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排名宝 八字排命宝

频道:八字命理 日期: 浏览:3

华 夏 瑰 宝

探秘中国博物馆界十大“镇馆之宝”

八字排名宝八字排名宝

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拥有一两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藏品。它们不仅牵引了人们最多的目光,既是文博小白直奔的重点,也是所在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骄傲。

究竟什么样的藏品,才担得起“镇馆之宝”的名号?在灿若繁星的珍宝中脱颖而出,它们都怀揣哪些流转千年的故事?

这个暑期,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博物馆里的“寻宝之旅”吧!

八字排名宝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南方屈指可数的大型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收藏有各类文物一百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十四余万件,其中藏有大量国宝级的精品。

八字排名宝

上虞帖

《晋王羲之上虞帖卷》,今天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半个世纪前却差点被当做废纸扔进垃圾堆。

这幅书画作品虽然有不少名人印章,皱皱巴巴甚至有不少缺口,纸质也稍显平常。建国后,在当时的鉴定条件下,它被定为赝品,被丢在装废纸的竹筐里整整三年,“命悬一线”。直到七十年代文物部门对文物仓库进行复查和清理,《上虞帖》的神韵和印着的历代皇家典藏章吸引了专家的注意,又经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用软X光透拍,显现出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据此断定该《上虞帖》为唐摹本(王羲之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真迹早已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被当做准真迹看待),这幅国宝级的字帖才终于重见天日。

《上虞帖》纵23.5厘米,横26 厘米,7行共58字。“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这其实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说的是王羲之因为肚子疼,没有办法去见那位朋友,深感遗憾。这幅字帖还有一个“草率”的名字就叫做《夜来腹痛帖》。

帖中较多运用中锋运笔,体式超逸,灵动绰约,法度森严。不少字中尚可见章草余韵,但是与章草相比,笔画中隶篆意渐失,字体间连贯流畅,这体现出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为羲之中年以后的草书风貌。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居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前三甲,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早在2007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南京博物院就选出了18件“镇院之宝”,它们横跨数千年,涉及各个品类。

八字排名宝

金兽

1982年正月,江苏盱眙县南窑庄村的一位农民在地里耕作,一铁锹下去,似乎碰到了一个大块头的硬东西,他将泥巴抹去之后,一件金灿灿的神秘之物在千年后重新绽放光芒。这便是如今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金兽——迄今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

这只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金兽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老虎,有人认为是狮子,有人认为是豹子。从它的造型来看,更加接近豹子,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上,颈部戴三轮项圈,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通体斑纹是在兽体铸成后再捶击上去的,大小相当,呈不规则的圆形,这种制造办法至仍为孤例。

通常所见的金器大都是捶击而成,而金兽却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实属罕见,弥足珍贵。其窖藏的最后入藏年代在西汉时期,但究竟是谁将它们匆匆掩埋依然无从得知。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是了解汉初文化的最好去处,这里有著名的千年不腐女尸和丰富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2017年,阔别5年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上改扩建,占地面积达4.9万平方米。辛追娭毑、素纱襌衣、T形帛画……那些教科书上才看过的东西,都能亲眼目睹。

八字排名宝

素纱襌衣

在阿拉伯人所著的游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古时候,阿拉伯商队来到中国,坐访友人,见友人穿着两层厚的衣服还能看见胸口的痣,便感叹中国的丝衣实属了不起,隔着两层还能看见胸口的痣。闻言,友人哈哈大笑,忙回道:不是两层,是五层!

这是一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故事。在马王堆一号汉墓里,发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这种衣服。在马王堆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轪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两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襌衣特别引人注目。其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经测算,其用纱料约2.6平方米,如果除去较厚重的用作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二十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仅12~13克。

辛追墓出土的素纱襌衣是迄今所见早期衣物中最薄、最轻的一件,仅有49克,代表了西汉纺织工艺的巅峰水平。折叠起来,甚至可以放在火柴盒子中。

河南博物院

中国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很多,但可以称得上为博物院的却很少,华夏中心河南便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仰韶文化所在地,从商周时期到唐宋,中国史一直围绕河南书写,难怪这里出土文物天下无敌。

八字排名宝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在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不但河南独占其三,而且汝窑位居魁首。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中国稀世珍宝,敞口细颈,鼓腹圈足。颈部及腹部暗刻折枝莲花纹,釉面光亮,器表满施天蓝釉,釉层匀净莹润。它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也是目前传世的5件天蓝釉作品中唯一一件刻花作品,绝世无双。

汝官窑系御用窑,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其天青釉色达到技艺的巅峰。为了烧制釉色独特的汝窑瓷,工匠们不惜工本,选名贵玛瑙入釉,使其工艺更加精湛,最终使汝瓷呈现出汁如堆脂、面若美玉、莹润纯净、素雅高贵的皇家之气。

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

北宋末年汝窑消失后,中国人为恢复汝窑,努力了将近一千年。明清数位皇帝曾在景德镇组织御窑,将中国最优秀的工匠集结到景德镇,仿烧北宋五大名窑的瓷器。其他四大名窑,都曾仿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唯独汝官窑没能仿成。至今仍没人能烧出一件达到当年烧制水平的器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独一无二的带有“历史”而没有“省”的博物馆,缘由是它最初就是按照国家级博物馆来建设的。地下文物看陕西,坐落在西安这座千年古都,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陕西的古代文明,更是古代中国最兴盛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浓缩。各种华丽丽的金银器,各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梦幻色彩的唐三彩,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过的没听过的稀奇古怪的文物们,都能在这里寻得。

八字排名宝

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在上世纪70年代,它的出土轰动全国,被誉为“价值半个香港”。

酒杯的材质选用的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酱红底夹橙黄、乳白色玛瑙,相生相伴又层次分明,这种材质的玛瑙是当前发现的唯一一份。杯体呈弯角形,宛若一个生动可爱趴卧在地的兽头,睁着双眼直视远方。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

这件国之瑰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

位于楚地中心的湖北省博物馆,在特色上一骑绝尘,它是寻觅楚文化魅力的绝佳地点,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从气势磅礴的大件青铜器,到巧夺天工的小件漆器,没人能拒绝一眼千年的力量。

八字排名宝

越王勾践剑

1965 年 12月,在湖北江陵发掘一座楚国墓葬时,发现了一柄青铜剑。一名考古工作人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把手指割破了,血流不止。为试试它到底有多快,工作人员铺好近 20层纸,用剑稍用力一划,全割开了。两千多年前的一把青铜剑竟然如此锋利,通体没有一个锈点,在场的人们都惊叹不已。

这把千年不锈的稀世名剑出土之后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成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它的造型十分精美: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下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蓝光;剑身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这柄宝剑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

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极不易,它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溶点大约在四千摄氏度。这种镀铬的工艺也是现代科技才能掌握的技术,然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如何把这层铬给镀上去的,至今令人匪夷所思。

浙江省博物馆

作为浙江最大的收藏展示中心,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河姆渡、良渚文化最精华的文物内容。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两宋佛教文物,历代漆器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浙江作为越国故地,无数文人墨客书画家的故乡,书画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门类。

八字排名宝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藏于浙江博物馆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出土于距今5300~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重达13斤,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玉是良渚时期人们所能利用的最奢华、最珍贵的材料,因此他们在治玉上倾入了所有的才华。生前的荣华、死后的护佑都依赖于拥有的玉器。关于玉琮的用途,考古界至今尚未统一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玉琮是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

萦绕在这件玉琮上的另外一大神秘魅力,是上面刻着的良渚先民独有的纹饰神像,这很可能是良渚时代的徽章。

辽宁省博物馆

清末,末代皇帝溥仪曾托其弟,将一批书画珍品偷运出宫。后经许多人的努力,这些1922年从清宫佚出、1945年在长春伪皇宫流散的珍品,1949年陆续入藏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清宫散佚书画是辽宁博物馆响当当的招牌,不少都是美术史教科书的级别。

八字排名宝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因时间久远,真迹早已失传,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唐宋年间的摹本。目前所知的各种摹本中,辽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被誉为最接近原作的珍品,是现存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朴的一件。

《洛神赋图》按照曹植《洛神赋》的文意布局画面,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龙鱼、车马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描绘了从曹植行临洛水,与洛神在梦中相会,他与洛神恋恋不舍,最终洛神无奈离去的情景。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这幅画中山水部分的画法很有可能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甘肃省博物院

甘肃省博物馆拥有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是国内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我们从丝路走来都交换了什么,在甘肃省博物馆里看看便知。

八字排名宝

马踏飞燕

在中国,有一匹铜奔马,它的意义已超越了一件普通的文物,它是中国旅游的“形象大使”,足迹遍布全国。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它曾多次登上中国邮票的封面。

这是一件诞生于公元220年前后的青铜作品。一匹飞驰的骏马,浑圆而又敏捷,三足腾空,整个重心落在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表现出昂首嘶鸣、风驰电掣的形态与神韵,其浪漫的想象力和从力学角度出发的平稳构造以及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都令人叹为观止。其实,这马并非凡马,而是神马,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

马踏飞燕不仅仅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丝绸之路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三星堆博物馆就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这里不计其数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古蜀秘宝,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

八字排名宝

青铜神树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八棵青铜神树,属夏代晚期青铜器。其中最大的一号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巨大到需要仰望,普通相机甚至难以拍下全景。

神树分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在三根树枝上分别都站立着一只鸟,共有九只鸟(寓意太阳神鸟)。而神树的下部雕刻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仿佛在游动一样,栩栩如生。神树与神龙的结合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神秘和魅力。《山海经》中提到过“金乌负日”,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很可能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八字排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