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江门位于中山北路457号,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城墙的一部分。
挹江门,最初是市民挖的一个门洞,称作土城门。1912年,随着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及铁路的贯通,铁路上由下关转运的货物大量增加。水路码头和铁路的所有货物入城都是从江宁马路,由下关江边码头经仪凤门入城。由于大马路一带已无足够的岸线,其他地段又因交通阻隔、地势低洼而无法使用,致使经过的货物过门不入。为此,各界人士呼吁集资在下关垫地筑路,开辟新的街市。时任下关商埠局帮办的金鼎提议在仪凤门南开辟海陵门(后称挹江门),填平洼地,修筑马路。工程从1914年5月开始,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码头的道路,填平小南河(今热河路),垫成基地 2.7万平方米。1915年3月竣工。全部工程耗银币1.5万元。后小南河基地标价银币4.7万元售出,填补工程用款。此工程缩短了进城路线,便利了码头交通,促进了下关港埠的发展。
挹江门曾称海陵门,关于为何称海陵门有两种传说。其一,据当地老人说,因地处海陵洲之故。其二,1941年8月,日本商工会议所发行的《南京》一书称:因当时江苏省长韩国钧是江苏海陵人而得名。海陵是现在的泰县。以上二种传说,何种确切,尚待进一步查证。
民国年间挹江门
1927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南京中山陵,建造中山大道,将海陵门拓建为三孔券门,并在城楼上建成有双檐翘角叠楼9间。1928年,改名为挹江门至今。城门上的“挹江门”三个字由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书写。挹江门是由下关入城的重要通道。民国时期,设有关卡检查来往行人和车辆。
日占时期挹江门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炸毁了挹江门城楼。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14日,重建挹江门城楼。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由下关登岸经挹江门进入南京,并于当夜占领中华民国总统府,解放南京。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84年4月2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挹江门城楼上辟建“渡江胜利纪念馆”。2009年4月“渡江胜利纪念馆”异地复建。经多次修缮,挹江门城楼保存完好,至今仍是雄姿焕发,巍巍壮观,现为中山北路的重要通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京鼓楼档案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