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是中国命理学中,最重大的发明,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验证,可说是经历了大风大浪、无数先贤的智慧洗礼,在不断地反覆实践考证之后,才得到的重要宝贵资料,也可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极重要的文明缩影。
相传在黄帝时期,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历,创建了中国的历法(现在的太阴历)。从黄帝纪元起,到现在已历七十八个花甲。一个花甲六十年,由天干、地支依序排列循环组合而成。
八字的表达了人出生时太阳的位置,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来推算人的性格与这种性格所呈现的人生方向。八字学分析门派很多。总的分为传统派非传统派。传统派又分为两江门和章辞门。非传统派有涵辰新派以及无极心法等门派。
古代用八字算命主要是在分析一个人的五行「金水木火土」在命盘的平衡。当五行不平衡时,五行之间的冲克力量较大,因而影响个人的生活作息,使一些不顺利之事发生。反之,五行较平衡时,诸事也会较顺利。古代阴阳五行学者认为,天地之间皆五行;故将天干地支套上五行。人一生的命运就从五行的"中刑生克合”推敲出来。
古人认为“天"能致命于人,因此所谓命运就是"天命"。早在殷周时期, "受命于天"就被镌刻在钟鼎之上乃至先民心中。世代尊奉的儒家祖师爷孔子,也是位信命的老夫子。孔子早年周游列国,到处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很想干一番仁政事业,结果却风尘仆仆,穷困不通。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孔子领会到命运之神这样无情地捉弄人,于是年过半百后发出了"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叹。此外,他和弟子还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思想。孟子对天命的认识又更进一步, 《孟子·万章上》说: "莫之为而好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到了汉代,儒家学说风行天下,天命观更加深入人心了。董仲舒,杨雄等人, 《淮南子》 , 《白虎通》诸书,无一不是命运观点的提倡者或信奉者。甚至连东汉杰出的无神论者王充对于命运的观点也深信不疑。王充在《论衡·命禄》里说: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也,适偶之数,非有他气旁务厌胜感动,使之然也。”
中国古代的天命观直至汉代,发展起一种以阴阳五行,天地干支为基础配合年月日算命术,这种算命术迄经魏晋南北朝的推行发挥,到唐代始告确立。
唐人李虚中(762-813)是八字推命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元和年间,魏郡(今河北大名)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平时则精究阴阳五行,能够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推定这个人一生的贵贱寿天,吉凶祸福。曾有观点认为李虚中算命仅用年月日而不用时辰,现在已经被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学家韩愈对他十分推崇,说他"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死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相生胜衰死象以斟酌,推人寿天贵贱利与不利,辄先起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这里年月日所值日辰中的"日辰",就是时辰。李虚中算命较准,在当时可谓声誉远扬,后人也把他称为八字推命的开山祖师。
李虚中这种以出生年,月,日干支对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进行推测的方法,经过五代宋初徐子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八字推命术才正式进入成熟完备阶段。徐子平在算命术上的最大贡献,是把李虚中推算年月日干支的办法,进一步演进为年月日时同时预测的"四柱八字"法。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做的重要贡献常把八字推命术称为“子平术”。
而宋代徐子升根据徐子平命理研究的成果,纂辑了《渊海子平》一书,这是八字推命史上最重要的著述之一。此书今天在潜台广为流行。
明代是八字推命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开国功臣宋濂曾写《禄命辩》一文,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命理学的历史渊源,一时关于命理的著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比较有名的而且质量较高的有托名刘基写得《滴天髓》,沈孝瞻的《子平真铨》 ,万民英的《三命通会》 ,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等,其中又以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影响最大,口碑最好。《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甚高: "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汇总,几于家有其书。中间所载仕宦八字,往往及明季之人 .以其阐发子平之遗法,于官印、财禄、食伤之名义,用神之轻重,诸神煞所系之吉凶,皆能采撮群言,得其精要,故为术家所恒用。"
清代光绪年间出生的命理学家徐乐吾,民国时期的"南袁北韦"袁树珊和韦千里,著书众多,对八字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