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设备点检与人的定期体检一样,是为了能发现设备出现的某种不正常状态,以便相关人员及早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早期维修。
一、什么是点检制
点检制是指通过制定点检频率,对设备实施按标准、按周期、按部位的检查,这项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管理制度,出现在众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中。点检制以点检为中心,通过运用检查手段,对设备实施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要求点检人员肩负起检与修的双重责任。
1.点检的内容
2.点检制度的特点
点检是按照一整套标准化、科学化的流程进行的,它是动态的管理,具有“八定”的特点。
3.点检项目的选定
确定点栓项目就是要确定设备在开机前、运行中和停机后需要周期性检查和维护的具体项目。
A、开机前
可以根据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人员的经验确定点检项目。一开始确定的点检项目可能很烦琐,不是很精练、准确,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对期进行简化和优化。
B、运行中
应根据操作者的技术能力、维修备用品和维修工具等的实际情况确定点检项目,并且要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专业保全加以区别。在操作者的能力范围内,要做到自主保全的点检项目尽可能完善,保障设备的日常运行安全、可靠。
C、停机后
对每项点检项目的点检方法、判定基准和点检周期进行修正和完善,以便于点检工作的实施。
4.点检方法
点检主要利用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和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法和标准,定点、定周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隐患和潜在缺陷,掌握故障的初期信息,并及时采取对策将隐患和故障消灭于萌芽状态。
5.点检基准
点检基准是指某个点检项目测量值的允许范围,如电机的运行电流范围、液压油油压范围等,它是判定一个点检项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基准不是很明确时,可以咨询设备制造商或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值进行假定,然后逐渐提高精度。
二、点检实施流程
点检是为了确定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企业应建立健全完整的点检实施流程。
1.点检前的准备工作
点检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订合理的点检计划、培训点检人员和设备点检通道。
A、制订点检计划
对设备现状进行调查后,企业要制订相应的点检计划,确定好点检的项目、基准、方法和周期等。
B、培训点检人员
为了使操作人员能胜任点检工作,企业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原理、构造、机能的培训。在培训前,企业应制订培训计划,计划中应明确受培训者、培训者、培训的内容和日程安排等内容,以保障培训工作的实施。
C、设置点检通道
对于设备较集中的场所,应考虑设置点检通道。点检通道的设置可采取在地面画线或设备指路牌的方式,然后再沿点检通道、依据点检作业的位置设置若干点检站。这样,点检者沿点检通道走一圈,便可以高效地完成对一个区域内各个站点设备的点检作业,有效地避免点检工作中的疏忽和遗漏。
2.具体实施
对于日常点检,点检人员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实施点检作业;对于一些设备的定期点检,点检人员则要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某此设备因日常工作量大、使用频繁,是点检工作的重点,点检人员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A、点检必须按照规定的点检项目和科学的线路,每天循环往复地进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日常点检程序。
B、点检中发现设备摆放混乱时应及时整理,使其恢复整齐。
C、必须对不正确的设备操作行为予以纠正,并要为操作人员讲解设备结构、性能等方面的相关要点,使其了解为何要按操作规程作业。
D、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点检表,并与操作人员一起落实点检工作。
3.点检结果分析
在点检实施后,点检人员要对所有记录,包括点检记录、设备潜在异常记录、日常点检的信息记录等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实施改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解决点检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同。
A、经过简单调整、修正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般由操作人员自己解决。
B、在点检中发现的难度较大的故障和隐患,由专业人员及时解决。
C、维修工作量较大、暂不影响使用的故障和隐患,经设备人员鉴定后,由车间维修组予以排除,或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协助解决。
5.设备点检责任明确
企业要明确设备点检时各参与人员的职责。凡是设备有异常情况,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在定期点检、专题点检时没有查出的,由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负责;已点检查出的,应由维修人员维修;没有及时维修的,由维修人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