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灵枢易针八字治疗法

频道:八字命理 日期: 浏览:3

在医院上班的一个缺点就是“忙”,我自己的体会一忙就容易气乱,气浮,气躁。

针灸本来一门需要心静神凝的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倒是有一点费劲。尤其是在忙的时候。

推按需要用力吗?

我想这针灸难点在于,有时候越努力越找不到感觉。就跟最近教推拿的杨老师说的,要学会去利用“动劲”学会借助大地的力量。

越努力,越想使劲,就越难找到那种放松渗透的劲。

杨老师经常说,把自己当做白痴,脑子里什么都不想,这种松的感觉就出来了,只要一松就会有力出来。跟太极拳有一点类似,虽然我没深入学,但老师们讲的好像是一种东西。

越使劲,越用力,越不对,自己越类!

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想要找到感觉就是先把自己放空,自己一空,自然就会来帮助你,自己不发力,但却可以利用大地的力量。大地哪来的力量呢?我说,这不就是重力吗。是啊,自己肌肉松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力了。这个力足够大,用来推拿搓搓有余。

针灸怎么才算有效

说回针灸,有时候忙起来了,我自己也会偷懒。例如这些常规的痛症,临床最多,偷懒的治疗方法就是止痛。

针灸很多时候止痛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是暂时的。这样的治疗时间一久我自己都厌烦了。哪里有病扎哪里,那条经络有问题扎那条经络。虽然说可以保证一点的效果,但是离我想要的还太远。

虽然读了黄帝内经灵枢经很多遍了,应用一直没能很好的上手。

灵枢经说,针灸之要,在明虚实,在补泻。

只要做到这个,可以如同书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针灸的效果,就好像风吹云,好像击鼓一样,立刻见着效果。一开始,我也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针灸必须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啊。

但是,这个“奔着”,这个努力追求效果,却反而让自己离书中说的状态越远了。在一段时间里也总结过许多经验穴位,特色针法等。

现在想来这种努力,其实还是太浮躁,越努力离道越远。为啥修行学道学佛的总强调,放空自己。放下才能得到。

最近再看灵枢经,才深有体会书中书中说的几个要点。

开篇就说“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说起来容易啊。

针灸的效果在哪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什么是气至?我一直在找答案。

什么是气至?怎么才能知道气至,怎么做才能达到气至?

想要有效的第一步是“气至”

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当然,经书中的“气至”绝非后人说的酸麻胀痛,如果有酸麻胀痛就有效果的话那太容易,随便扎一针都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但是病痛没去。

再总结灵枢经的几个重点篇章后,我找到以下线索。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把握虚实可以从“气口”来知道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针刺的目的是气至,气不至继续针,直到气至为止。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

用针需要诊脉,想要知道虚实,从气口看脉尺寸来知道。气至而不针,关键在于言补泻气调为止。

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通过几个篇章的学习,不难发现,灵枢经对针灸的要求有这样几个要点:

1、气至有效

2、什么是气至?诊脉,脉的虚实改变来知道气至。

下面这段写得更清晰明了。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所谓的“气至”有效,就是通过泻法,脉由坚大变小就是有效。补法,脉由小变大。当然此处大小只是虚实一种体现,还有“缓急滑涩”等。

针灸如果脉没有变化,虽然痛苦症状减轻病却还在,相反,如果脉改变了,痛还没有减少但病却衰减了。

说的很明白,灵枢经治病重在调人体的虚实,扶正祛邪。重点在治病,而现代人却把痛这类的症状当做病。所以针灸治疗大多时候在止痛而不是在治病。

当然,现代人喜欢立竿见影的效果。当下就要止痛,痛没有了这个医生就是高明的医生。所以止痛,还是西药来得快,还是封闭针来的快。

这也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

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灵枢针灸效果体验

作为一个医生我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的,如果痛的明显,当然止痛也还是不能忽视的,但是治病才是重点。

有了这样的认识,遇到信赖的病人,我也可以只用两三针调其虚实就可。当然,这个过程出现一些个明显的反应。

本来很燥热的病人和体质,脉数有力,针灸之前,怕热,红外灯一点都不能照。下完针,觉得有点冷了,有的说人好像虚了。是啊,虚妄的气调平了,脉静了。

有的体寒之人,脉沉紧弦,下针后脚尖先是冰冷冒冷气,接着开始转暖。当然,有的人本来是凉的,下针后转暖的很多。

失眠的会深深的睡一觉,肚子大的狠狠的拉一顿,烦躁变得安静了,有经气的走串感,也有灵魂出窍般的漂浮感。种种反应,只因调其虚实后出现的,没有可以追求这些反应。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反应,有的人,需要诊几次才有反应,有的人,根本调不动。

对针灸怀疑或者对医生不信任的人反应较差,气血阴阳俱不足的,效果也差。

纯虚之人,灵枢经也有说。不宜针”当以甘药和之”

也许这些反应,这改变就是灵枢经经说的“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就如同乌云被剥开,明月出来,大地清朗。

这种感觉很奇妙,很多时候我自己明显感受到那种虚实的变化,但是莫可名状。

灵枢一针八字治疗法

中医入“神”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错,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高明的中医到最后达到一种“神”的境界,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这种状态是这样的呢?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错,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就是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也不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这些都需要努力啊。一点都不会要“努力”,但是却明明知道就是这样,知道这样用针,知道这样用药,知道病人的状态。

大白话说,这是第六感。

放空自己后,神来助。这种“神来之笔”,这种当下,下意识的反应,这种当时的灵感,很准,很有效。但自己知道却很难表达说出来。

哈哈,有点神游了。

不过,在还没有得到神来助之前,先试着放空自己,不需要“努力”,读经,静心,去掉浮躁,去掉功利心。

恬淡多一点,人们要的太多,包括我自己,发现越用力,越抓不住。

我是中医二羊

读中医经典,用经典一直在路上,

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