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3时36分,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发生4.8级地震,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距离震中76公里外的成都也有震感。目前暂无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等报告。
根据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运生的介绍,此次汶川的4.8级地震,属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而四川地震局也证实了这一点,此次地震是当年汶川地震余震区的一次起伏活动。此外王运生教授还提醒:需注意余震进一步向南发展,需加强预警。
说到这,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感到疑惑,2008年,那可是13年前了,怎么还会有余震呢?这是否意味着当年的汶川大地震,一直持续至今?甚至以后还有可能发生余震?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从字面意思来看,地震也就是地面震动,我国古代对此现象的解释,认为地震的出现大多与帝王不作为相关,也就是帝王失德,上天给予的惩罚。但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地震的成因来自地球本身。
为何要说“大多数”呢?那是因为地震实际上也是分种类的,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等等,而后面几种地震,起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比如塌陷地震一个成因就是与矿井开采相关;而平时我们谈到的地震,几乎都是构造地震。
既然大多数地震起因都是地球本身,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地球的构造了,如下图:
地球的构造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以及地壳,由外向内,地球的密度、压力以及温度大致是持续增高的,而处于中间“夹层”的地幔,其厚度达到了2800公里,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2.26%,质量也是整个地球的67%。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来讲,地震是因为板块间的运动产生的,其初始动力就是来源于地幔,因为地幔内部存在对流,而板块运动的后果之一,就是可以引发板块边沿和内部产生错动以及破裂,于是就有了地震这样的能量释放形式的出现。
而事关人类安危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大多在地壳内部,以陆地地震来说,其震源深度在地下33公里以上,而本次汶川的4.8级地震,其震源深度为15公里。
余震是什么?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大地震发生后,又产生了一些小地震。但如何区分这些小地震确实属于之前地震的余震,还是独立的地震呢?
首先要看这些小地震是否还发生在原先的地震带,并且这些地震的震级要小于主震(也就是一开始的大地震),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次数以及频率会有起伏的下降。
如果将主震前后时间内的地震联系起来,可以构成一个地震序列,一般有三种:主震型、震群型、孤立型。
首先来看主震型,它是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地震能量的90%以上,并且主震后会产生数次余震(也有可能在主震前会产生前震)。因此它下面还包含了两个分类,分别是:“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是“主震—余震”型,而此次的4.8级地震则明显属于余震。
其次就是震群型,它指的就是在整个地震序列中,没有非常突出的主震,每一次地震的震级都比较接近。
最后是孤立型地震,很简单,就是只地震一次,几乎没有前震或者余震。
那为什么会出现余震呢?刚才讲了地震的成因是板块运动导致的,而板块运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主震发生之后,虽然极大部分积累的能量被释放了,但同时它也造成了一个破裂带,而这个破裂带内部的力学过程则会持续不定长的时间,期间就会有余震产生。
如果上面这段话不好理解,那么打个比方:假使你要用一个罐子去装黄豆,首先你铲了一大勺黄豆直接倒入罐子内,这时候你发现黄豆已经铺满整个罐子口,看上去好像已经满了,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时候只要去上下摇动罐子几下,那么罐子口就会出现新的空间,之后再到一些豆子,来回两三次,这样才装满了。(该比方来自中国地震局一位专家)
这是因为第一次倒的时候,虽然有些黄豆之间空隙还很大,但因为受力原因,就“卡”住了,之后我们晃动几下,就是让这些空隙漏出来。而地震就相当于那些移动的黄豆,第一次倒入的大量黄豆就是主震,看似装满瓶子了,但内部并不严实,而晃动导致的一些黄豆产生移动,就相当于余震。
以后还会出现余震吗?地震预测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难题,因此没有科学家敢告诉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也没有余震出现了”之类的话,因为余震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时间不定的过程,有可能几个月就没了,也有可能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还存在。
一个很好的例子,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相信各位都知道。而2020年7月12日,在唐山古冶区发生了一起5.1级的地震,事后专家给出结论:这场5.1级地震就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汶川4.8级地震系5·12大地震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