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海沧各大新城、工业区的聚光显现,群山环绕的鳌冠便显得低调许多。殊不知,这里竟然也是海沧文明之源,六乡所聚的鳌冠,是截止目前,笔者所知、有史可载海沧三大千年古乡(镇)之一,另二为青礁和海沧。
鳌冠的隐秘,除了其所处位置外,其地名也值得深究。从字面意思上看,颇好理解:鳌冠所处海域,旧称鳌江,鳌冠刚好处于鳌江进入厦门西海域的岬角处,形似鳌江之冠,称鳌冠。当然,这种事后解释的说法,与厦门的“国家大厦之门”有异曲同工之效,不真实,但恰到好处。真正的鳌冠地名,其实与“鳌”、“冠”均无关联。
△新加坡武吉布朗“吾贯”社林公墓,@陈嘉伟
一、“鳌冠”的成型考察闽南传统地名的由来,绝不能仅凭肉眼所见的任何汉字,这些字的选择和应用,历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不管选择如何,他们的原型,都是闽南话的地名发音。
从读音上辨析,“鳌”音对应的字可以是“吴”、“五”、“吾”,“冠”对应“贯”、“惯”、“观”等,所以到底谁为真,定是无从知晓的。既然不知道原始真名,那么鳌冠的命名缘由自然也就摸不清楚了。
大约二十余年前,鳌冠之名还不盛行,那时很多人、很多标识还写作“吴冠”。后来不知出于何原因,吴冠渐渐被规范为鳌冠,从此,短暂出现的吴冠就此消失。 按2001年版《厦门市地名志》所载,鳌冠原名吾贯,又作吴冠,因清末鳌冠村属的山尾社建有鳌仔学堂,故得名鳌冠。然,以笔者近年观察闽南地名的普遍现象推断,鳌冠之名,只需追溯至1949年以后普通话规模普及带来的地名雅化影响。当初,区划工作人员根据闽南话发音,为鳌冠所定的书面名称应为“吴冠”。改革开放以后,地名书面字再次被重新确认,此时可能考虑到鳌冠人的历史感受,将吴改为所有人认同度更高的鳌,从而使鳌冠成为该地方的唯一官方用字。
鳌字确实也选的恰当,除了与传统上“吴”音相近外,又能与所在海域鳌江、学堂“鳌仔”(可能是学仔的误解)沾上边。只是,这样一来,鳌冠的历史根脉便零零落落、断断续续了。于是,我们只好按历史演变顺序,为鳌冠地名的变化标上趋势:吴惯→吴贯→吾贯→梧(浯)贯→吴冠→鳌冠。
▲新加坡福建联合公冢,吾贯社霞湖林门谢氏墓,@陈耀威
二、千年滥觞的“吴惯”鳌冠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登场,是以“吴惯”的身份出现在高级别的国史、地理志中,年代在北宋时期,角色为官办盐场。
在北宋初年,福建成规模的产盐区仅在福州。大约在天圣年(公元1023~1032年)以后,随着晒盐技术的发展,福州以南的兴化、泉州、漳州也开始生产食盐, 其中,漳州下辖的附郭县,龙溪县的食盐主产区便在海沧境内。依元丰八年(1085年)定稿的《元丰九域志》,卷九福建路条载,望县龙溪辖有“六乡;海口、峡口、清远三镇;吴惯、沐渎、中栅三盐团”,此“吴惯”盐团便是鳌冠的前身。
元代所修《宋史》之志第四十二,地理五,在介绍龙溪县时,也提到“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其内容除盐场与盐团用字之别外,与《元丰九域志》几乎相同。此外,距离较远的《大清一统志》,在介绍漳州府情况时,于食盐条中,称“龙溪、漳浦县出”,其后也同时引用了《元丰九域志》和《宋史·地理志》中的“吴惯盐场”、“盐团”的记载。可见,宋代的吴惯,至少已经是为数可观的盐户从事生产、生活的固定居所了。
然而,宋元明交替之际,吴惯所在的海沧曾出现大规模的战乱,如《新江邱曾氏族谱》有载,邱氏三世大发便是在鳌冠英厝社被乱党所杀。与之相关的,吴惯盐场的关闭大体上也在该时期,因为之后我们再也找不到他以及马銮湾各大盐场的踪迹,反而是元朝在集美半岛和丙洲岛新设的盐场成了后来的主力军。另外,吴惯原住民的去留,也没有留下太多线索,我们只知道鳌冠第一大姓林氏是在元末从莆田迁入,第二大姓吴氏是在明早期从晋江迁入。
但,吴惯的名称,却没有因为这次变故发生变化,反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其名为“吴贯”。
三、地方志中的常青树“吴贯”不同于宋元两朝鼓励民间发展海洋经济的开放模式,明朝更青睐于传统的农耕作业,甚者,对于靠海吃海的做法也采取了禁、堵之策。故而,鳌冠的传统生计方式在明代也发生了彻底改变。
明成化年间,漳州知府姜谅曾组织大量人力在漳州沿海重修埭岸,以便使这些被海水浸渍的盐卤滩涂变作可供耕种的田地。当时海沧地区共修筑有埭岸三十二处,全长计三千九百九十七丈。这批埭岸最早被记载于弘治二年(1489年)成书的《八闽通志》内,其中鳌冠段的名称为““吴贯埭岸””;嘉靖十四年(1535年)版《龙溪县志》也沿用了该记载;之后,在崇祯、康熙、乾隆等版本《海澄县志》的「水利」条中也继续保留“吴贯”的写法,只是将“埭岸”省略为那个时代惯称的“埭”。
因为地方志在记载上有沿用前版本记载的传统,仅通过以上埭岸的记载,我们并不能确定弘治以后,鳌冠的称谓都是“吴贯”,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嘉靖版《龙溪县志》是最早记载海沧各社地名的方志,在这里我们能看到青礁、东屿、钟山等海沧宗族人口较大的社,但很可惜,鳌冠不在其列,或许那时的鳌冠人口规模有限,尚未形成社建置的聚集中心。然而,在崇祯《海澄县志》卷一「山」条中,有“龙门岭,路通吴贯,其上有龙门院废址犹存”的记载;康熙《海澄县志》卷一「山川」则记为,“龙门岭,路通吴贯,上有龙门院旧址”,此条记载也被沿用到乾隆澄志中。
由上,我们可以很肯定地确认,明代时的鳌冠,就叫作、写作“吴贯”,甚至也一直沿用到清朝初期,因为清中期以后,新的“吾贯”又出现了。
四、自我认同的“吾贯”在日本九州,曾发现一座来自海澄县三都(今海沧)的“皇明考滨郭公墓”,立碑年代为日本元和己未年(1619年),相当于大明万历四十七年,与开台第一人颜思齐同期。从郭姓推断,这位郭滨可能来自鳌冠的郭厝社。
尽管明代的鳌冠名不见经传,但到了明后期,鳌冠应当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了。在郭滨后不久的明末清初,鳌冠大社也培养出一位被康熙皇帝大赞为“天下第一好提督”的吴升。吴升本姓黄,因少时投靠鳌冠的姨母家而改随姨夫姓吴,在其功成名就时,曾主持重修了鳌冠的社庙“灵惠庙”。在灵惠庙乾隆二十七年的《重修灵惠庙碑》中,我们发现了鳌冠的新写法,“□□之北有乡焉,名曰吾贯。”以吴升姓吴的底气,能将原本惯称的“吴贯”改为“吾贯”,想必鳌冠人对于吾贯的定称应是诚意接受的,毕竟居住于此的林、吴二姓向来保持友好的关系,两座宗祠也肩并肩呈现一起。
△吴升牌坊残存构建
而乾隆以后,大量的鳌冠人紧随海沧人的步伐闯荡南洋,在那里,他们也将“吾贯”之名发扬光大。如新加坡武吉布朗墓山,光绪四年林门苏孺人、光绪十一年林府君舜卿、光绪十一年林门黄孺人;印尼苏门答腊岛,武吉丁宜华人义山民国壬戌年林公光园、巴东班让华人义山咸丰六年黄启丰、丹戎峇来华山冢宣统三年林府君俊木;槟城福建联合公冢,民国元年林府君浴祈、民国庚午年林门谢氏…这些墓葬无不是刻上籍贯“吾贯”或“吾贯社”。
在海沧主要的宫庙中,“吾贯”也是司空见惯的。如咸丰四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社捐银壹百拾伍大员”;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普元宫捐英陆拾大元…吾贯吴德源捐英伍拾大元…吾贯郭、英厝捐英捌大元”;民国十二年《重修玉真法院题捐碑》,“吾贯林有敬捐银拾大元”…
在这些以“吾贯”为籍贯的人物中,林姓居多,吴姓较少,这可能与他们的认同习惯有关。如林姓,在槟城的墓葬中也常见其籍贯写作“吾贯社霞湖”,此霞湖代表的意义为何,不得而知,可能是林氏灯号,亦或是鳌冠下河角的雅称;如吴姓,不管是槟城还是鳌冠社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晴川”、“前川”这样的籍贯自称,他们同样是“吾贯”大旗下的一个分支。总之,在清代的大部分时候,“吾贯”就是鳌冠六乡一个籍贯共识,尤以大社内林、吴二姓为主体,而庙兜、蔡岭等社则较少引用。
当然,由“吾贯”二字引申而出的,也偶见其他的写法。如印尼苏门答腊武吉丁宜华人义山宣统庚戌年的林府君崇官,碑额写作“浯贯”;清朝光绪末年,吴梓材为鳌冠吴氏所续编的族谱,冠名为海澄“梧贯”。但从本意上看,这些变化了的“梧(浯)贯”,其实也都是吾贯的引申,亦或者是“吾贯”闽南音的另一种体现。
△吴梓材作之梧贯吴氏家谱序,@蔡毅彬
到了民国山河破碎、家国重建的年代,失去了文化人传承的鳌冠,其地名也较之清末更呈多样化,然后慢慢衍生成“吴冠”这样浅显易懂、下里巴人的用字,就好比“楼山”在同样的时期也“被”改成了“刘山”。而当我们消灭了文盲之后,那些重新出现的觉醒,虽然让我们意识到吴冠的不适用,但是在扳正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错过了那个被用了数百年、也被认可了数百年的“吾贯”,反而随了大流,成就了鳌冠。这大概是每个朝代、世代总会出现的波折反映,就好比我们所探讨的:宋代称“吴惯”,明代称“吴贯”,清代改“吾贯”,现在当然可以是“鳌冠”。
但有一点总是好的,我们至少把他们串起来了,尽管没有那个衔接的缘由。
附载出处:1.《元丰九域志》卷九,福建路,“望,龙溪。六乡,海口、峡口、清远三镇。吴惯、沐渎、中栅三盐团。有九龙山。”
2.《宋史》志第四十二,地理五,「福建路」,“龙溪,望。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
3.《大清一统志》,巻三百二十九,「漳州府」“盐,龙溪、漳浦县出,宋史地理志龙溪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漳浦有黄敦盐场,九域志龙溪漳浦二县皆有盐团。”
4.弘治《八闽通志》卷二十三,「水利」“吴贯埭岸”。
5.龙溪《龙溪县志》卷一,「甲社」无,「地理」“吴贯埭岸”。
6.崇祯《海澄县志》卷十二,「水利」“吴贯埭”;卷一,「山」“龙门岭,路通吴贯,其上有龙门院废址犹存”。
7.康熙《海澄县志》卷十二,「水利」“吴贯埭”,卷一「山川」,“龙门岭,路通吴贯,上有龙门院旧址”。
8.乾隆《海澄县志》卷十六,「保甲」“崇隆保…吴贯”,「津渡」“吾贯渡”,「水利」“吴贯埭”;卷一,「岭」,“龙门岭,路通吴贯,上有龙门院旧址”
9.光绪《漳州府志》卷六,「津渡」海澄县,“吾贯渡”;「水利」,“吴贯埭”。
10.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灵惠庙碑》,“□□之北有乡焉,名曰吾贯。”
11.咸丰四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社捐银壹百拾伍大员”。
12.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普元宫捐英陆拾大元…吾贯吴德源捐英伍拾大元…吾贯郭英厝捐英捌大元”。
13.民国十二年《重修玉真法院题捐碑》,“吾贯林有敬捐银拾大元”。
14.1991年《重建灵惠庙碑》,“鳌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