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习俗不仅随着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改变,而且在空间横向联系中,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也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以往已经消逝岁月的文化痕迹,也是当时、当代社会正在进行演变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静乐的婚嫁之礼是延续着解放以前的习俗,细读《静乐县志》以及植根静乐的几大家族的“家谱”溯源,可明显的知道静乐县在明洪武年间因剿灭盘踞于管涔山芦芽山的元蒙残余势力的战争中,实行了“空室清野”的政策。故此,原来静乐的土著居民大都迁往他乡,而后来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迁入,静乐境内有许多家族是来自安徽、陕西、晋南、山东、河南等地的人,他们的后代在静乐繁衍生息了几百年后无形中把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宗教礼仪从时空的纵横方向流传到静乐境内,加上满清近三百多年的统治,许多礼仪习俗在潜移默化中也容纳进一些满族的风俗。经过数百年的嬗变,静乐的婚嫁习俗之中既有北方豪放粗狂的游牧文化也有江南中原儒家正统的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形成了静乐独特的民风民俗。
解放前男女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且严格遵循“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的礼数。从媒人议婚到迎娶回门,礼仪讲究十分复杂。其中,媒人在中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郎新娘在迎娶之前有的甚至还未曾相见,官宦富裕之家更讲究门当户对。
男女成婚过程一般要经过媒人与双方家长议婚,订婚、择日递送婚帖(商议话)、备宴下帖、迎娶、闹洞房、谢婚、回门、对住等程序。
议婚:静乐人择亲自古注重门第,男女双方家长互相了解,查盘亲家是否根基无瑕(有无狐臭史),男女(相亲)见面后是否愿意,如是愿意先给女孩买一身衣服。
再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与媒人一起带礼物拜访女方,礼物有猪肉、酒、两盒(六碟子(42)点心)、白面捏的一对鱼儿、一对兔儿、作为礼物,另备红帖两封,一封上写男方姓名、生辰八字,女方款待后,如若同意要在另一封红帖上写上女儿姓名、生辰八字,把送的两壶(瓶)酒从壶(瓶)内倒出,装入黄米(糜米表示和和气气)与红豆(表示喜庆),壶(瓶)口用红布或红纸包住,用红绳或红裤带系住。点心返还一半(三碟子)再由媒人带回男方家。
订婚:男方接到女方红帖后,要找阴阳先生看生辰八字是否合婚,如合婚再由媒人与两家家长协商订婚事宜,如:娉礼(彩礼)金、粮食、首饰、衣物等,然后找文化人撰写婚书,婚书格式也很讲究,婚书用红纸楷书竖写,如: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 证
结婚人:某某与某某
证婚人:某某
主婚人:某某
介绍人:某某
订立婚约日期:某年某月某日
(杨秀川 王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