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算八字高手 有算八字的高手吗

频道:八字命理 日期: 浏览:3

2019年12月27日的富民兴渝贡献奖颁奖典礼上,78岁的黄廷炎站上了领奖台。作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代表性传承人,黄廷炎将传统舞龙技艺和川剧吹打乐、戏曲功架、武功把子进行巧妙融合,创编的表演套路被确定为国家竞技龙舞比赛的标准套路,让铜梁龙舞一跃成为中华第一龙。铜梁龙先后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以及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演出,远赴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

重庆铜梁算八字高手

▲黄廷炎

创新龙舞 屡获金奖

78岁的黄廷炎依旧精神矍铄,步态稳重。他能在舞龙界获得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与其从小练习川剧密不可分。

1941年,黄廷炎出生于铜梁区安居镇。安居镇作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一直以来传统文化就很兴盛,逢年过节,当地民间都会自发举行各种舞龙、舞狮、打莲箫等游街表演活动。1955年,黄廷炎陪一名发小前去报考铜梁县川剧团,没想到14岁的他却被考官相中,成为了剧团最小的团员。

进入川剧团后,黄廷炎一直坚持登台演戏,先是演娃娃生,长大后演武生,日渐形成了扎实的舞台功底。他30多岁开始做剧团编导,对川剧的场景布置、人物造型等方方面面的造诣日益精进。而这些,无意间也为他开创另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

黄廷炎说,铜梁,古为巴国之域。数百年来,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结下了不解之缘:新春耍龙灯拜年,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端午赛龙舟祭江,金秋舞稻草龙庆丰年,岁末舞大蠕龙、火龙迎新年。古往今来,相沿成习,不仅形成了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盛会,也孕育了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

1980年,全国进行文化普及,开始抢救民间文化,铜梁龙从蛰伏中惊醒过来。1983年,铜梁龙在解放碑震动山城。

1986年大年三十,一年一度的龙灯会在铜梁县城开演,45岁的黄廷炎和师兄弟们站在铜梁川剧团门口看玩龙。看着一条僵硬别扭的大蠕龙从门前摇摆而过时,黄廷炎说:“如果让我来指导玩龙,我一定会玩得和他们不一样。”

1988年9月,北京将举办首次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8只舞龙队参加,铜梁龙代表四川省参赛。为全力以赴本次国际赛事,铜梁县文化局邀请了川剧团数位资深编导参加筹备会,希望重新设计舞龙动作,提高铜梁龙舞的艺术水平。

会上,黄廷炎主动请缨,被确定为龙舞导演,负责50米长大蠕龙的动作编排和训练。为了提高龙舞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黄廷炎决定启用川剧团中具备一定舞台功底的年轻男演员。敲定人选后,黄廷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如何对舞龙的动作进行创新。当时的民间舞龙只有“之字拐”“鸡渣步”等几种简单的套路,比较单调。黄廷炎说:“我当时就想,能不能把舞龙舞出一种集体舞蹈的效果。”

根据讲故事的思路,黄廷炎抓住铜梁龙道具较长的特点,根据龙舞线条的艺术,设计出“龙出宫”“快游龙”“慢游龙”“单侧快舞”“螺丝扭”“霸王鞭”“舞天花”“叠宝塔”“大回宫”等二十余个固定套路。经过2个月集训,依靠创新的舞蹈编排及结合了川剧特色的场景、音乐、体育、杂技,黄廷炎执导的《鱼跃龙门》《大龙舞》在全国18支龙舞队中独占鳌头,创纪录地捧回了冠军奖杯。

从此以后,在黄廷炎的精心钻研和巧妙编排之下,铜梁龙舞正式由自娱自乐的民间杂耍一跃进入了舞蹈艺术的殿堂,登上中华龙舞的“制高点”,其创制的舞龙动作开始引领全国龙舞的方向。

制定规范 建立国标

取得了辉煌成绩的黄廷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仍然在日复一日地训练和探索中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

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龙舞纳入了体育竞技比赛范畴。为了统一比赛规范、明确比赛规则,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全国各地有龙舞的地方按照相关要求编写一部标准套路。铜梁龙舞虽传承多年、久负盛名,但从未有人听过有什么规范,更没见过任何文字参考资料。这时,黄廷炎再次挺身而出,接下了这个重任。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全国各地的龙舞一直是“各行其是”,国家体育总局给出的套路名称与各地本土的叫法也必然存在不少差别。如何规范一个动作套路的具体内容、又如何把这个具体内容用文字描述出来,黄廷炎可谓是抠破了脑袋。那时候的铜梁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运动场,如今的灯光球场外面还是一片泥泞的荒地。在为这片荒地简单地铺上一层碳渣之后,黄廷炎作为规范设计者、动作编排者、教练指导员以及“龙珠”的表演者,带领着舞龙队员们开始了“标准化”的摸索式训练。

什么叫“龙出宫”?什么叫“八字花”?什么叫“曲线行进”?经过反复思索和练习,黄廷炎认为,龙出宫是为了寻找龙珠,那么通过舞动龙珠将龙吸引出来,让龙在龙珠的引领下晃动一圈后再高高扬起龙头,这样一个动作流程就可以被称作“龙出宫”。随后,黄廷炎又根据蛇爬行的动态确定了“曲线行进”的套路标准,根据蝶泳时头部交替入水、出水的动态确定了“起伏行进”的套路标准。

碳渣上的训练十分不易,擦伤、扭伤、摔伤都是家常便饭,黄廷炎作为整个团队的灵魂,更是全身上下到处“挂彩”。然而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黄廷炎最终圆满完成了“高平盘造型”“低平盘造型”“左右曲线慢腾进”“左右曲线快腾进”等二十余个套路动作的规范制定,甚至在超出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的范围之外做了补充,大胆加入了起落劈叉、马步行进等内容。在这个规范中,黄廷炎将铜梁龙舞的砍、缠、钻、腾、挪、跳等套路借鉴过来,加以发挥,创新出了多人组合技巧,出现了“挂腰式”“悬背式”“撑伞式”“磨盘转”“绕身转”“金龙绞柱”等高难动作,各种舞式交替组合,千变万化,或激烈强劲,或细腻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在县文化局、电视台等部门的协调下,黄廷炎与舞龙队员们借用驻铜部队的草坪,完成了整个规范的标准动作拍摄录制。

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在鼓浪屿召开竞技龙舞会议。黄廷炎编写的《龙舞基本动作分级规范》在全国各地送审的材料中脱颖而出,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可,被确定为全国体育竞技龙舞规范,黄廷炎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同年5月,全国首届舞龙大赛在北京颐和园举行,铜梁龙毫无争议地获得金奖;同年7月,国际龙狮大会在广州增城举行,代表中国参赛的铜梁龙又获冠军;随后几年,只要有铜梁龙参加的舞龙比赛,冠军几乎就不曾旁落。

黄廷炎领军下的铜梁龙由此享誉全国。铜梁的龙舞指导教师被派往全国各地传经送宝,铜梁人扎的铜梁龙成为全国各地舞龙队的标准道具。有专家评价说:“铜梁竞技龙舞令人眼花缭乱,舞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高扬着拼搏进取的民族魂。”

舞出国门 走向世界

199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铜梁更是史无前例地出动了9条大龙及500多人的表演队伍,包下专列奔赴北京,登上天安门广场,引来世界关注。

自此,铜梁龙越飞越高。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宣布铜梁龙为“国家舞龙队”;2004年4月8日,国家文化部公布铜梁龙为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6年1月,国务院公布铜梁龙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而对铜梁龙舞做出巨大贡献的黄廷炎,则在2008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又被文化部和人力资源部联合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

黄廷炎从不为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而骄傲,时至今日,他仍然活跃在龙舞场上,将苦心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在铜梁的各个大中小学校里,常常可以看到黄廷炎手把手教学生练习龙舞的身影,甚至北京、上海、浙江以及泰国等地都时常有人请他前去教学。而诸如张明星、张顺生、黄文灿、张永江、梁志春等已经能够撑起一方天地的得意弟子们,又带领着一批又一批新的舞龙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了进一步促进铜梁龙舞的传承,铜梁区从2005年起将自编的龙舞及龙文化乡土教材发放到中小学校,从小给孩子们普及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还招商引资拟打造中国龙文化博览园,并计划推出31万字的龙舞题材小说及电视剧。

2019年,铜梁龙灯艺术节期间吸引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以铜梁龙舞为背景创作的舞蹈《龙把子》斩获第十八届群星奖;央视10余次聚焦铜梁龙……以龙舞为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铜梁龙文化的兴盛,更是带动了铜梁全域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目前,铜梁区从事龙文化产业的公司有11家,至少200多位技术娴熟的扎龙技师活跃于各地,1500余人以舞龙为业,铜梁龙灯彩扎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和美、英、日、俄等10多个国家,不少精品甚至被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以彩扎、教习、研发、展演、产品为一体的“一条龙”文化产业经济日益壮大。

面对今天铜梁龙文化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倍感欣慰的黄廷炎仍将继续他的脚步。黄廷炎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将铜梁龙这张名片擦得更加光亮。而他,必将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走下去。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余珂静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