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宣化炮院东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坐落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宣化。在古城宣化的老百姓中都称他为宣化炮院,他比宣化同时期的,当地的两所大学河北省宣化地院,河北省宣化师院,级别都要高,他是正军级单位,因为是军事管理区,也就更加神秘一些。但是炮院的家属们,好多都是在宣化当地上班,有的是炮院内的教职工找的地方的对象,就在宣化结婚生子,建功立业;有的是随军家属,地方政府给安置了工作。宣化炮院前身是延安炮兵学校,曾被叶剑英元帅誉为"炮兵城"。
1、办学旧址现状曾经是解放军炮兵的最高学府,现在已是辉煌不在了,不再是炮兵军事学院了,降格成为解放军炮兵的一个副师级的训练基地。同样,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在历史的变迁中,宣化也不再是宣化市了,由省辖市宣化市变为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了,现在入宣化炮院大院内的军事管理区,与居民住宅区共用马路通道,感觉到明显的败落,除了开发商盖的高层住宅楼显高外,其他的一切似乎和十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和文革前的宣化炮院相比,也没多大的变化,五十年代的住宅楼,五十年代的招待所,五十年代的教学楼,水泥马路,这些建筑都是五十年代始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都是仿造苏联老大哥,也是在大哥的帮助下建造的,辉煌的不在,但保留下的这些老建筑,真是万幸,希望能得到很好地保护,是炮院不可复制的资源,这大的规模国内也是罕见。
炮院旧建筑
炮院旧建筑
2、曾经的辉煌宣化炮院曾经是全军炮兵最高学府,前身是创建于1944年秋的延安炮兵学校。1955年开始筹建宣化炮兵学院,1957年国防部颁布命令,宣化炮兵学院与解放军军事学院炮兵系、沈阳高级炮兵学校部分系、合并组建成新的炮兵学院。1969年2月撤销建制。1974年恢复建立炮兵军政干部学校,1977年12月恢复炮兵学院,1986年6月改名为炮兵指挥学院,直到2011年宣化炮院撤销,参与合并组建南京炮兵学院。
建院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宣化炮院高度关怀重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李富春、贺龙、陈毅、罗荣恒、徐向前、聂荣臻等先后视察炮院。朱德总司令为院刊《炮学杂志》题写刊名,徐向前元帅为学院题写院名,总参谋长迟浩田为学院题写八字院训“坚定、勤奋、严格、创新”。开国上将陈锡联是第一任院长,第二任院长是高存信,后任解放军炮兵司令。
曾经的宣化炮院,地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宣化,占地面积1695亩,建设面积22.8万平方米,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有各类模拟训练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有各类训练场,施训便利。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期刊500多种。炮院培养中专、大专、硕士研究生各层次人才。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3、尴尬的处境与宣化地院,宣化师院搬离同出一辙。都搬去了大城市,地院,师院搬到了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炮院2012年搬到了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市,但炮院与地院和师院比较,宣化炮院办学旧址,降级为训练基地,保留住不少,让过去了职工,校友,宣化老百姓值得留恋的的一些五十年代的建筑。但也有遗憾,就是由于降级,炮院的东北角,西北角,的两块地,分别卖给了开发商,开发了住宅楼,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
4、炮兵指挥学院与古城宣化的前世姻缘的故事宣化古城,创办宣化炮兵学校,严格地讲,是可以追溯到1945年的,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1945年日军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东北地区变得战略地位突显,要攻城拔寨,炮兵发展更为重要,党中央决定,把延安炮兵学校迁往东北,建设强大的炮兵部队。1945年9月,延安炮兵学校向东北开拔,共计1069人分三梯队,经晋北、察热地区分批向东北挺进。炮校主力部队长途跋涉北上1500公里,历时40天抵达沈阳。炮校的另一部分带着教案 和教学仪器及家属,在郑新潮、沈毅、张志毅等十几名教员组织下,东渡黄河,随胡耀邦率领的北上部队向晋察冀、察热辽挺进。当部队进入到古城宣化时,遭到国民党部队的猛烈袭击,行程受阻。
炮校北迁部队一路长途跋涉,日夜兼程,遭到国民党部队的夜间袭击,感到十分棘手,但是,延安炮校的郑新潮、沈毅等教员,迅捷架起几门炮,百发百中快速反击,全部击中要害,他们可都是国军和共军中最优秀的炮兵人才,敌军感觉像碰到了精锐部队,就不敢冒然进攻。延安炮校北迁部队前进受阻,长途跋涉和日夜兼程,十分疲劳,按时到达东北有不小的难度。经向上级请示,延安炮校朱瑞校长发来指示,令延安炮校北迁部队在宣化休整待命,并开始筹建宣化炮校。在晋察冀炮兵团的支持下,赵大满、郑新潮、沈毅、邵清廉等迅速投入了筹建宣化炮校,他们在战争环境下,着手创建宣化炮校困难可想而知。庭院当课堂,石板做黑板,用门板刻上:"宣化炮兵学校",作为校牌挂在门前。至此,宣化炮校开学授课,举办了几期培训课程。后由于东北战场的紧迫需要, 后又迅速迁至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