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杂志》& 知麻糖 联袂出品
生孩子为什么要剖宫产
有些是孩子的原因
有些是大人的原因
因为病情所致
有结束妊娠的指征
必须剖宫产
但还有一种因素的剖宫产
没有手术指征
是人为地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
称之为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
有的是怕生孩子疼的,怕生不下来, 没有试产直接选择剖宫产 有的是给孩子算好了“生辰八字”的,一定要在哪天的哪个时间段出生有的是想早一年上学,还有的是想早点拿到拆迁补助款等等....
剖宫产正是
有这一系列“优势”,
走上了“神坛”
也导致剖宫产非常泛滥
曾经让中国的剖宫产率增加到了46%
居亚洲之首。
只是相比于经阴道产,
剖宫产确实存在非常多的手术并发症
比如产后出血,胎盘植入,
疤痕妊娠,腹腔粘连等等
现在剖宫产又多了一宗罪
近期,Nature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该研究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的Trevor Lawley团队, 研究人员分析了对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影响的临床因素,发现分娩方式是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的最主要因素。
——Nature
分娩方式就是娃出来的通道:
1.经阴道产—顺产 2.剖宫产
那不同的分娩方式
婴儿肠道菌群有怎样的区别呢?
于是采集了596名宝宝+178名妈妈
的1679份便便来一探究竟!
便便来源:
596名健康且足月生产的婴儿,
其中314名是阴道分娩,282名是剖宫产分娩。
分别收集婴儿出生后第4、7和21天的粪便样本
同时采集其中178名产妇的粪便样本
对采集到的1679份粪便样本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发现:
经阴道分娩的婴儿74.39%的肠道微生物来源于母亲肠道微生物,
而剖宫产婴儿只有12.56%。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若没有从母亲处获得拟杆菌属的普通拟杆菌(B. vulgatus),那么在以后很长一段婴幼儿时期都很难再获得。
拟杆菌是帮助宿人体分解多糖提高营养利用率、加快肠粘膜的血管形成以及免疫系统发育以提高宿主的免疫力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拟杆菌对多糖的利用方面作用尤为突出。
剖宫产宝宝和阴道分娩宝宝的便便
有什么质的区别呢!
经阴道分娩宝宝:
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属(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拟杆菌属(普通拟杆菌)和副拟杆菌属(狄氏副拟杆菌)丰度很高,占据了肠道微生物的68.3%,能帮助消化,提高免疫力。
——Nature
剖宫产宝宝
上述菌群在剖宫产的婴儿肠道中则很少。
剖宫产婴儿粪便中主要是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副血链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
这些菌都与医院环境和早产相关。
出生后第4天,这些菌属占到婴儿总肠道微生物的68.25%。
83.7%的剖宫产宝宝肠道微生物中
出现了在医院广泛存在的机会致病菌,
而经阴道分娩宝宝只有49.4%
从出生到21天,
这些机会致病菌所占的菌群种类占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的30.4%,
在经阴道分娩婴儿中只占9.8%。
宝宝出生前后是获得菌群的最佳时机!
剖宫产宝宝的
那些致病菌的杀伤力如何呢?
对这些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
1.发现这些菌携带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会造成新生儿肠道菌群发育不良,增加医院环境相关机会致病菌的定植,破坏母婴间的拟杆菌传递。
但尚不了解这些改变是否会影响长期健康。
因为新生儿
接下来随着母婴喂养、
饮食结构变化和年龄增长,
这种差异可能会逐渐淡化,
不过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继续跟进,观察这些婴儿的成长过程,
才能知道新生儿时期微生物构成的不同
是否真的会影响长期健康,
以及未来如何改善这一情况。
Tips
现在无痛分娩
非常的火爆流行
越来越多产妇,
在有经阴道分娩条件时
都会选择无痛分娩
而不是剖宫产
试过无痛分娩的宝妈
才知道生孩子原来可以这么“爽”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无痛分娩”
获取漫画科普宣传册
参考文献来源
Yan Shao, Samuel C. Forster, Evdokia Tsaliki, et al. Stunted microbiota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olonization in caesarean-section birth [J]. Nature, 2019,574:117-121.
本期嘉宾
贾鑫淼,博士,生物信息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统计与生信平台。
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统计与生信平台基于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前沿技术,在院内外开展方法学咨询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多角度开展临床研究,为疾病预防、早期干预、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促进转化医学发展与科研成果转化。
欢迎有兴趣的同道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pumchstat@126.com。
专家审核
吴志宏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博导、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主任、骨骼畸形的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工整合联盟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