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京市出现强降雪天气。此时,还没从冬奥气象服务节奏中缓过劲儿来的延庆赛区预报服务团队副队长、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于波又投入暴雪应急服务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雪花纷飞,思绪万千。北京冬奥会期间,正是于波带领着6名预报员驻守在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从今年1月23日至3月13日,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预报团队累计发布竞赛场馆预报8134份、中英文通报产品148期,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运行中心(MOC)提供天气综述产品近30份,精细的场馆和赛事预报服务受到各方认可。
另一边,延庆赛区气象预报服务团队队长时少英带领其余3名预报员分别驻守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及时为冬奥赛事组织、仲裁等相关工作人员解读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提供相关服务。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场景。 荆浩供图 摄影
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的支撑服务,团队成员都竭尽全力做到精细周密、使命必达。但这绝非易事。
风、气温、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不仅对赛程安排以及运动员人身安全、比赛成绩有直接影响,也可能影响空中救援、电视转播、交通运输等赛事保障工作。以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赛事为例,海陀山海拔落差2000多米,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同一赛区不同场馆之间的天气形势可能各不相同,对气象预报和服务的要求极高。
锚定高质量气象服务,团队成员拧成一股绳,针对延庆赛区局地特征,尤其对赛事高影响要素——风的预报难点进行攻关,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在客观技术产品研发、服务产品制作、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外语沟通等方面发力。从预报平台开发到产品上线再到服务材料制作并送达用户手中,团队不断打磨逐点位、逐小时的预报分析产品,实现全链条无缝隙服务。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整个团队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在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的团队成员大部分在凌晨3点多起床,有时候甚至工作至深夜。
2月10日,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比赛在延庆赛区举行。当天上午,尽管风力不大,大家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于波知道,在赛道第三起跳点这个关键点位,受到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影响,风力预报一向是难点,有时就算起跳点风和日丽,这里也会出阵风,极可能影响赛事。预报发出后,大家一边盯着预报平台上的分析数据、曲线,一边盯着赛事转播大屏,根据赛场边飘动的旗子和赛时运动员扬起的雪估算现场风力,再对比预报和实况的风速。最终,当天中午前后风力减弱,比赛顺利进行。
一场场比赛,都在一次次考验着团队,大家无暇顾及其他,脑子里全是天气。“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做梦都在琢磨风有多大、气温有多少摄氏度。当赛事顺利完成,松一口气的时候,疲惫感才会袭来。”于波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正值春节假期,但大家已经没有对春节、假期的概念,只想着今天是几号、有哪些赛事日程。
于波和团队成员讨论天气。 付宗钰 摄影
从2017年开始进驻延庆赛区以来,团队不少成员经历了“身份”大转变:于波进队之初,二女儿还不到6个月,五年有一半的时间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北京市气象台的荆浩从结婚到为人父,进入闭环管理前刚2岁的女儿抱着爸爸不肯放手;北京气象服务中心的李琛长期不在家,有段时间孩子都快不认识这个“陌生叔叔”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的赵斐,妻子怀孕待产却不能陪伴左右,同一单位的马学峰和来自山西省气象局的邱贵强都“缺席”了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但是,让时少英感动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耽误工作。国家气象中心的陶亦为将极端天气预报等更多先进技术引入团队;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陈仲榆利用个人所长,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英语沟通能力;李蔼恂研发的智能写稿程序有效促进团队工作效率的提升;延庆区气象局的阎宏亮既是队员又是管家,主动承担了全队成员生活大小事。
如今,北京冬奥气象保障服务任务已圆满完成,但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团队队员的终身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