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4日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气里的立春。用于开幕式倒计时的,是一支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出人意表又万分惊艳。从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到小寒、大寒,再回到立春当日,光影蹁跹伴随一年四季时光流转,一幕幕中国式的审美意象呈现中国古人对时间、对宇宙、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与理解。一时间,这一短片刷屏了社交平台。
看到这支节气短片,艺术家徐冬冬接到许多朋友打来的电话。朋友们说,您的画真是赶上时候了——他们指的是徐冬冬的大型组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抽象画的形式,描绘了节候之变易殊色。徐冬冬笑说,是巧,但这组画可不是为了这“时候”画的,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72幅画整整画了八年。想当初刚开始创作时,同样是朋友们,还曾疑惑地问过他,之前画的中国画不是挺受欢迎的吗,为什么要搞这些“看不懂”的抽象画?
这个问题,在我初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时也浮上心头。这本书收录徐冬冬的这系列节气组画140余幅,描述了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认知与感悟过程。不同于一般以民俗风物罗列为主的讲述节气之书,它给人以玄奥亦玄妙之感,但无论是画作中抽象的线条褶皱、瑰丽明灭的色彩,还是文字中对月令节候从文化和科学两方面进行的描绘与阐释,都仿佛有一种神秘孔武的能量,牵引你深入节气物象之下的肌理,感知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共振的可能性。
雨水初候 獭祭鱼
褶皱色彩里的四时气象
冬意未消,徐冬冬的四季艺术生活馆里,却一派春意盎然之色。高大的绿植环绕其间,仿佛墙体一般的存在,向天花板和四壁伸展片状或条状的枝叶,其间点缀着各色花卉,坐在屋中对谈,似有林下之意。身后的电视却一直开着,播送冬奥会赛事。当日正逢谷爱凌获得第二块金牌,一阵阵欢呼声从背景音中传来,提示着这里和现代生活的联系。
面前的徐冬冬,已过花甲之年,,着深色休闲西装外套,系撞色鲜亮丝巾——这也是许多照片中他的常见装扮。有所不同的是,本人看起来比照片中瘦削许多,这是他坚持锻炼的结果。年纪渐长,他对身体健康愈发重视起来,饮食也十分注意,这让他看起来精神佳好,说起话来目光灼灼,思想观念前沿不减年轻人。
徐冬冬
尽管出版社和印厂采用了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最精细的工艺来印刷《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组画,纸张上乘,颜色予以最大复原,但直到看到原画,才真正从视觉上感到震撼,并逐渐丰满了对原先觉得隔阂的抽象画的理解。在光线晴好的画室里,徐冬冬按节候顺序展开一张张大尺幅的画作,并让我们戴上手套,在画面上摸索感知。画面是中国宣纸与西洋丙烯颜料的奇妙遇合,布满了一层层褶皱,书页上的平面视觉变成了手心里立体的构造,如大地上的千山万川。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们熟悉成诵的二十四节气歌,稍微陌生一些的是,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五日一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写成,作为历法的补充。例如立春三候分别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刚刚过去的雨水三候为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七十二候,在八年的创作时间里,于徐冬冬笔底化作一套上百幅的宏大组画。这是第一套用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完整描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作品,以古老宣纸、毛笔为载体,色彩浓烈、肌理独特,用创新型的国际化绘画语言亲近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产生了新的审美观。
习惯了传统画作中柳绿桃红、落木雁飞等标识节气的具象,眼前这些抽象的色彩与线条初看难以把握,细观抚触,却似能感受到其间有气韵流淌,如从宇宙中看到的地球,具体的细节融化,惟有一年四季大地上绽开的不同的色块,每一处、每一秒都在无限变幻之中。
大暑初候 腐草为萤
一张张画翻过来,背面还贴着一页创作当日的黄历。如“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一幅,是“2015年2月7日 农历十二月廿九 除夕”。数年过去,纸片已经发脆,但它与绘画整体仿佛构成了一种艺术的纪念物,如徐冬冬所说,留下的正是“那一天那一刻的生命气息”,“过去了永远不再回来”。
二十四节气源自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人与宇宙天地、在自然万物的充满智性与灵性的对话,因此徐冬冬在创作中,也努力保持着和自然的联结,甚至直接取材于自然。譬如水,他用的是雨水和甘露,“这里面有许多微量元素,用起来和用自来水不一样”——春雨如油,夏雨倾盆,他把大桶小桶放在院子里,接了来,沉淀过滤后,用来涂画颜色。秋天,北京风沙大,他在窗台上铺上白纸,收集沙子,研进颜料里。冬天则更加恣意,收集晴雪,直接盖在画上。先是在家里,雪化了,满地积水,不得不穿着套鞋工作;后来物业上门说这样不行,会把房子毁掉,他干脆把画抬到院子里,任大雪纷落其上,留下自然的“画痕”。每每打开雪中画作,画家眼中湿润,内心充满对大自然的感激,感到灵魂在大自然中得到超脱。
打通中西方艺术之门
抽象绘画是源自现代西方的艺术流派,为什么要用它来表现传统节气?这是许多人看到这组画时都会产生的一个问题。这或许要从徐冬冬的创作经历回顾起。
徐冬冬出身于一个教育、医学世家,家族子弟皆以理工或医学为业,唯独徐冬冬从少年时迷恋上丹青并展现出天赋,在这个家里算得出格。好在外祖父力排众议,支持他走艺术道路。徐冬冬没有辜负这份期待,他融合兼收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很快从中诞生出多变而独特的绘画风格。
世纪之交,徐冬冬完成了中国36条山脉写生,以及“阳光与和谐的梦想”行为艺术,足迹遍及亚欧美洲各地,西方1700多家主流文化机构参与其中,联合国特为其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主办个人画展,收藏其作品。他成了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性艺术家。而今他自我评价起来,那是一段相当“入世”的经历。然而也就在这时,他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2003年,他在京郊的一处院落隐逸下来,一隐就是二十多年。他给这个庭院起名为“云归处”,名字来源于他喜欢的元代画家倪云林。
隐居的十多年里,徐冬冬意识到,“画画不是目的,问道才是根本”,潜心中国抽象绘画的建立与艺术探索。他少年时习中国传统绘画,水墨勾勒点染出的是茅屋修竹、花木鸟雀等最具中国古典况味的意象,后来从西方绘画中接纳吸收了另一种生命活力,从倪云林、徐渭、八大山人到梵高、莫奈、马蒂斯、毕加索,从意象到印象,最终步入最具现代意志的抽象派绘画。
一般普遍认为,东方文化注重意象的出神入画之仙境,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抽象,而这种抽象的思维,建立了西方近现代的哲学和科学体系。长期身处对东西方文化的共时观照中,徐冬冬看到了双方的差异,更看到了双方的会通,希望也能够建立东方式的抽象逻辑思想。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涵泳和先进西方文化的会通,他认为是能够达到的,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中国文化中并不缺乏抽象的思维。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他所崇敬的林风眠、赵无极等前辈,也已做出了一些先导和示范,“为东西方艺术沟通打开了门缝”。
秋分二候 蜃虫坯户
节气中的自然密码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徐冬冬沉潜二十年后,寻找到的一个切入点。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汉代纳入历法,渊源可上溯至夏朝,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被国际气象界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们得来自先民对自然、对宇宙运行规律的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并从中提取出抽象化的总结。在徐冬冬看来,从二十四节气中能追踪到最古老的古人问天问地的过程,“蕴含着对宇宙间深奥的星象密码的解读”。
七十二候则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有更为细化、具体的描述,更密切地体现着人类自己的生活与大自然的关联。徐冬冬说,这里面,一体现了“万物平衡”,从七十二候集释中,能看到从年初到岁末,古人认为阴气与阳气、天气与地气处于不断的平衡与和谐中;二则体现了“万物平等”,其中有庞然大物如“虎始交”,也有渺小如“蚯蚓出”“苦菜秀”,观照不分巨细,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凡生命都是平等的,“是一种道的概念”。
他坦言,通过建立东方式的抽象思维,目的在于建立我们自有的科学体系、工业体系和城市化。徐冬冬笑说,这本书可以看一年,每五天,一家人找个时间坐在一起,品茶读书,对照图文,看看聊聊此刻外面的天气如何、气候如何,昼夜长短\日月星辰有什么变化,自己的身体又有什么变化,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有什么时令的食物。
徐冬冬说:“了解节气,不是光背知识,而是要将自己置身大自然中,观察和适应大自然,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小孩子从小和家人接触这些,也会记住、理解。我们现在过的是城市生活,有些人说,孩子们对节气物候都不了解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开新花。”
节气不只是“遗产”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不应只作为“遗产”被保护起来、束之高阁,或者只是被当做一种“养生话术”。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社会获得价值并重生,是我们当代人应更深入思考的。
为此《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不仅以72篇文章来细致描绘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还特地收录了与几位学者做的长篇对谈,分别是作家王蒙、气象学家丁一汇、哲学家陈来、量子物理学家薛其坤,各自从不同角度对节气文化给出了思考和阐释,也非常有启发性。
丁一汇院士认为,我们的老祖宗在3000年前就能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是“非常了不起的”,虽然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但也是科学和准确的,同时为历史平均气候提供了一个坐标,以此为参照系,可以判断和研究数千年来气候的变化。这是节气在当今气候学中的一个重要意义。它完全能够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譬如竺可桢先生提出的物候学,就是古今智慧的接轨。
哲学家陈来指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正是天道的展开,也体现了它的规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说明天道的变化是有节次的,是周而复始的。人的生活便要依照、要适应整个宇宙之道所给予你的这种节次。
七十二候中也有个别内容,一般被视为不科学的,如“鹰化为鸠”、“腐草为萤”等。这些反映了古人思维的局限,但在与薛其坤院士的对谈中,读者或许能获得新的启示。现代科学表明,事物由原子、分子构成,从这个层面上,鹰与鸠、腐草与萤等不同生物的构成也并非没有相通之处。薛其坤还谈道,无论是二十四节气还是量子物理,都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建立中国现代的科学体系,同样需要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来支撑。
正如作家王蒙在本书所谈到的,七十二候,是天文观,是以黄河流域为依据的地理观,是季节与气候的时间观,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文明观,更是中国人的生命观,是自然观,是世界观,是宇宙观,是自古弥留的乡愁乡情,是对于神州大地的赞美与亲近,是对各种生命现象的关注、兴味、好奇、想象与富有好生之德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