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八字圆包括哪些 古典舞八字圆的动作要领

频道:八字命理 日期: 浏览:3

【论文提要】 “圆”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和戏曲身段动作的主要形式特征,这其中不仅是两者中“形”上所能目见之圆,亦包括“线”上所造成的圆线轨迹,中国古典舞身韵有“三圆”之说,其包括:“立圆”、“平圆”及“八字圆”,戏曲身段则有:“大圆套小圆,线圆落形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两者之间的“圆”拥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相应的存在一些差异,并不能说是完全相同,要区别两者在“圆”的认知与欣赏中是完全相同的误区,从而更准确的认识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身韵 戏曲身段 圆 异同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门分类,戏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古典舞于五十年代初创立并被正式命名,在戏曲舞蹈和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加上历代舞蹈工作者们从石刻陶俑、诗词歌赋、壁画卷案等诸多古代艺术资料中提炼整理、加工创造而出的舞蹈形象,借鉴西方的芭蕾、现代舞等一些国外艺术的编排体系与规则典范,并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艺术实践的不断检验,从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深远意义和古典风味特色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讲可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种再呈现,我国许多传统的优秀舞蹈没能传承保留下来,一些舞蹈工作者们从戏曲中借鉴提炼、挖掘整理出来的舞蹈成为了中国古典舞的主要成分,从戏曲“身段”到中国古典舞“身段”,再到现在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艺术独立性却达到了质的飞跃,两者间属于同根同源,却又各放光彩,中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这一字说明中国古典舞身韵探寻到自身运用的规律,找到舞蹈本体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规范,从而使其成为中国舞蹈美学中的一束耀眼的阳光。可以说中国古典舞来源于戏曲,吸收于戏曲,借鉴于戏曲,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任何的艺术形式都存在其本质的艺术特征及成分构成,而中国古典舞与戏曲在本质上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圆”。“圆”是中国古老的流传至今的审美观,其在中国的美学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舞蹈身韵有“三圆”之说,其包括:“立圆”、“平圆”及“八字圆”。戏曲身段则有:“大圆套小圆,线圆落形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圆”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和戏曲身段动作的主要形式特征,这其中不仅是两者中“形”上所能目见之圆,亦包括“线”上所造成的圆线轨迹,围绕“圆”的运行轨迹,探索其线路中的动作构成及规格要领,融合空间与多个舞蹈形象,构成以“圆”为核心的审美特征的两种艺术表演形式。

一、“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中的相似性

(一) “圆”在审美特点上的相似性

古典舞八字圆包括哪些 古典舞八字圆的动作要领

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在审美风格中都以“圆”为审美准则,遵循“圆”的运转路线,这一切都源于中国文化对于圆特有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国古典舞的典型反映是太极图。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动作间的连接也要遵循“圆”,有着“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圆”,其运动路线呈圆线、曲线或弧线;戏曲身段在欣赏的过程中则要求“使起身段来,是大圆套小圆,身段都有圆”,其动作无一不是划圆的。“万变不离其圆”,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和戏曲身段形态的主要特征,同是也是其动作的主要特征表现。“圆”包含了我国民族艺术的韵律风格,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的传统文化与审美,进行着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哲理。例如在舞蹈中唐代的“三道弯”,戏曲中的“子午相”、“拧麻花”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圆”之美,它们对于“圆”的审美就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学特征及艺术动律的表现,使两者的审美支点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舞身韵上的“圆”,既有形态上的完满,也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戏曲身段中的圆与五法——手、眼、身、法、步是密切相连的,例如:在做“山膀”之时,双臂应张开呈弧形线条,就简单的从其形而言,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圆的弧形线条长而带有延伸感,戏曲身段中圆的弧形线条短而带有角度感。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典舞身韵和戏曲身段形成了以“圆”为主要审美特点的审美趋势,其在外部动作的表现形态上,也就是在四项中“形”上是同一的,强调其舞姿造型、动势动态的“走圆”运动原则,强调遵循“圆”的运动轨迹,万变不离“圆”的变幻规律,在运动的过程中“划圆”造成一定的运动轨迹,特别强调身体的运动主要是“以腰为轴”,运用圆线轨迹,在圆不间断的线条运动中展现,并使动作之间圆圆相扣,虽曲折而不断,以“划圆转圈”为美,随势借势,做“划圆运动”——“划圆运动”即是指以肩关节为轴,手臂做圆的运动。

(二) “圆”在形态动作上的相似性

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始终遵循着“走圆”的运动原则,充分体现“圆”在中国古典舞中运用的特殊意义,也表现出中国古典舞蹈中“圆”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的运用中,无论是动作间的运动轨迹抑或是舞台静止姿态及调度等,都离不开三圆,即有运动路线的圆(动作间的运动轨迹及舞台调度中的线路圆);动态造型的圆(动态动作或静止造型的求圆);动作结构的圆(动作的结合构造要素是圆)。

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的圆在手势、步伐和相关的技术技巧运用中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在做“顺风旗”时应一臂于耳旁手心向上稍弯曲做“托掌”,另一臂则平行向旁拉开“山膀”形成双向弯曲圆弧;在做“云手”时应走平圆,其运动路线就是不同方向的圆的结合与发展,实际上就是全身“划圆”的运动;而做“风火轮”时就应走立圆,以肩关节为轴、手臂做圆的运动划圆就是指划立体的圆,并不是平面的圆。“圆场步”、“摆扣步”、“花梆步”等一些主干步伐的运行也是在加上人体的动作和重心在圆线、弧线和曲线之中进行的。在形体的动态中,上下、左右、前后之开合,如小翻儿、串翻身、虎跳、旋子、穿毛、走丝等动作,无一不是人体的圆形运动,只不过在空间的位置、力度、速度、着力点方面有所不同而已,其都是相应的运用各种大小不一的圆形轨迹进行“大圆套小圆”之无穷的变化,使之柔和圆润、自然自如地在舞台空间流动,从而展现出中国民族特有的气质与韵味。

二、“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中的相异性

(一) “圆”在角色塑造上的相异性

从戏曲“身段”到中国古典舞“身韵”,也就是从“演故事”到独立艺术形态与品格的功能转变。虽然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有着这种借鉴关系,但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借鉴了戏曲身段中的大多数的动作动律后,已经从戏曲身段中的“演故事”的特定功能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舞蹈本体性和肢体语言性的一门独立表演艺术。

“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在叙事上就表演含义与动作而言,中国古典舞身韵并不以圆为主要的叙事手段,更多的是运用相应的动作,节奏的强弱来塑造人物角色,例如:中国古典舞作品《贵妃醉酒》中提炼了生活中喝酒的动作艺术舞蹈化来展现贵妃饮酒。在戏曲身段中,圆的不同运用可以用来表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角色,例如:戏曲“走边”中运用由下起势的小圆与不同的圆弧线之间的快慢节奏来表示人物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给人以头脑机敏,动作灵活,武术高强,身手不凡,并能避人耳目的感觉;而在戏曲“起霸”中运用由中上起势的大圆与舞台弧线调度的圆线轨迹来表现古代将士去在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境,充分展示武将的威风气概,烘托渲染战斗气氛。是而戏曲身段中的圆则更能纪实叙事和表现角色。

(二) “圆”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异性

“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中的情感表达上也存在的相应的差异性,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人物感情的抒发上不局限在圆上,在舞台调度中,其更多的是运用时间与空间的多项结合来反映人物的情感世界,例如:中国古典舞作品《胭脂扣》中人物的情感展现更多的是运用前后左右的Z型路线、舞台斜线及人物的表情、表演和一系列紧密相接的动作,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情感展现上并不具备决定因素;然而在戏曲身段中的人物情感表达则大多都是在圆中体现,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圆场”,运用“圆场”在舞台上不同弧线间的调度、节奏间的强弱和动作间的快慢构成多时间、多空间的戏曲效果,抒发人物的不同情感,例如:戏曲作品《锁麟囊》中朱楼拾球一幕中,薛湘灵就运用8型路线的紧密来回以及水袖的两向绕袖来展现人物在登楼时的忐忑不安之心,因此在戏曲身段中的人物于不同的圆线与圆势动作中展现出不同的情感。

古典舞八字圆包括哪些 古典舞八字圆的动作要领

结语

任何一种传统的民族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则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外化在身韵美中。“圆”远流长,虚实、有无、生死,蕴含天道,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落追求,两者的审美准则都是圆,因此我们在欣赏与教学的过程中才更应当正确认知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避免认知上的误区,这样方能更好的欣赏两者间独有的艺术韵味,同时在教学中才能将其独有的韵味理解的更加准确深刻。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各自独有的艺术韵味是其艺术的灵魂,是中国文化的绚烂瑰宝。

【参考文献】

[1]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年版

[2] 李炜、任芳《中国古典基本功教材教学法》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 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舞蹈学院 1998年版

[4] 刘建《无声的言说》民族出版社 2001年版

备注:这是大学时期的论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