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仅仅是代表某个人的符号,其中也要表达出取名者的情趣,折射出时代、社会文化心态和民俗风情。作为巴蜀一支系的川中民俗,既有“风多直戆、俗乃朴野、士则倜傥”的共性,也有地域的差异和个性。以遂宁一带人的名、号为例,其与主体相比附,形象、生动、贴切、幽默、风趣,乍然一听,令人忍俊不禁,惊叹其入木三分、又刻薄尖酸的取名艺术,不失为民俗海洋中的一朵奇特名、号浪花。
严格说来,现代的名号与传统的名号是有区别的。例如宋时四川著名文学大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名与字皆有一定嫂联系,号则表达了他的志趣意向。据此而论,此文中的名、号只能说得上是一种“外号”。
<一>、最普通的是以人的体貌特征取名号。
即在个体的体貌特征前冠以姓氏,多为贬义,一般背着本人或戏谑逗乐时称呼。诸如:王麻子、李矮子、陈癞子(癞痢头)、刘哑吧、曾聋子、苏bai子(跛子)、杨瞎子、贾驼背儿、孙neng巴儿、许大肚、黄胖子、杜秧鸡、颜瞟眼儿、周大胡子、韩缺嘴(兔唇)、金猴子、漆爆牙、田螺蛳……,好在小区域内都是专指,很少喊错人。镇上有一人面部长痣,痣上有一丛厚密的长毛,人们便形象地称之为“痣胡子”,十分独绝。
邻居一小妞从小养成不良卫生习惯,两挂又长又酽的鼻涕常呼出吸进,实在挂不住了,顺手用衣袖一揩,左袖未抹净右袖继之,长此以往两边腮帮上便积淀起厚厚的鼻垢,且从未见其清洗干净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干饭锅巴,不知是喊了一声“锅巴妹崽”,人们便记住了这名号并叫喊开来。后其母又连生两女,又有了“小锅巴”、“幺锅巴”的衍生名号。
六十年代脑膜炎在川中流行,许多患儿被抽过脊髓治疗,落下后遗症,走路有些不知轻重踏得地皮响,人们便由此震动联想到地震。镇上有一人家所生几个子女均感染脑膜炎并留下后遗症,被一些刻薄的人依次戏称为“地震大队长”、“地震中队长”、“地震小队长”、称其家为“地震大队”,其父母很为此恼火也无可奈何。
一位前清遗老似的王姓老者,其脑后留着一条手指粗、干焦焦、脏巴巴猪尾巴一样的小辫子,数十年如一日,文革期间都未被革除掉,很能代表其个性,人们就以其小辫为名号,称之为“鬏鬏毛根儿”。
更有以当地曾发生过的事替人取名号。邻镇乡间多种梨,一年梨儿丰收烂贱,卖不出去,便任其在树上烂掉,其臭数里。一位骨科老大夫住此,方圆百里的人慕名求医,不少人对烂梨子的臭味印象深刻,老大夫是当地当之无愧的名人,就有人称之为“王烂梨子”,时间一长真名倒无人会喊了。
其他如六指拇儿、左胯子、白娃子、钟黑娃儿……一半有其所指,一半仅为顺口而已。
<二>、以个体所从事的行业取名号也十分普遍。
这是人们常引以为豪的名号,一是自己的手艺职业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表示已经站稳了脚跟;二是一种广告和招牌的效应,是对自己产品与货殖的免费宣传,初入道者是不配享有此业名号的,喊起来顺口则只是一种附属含义。
父亲曾编织、贩卖过布匹,又做较长时间的鞭炮,人们便直呼父亲为“王布客”、“王火炮儿”,为与三伯父分开,又有“三火炮儿”、“四火炮儿”的称号。街坊邻居多以手艺、店面谋生,于是便有了:王镜子、彭木匠、曾烟客、卢盖匠(瓦工)、李石匠、朝花生、夏铁匠、周油匠、蒋丝匠、黄皮匠、陈锅盔、龚银匠、漆染匠、何屠夫、皮麻花儿、谢砂罐、颜裁缝、姜牙巴(牙医)、肖马车、段烧腊、纪剃头、李肠儿、蓝豆腐、詹膏药、唐凉面、牛和尚、熊道士、易端公等五花八门的称号。土改划分成份后又有ⅹ地主、ⅹ富农等称号。
<三>、按出生顺序取名号。
这些多是乳名,也有到了成人、甚至老年还喊的名号。三弟出生时家中人懒得取名,随口喊为“王小娃儿”、后来幺弟出生也未取乳名,便以“大王小”、“小王小”区分。其他如:李大娃、张二娃、钱三娃、彭幺娃、幺伯娃儿、陈大妹崽、李二妹崽、黄三妹儿、文小妹儿、咪娃子……随口而喊,见惯不怪。年岁大的便有:李大孃、杨二嫂、谢三婶、罗二爷、夏三爷、沈四婆婆、陆五公公、朱七爷爷等尊称。
<四>、以姓氏的偕音取名号。
姓赵的称为“灶鸡子”,有同名的以大、小区分。姓俞、于、余的通称“猫鱼儿”、“摆尾子”,姓龚的叫“老弯”,有龚姓女嫁给郭家,人们便称为“郭老弯”,姓罗的叫“骆驼”、“糯糍粑”,姓马的叫“马尾子”,姓杨、阳、羊的叫“骚羊子”、“骚母羊”……镇上有一姓名叫刘清碧的,人们见便趣称:“流清鼻子(清鼻涕),常弄得人家很不高兴。
<五>、以命中五行取名。
根据算命先生以生辰八字推算,在姓名中嵌入必要的五行字眼或带某行偏旁的字。诸如:火娃子、水生娃儿、吴金远、罗克木、陈正坤……以弥补五行的不足、远灾近福。
<六>、其他。①、寓意吉祥富贵:寿喜娃儿、四九娃儿、春喜娃儿、四平妹崽、平安娃儿、泰娃子、玉儿妹崽、重阳娃儿、端端娃儿……
②、雅名:松柏娃儿、清和娃儿、小平娃儿、雪梅、雪瓶、蓉蓉、来萍、书琴娃儿、花香娃儿……
③、为了好养取贱名:我家隔壁便有:大猪儿、小猪儿、咪咪猪儿。另象:罗干猫儿、大毛子、丑娃子、黄麻雀儿、丫头妹崽、鸡公妹崽、毛根儿妹崽、抹点儿、地主娃儿……
④、智力低下的如:李哈包儿、张瓜娃、陈闷登儿、刘憨包儿……
⑤、谑号。
如某人惧内、遇事退缩不前,人们便将其称作“某耳朵”或“某虾子”,某人老婆有绯闻,就常被人称为“尖脑壳”,举止轻佻、爱拈花惹草,男的常被称为“某脚猪”、女的则被称作“某鸡婆”,在儿媳面前不检点,人们就将其称为“某烧火佬儿……
<六>、妇女主内,人们常称某人的老婆为“某家屋头”,这是笔者古镇上的惯例。
<七>、其它。至于一些爱撵风头、紧跟政治风向取名的,如:王卫东、魏前进、曾革命、陈向党、苏跃华、郑和平之类,及爱模仿洋名者,举国皆有,已非本题目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