称阴竭阳脱。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双方不能相互维系、分崩离析的病理现象。当临床上出现大出血、大吐大泻、髙热等严重亡阴症状时,阴液已经衰竭,阳气随时可能外脱;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阴阳离决,是阴阳失调最严重,也是最后的阶段,是生命濒死及死亡的重要机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中医理论之中经常谈到的阴证和阳证。前面第二章第二节里,我们曾对此有过评述:欲用阴、阳二证来概括所有的疾病,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阴证和阳证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指虚寒证和实热证。结合阴阳病位意义上的辨证,确切一点来说,阴证应指阳虚兼寒,阳证应指阳实兼热。

中医精华总结

一、天人合一

1.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2.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3.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5.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