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八字拦河网捕鱼视频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闲暇, 整理书籍, 一本厚重约30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作品《冯家山的激情岁月》再次勾起了我许许多多的记忆,让我良久不能搁下。

  冯家山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还在我上小学的时侯就知道了它的名字并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哪里要修一座大水库,引水到咱们村上。大概到了六十年代末就已经有几位年轻的叔叔、大哥被生产队先遣派往那里做施工前的筹备工作。到了七零年初春冯家山工程全面展开,大上工、生产队已有大量男女社员, 青壮劳力轮流上工,有几位年轻小伙已常年住在工地。村子距工地近百数公里,往返都要靠步行,后来听回来的人说哪里条件十分艰苦, 吃住都在山沟, 窑洞是自己依山而挖, 工篷是自己搭盖, 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一切都要从无开始自己干,工作量大, 粗粮淡饭都吃不饱。但也不时能听到他们以苦为乐, 以苦为荣好多有趣故事,大汇战、人山人海、啥人都有,四面八方好几个县的男女社员,最多时有三万多人。一些新鲜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并不时传回村里, 让我这个还没见过任何世面的毛头小伙很是羡慕。几年后工程主体完工留少数几个人干收尾工程,后来队上又不断派出大批男女社员去凤翔一个叫尹家务的地方参加修建冯家山配套工程北干渠及后来的乡内八支渠、二分渠。到七六年夏季冯家山水库己全面先期通水,清澈的湖水流入我村田间地头,昔日的传说变成了现实,彻底改变了缺水少粮的落后面貌。至此,冯家山己经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神密、神奇,令我向往。几十年来想去冯家山看看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愿望有增无减。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三年前盛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该书的作者省作协会员、岐山县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李三虎老师并有幸得到了由他签名, 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的这本纪实报告文学书。不知是急于了解冯家山的神奇还是被作者的文笔及他所讲述的故事所感动,拿到书的当天我几乎一夜没睡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作者在写作之前做了大量的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 搜集资料, 核实事件,书中所述基本都是真人真事, 一串串故事生动感人,晰晰如生, 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 打动并震憾了我的心灵。读到部分章节我竟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深深感功,不禁潸然泪下。苦难见证了人性,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三万多西秦儿女齐聚荒山野岭, 冒酷署、顶烈日、战严寒、踏风雪在几乎没有任何机械的落后条件下硬是凭着几万张铁锨, 数万把镢头、钢钎、几千辆架子车,肩挑背扛,悍战数年将千河拦腰截断。移动土石3066万立方米,筑起了高73米,长282米拦河大坝,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工程规模之大,当时在全省首曲一指,在全国亦闻名遐迩。

  读罢作品,我心潮澎湃,与哪个时代、哪代人的情感共鸣让我有了要尽快去冯家山看看的冲动。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几天后的周末我约了该书的作者李三虎老师, 原县广电局副局长岐山电视台台长赵智宝老师专程驱车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神奇之地冯家山。水库位于宝鸡市区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宝鸡、凤翔两县交界处的冯家山峡谷地带,大坝将千河拦腰斩断。从坝底盘旋而上,坝体上“冯家山水库”五个巨幅大字首先映入眼帘,登上坝顶,大坝的雄姿一览无余, 雄宏壮观、坚如磐石、似巨龙横卧两山之间。坝面宽畅双向通车, 连接南北。极目远眺, 湖面风平浪静, 水天一色,好一派天堑通途, 高峡平湖的壮丽美景。恰巧有上级领导前来游览, 我们一行有幸登上游艇,全方位观赏了冯家山全景。炎炎酷署,艇行水面, 凉风习习, 很是爽快。水面十分开阔,沿湖而上可直达30余公里以外的千阳县城。在上游形成了一片总面积约7741公顷的天湖湿地。碧蓝的湖水映衬着周围翠绿的群山, 好一幅青山绿水的壮丽画卷。远处山腰间一层层, 一排排清晰可辨,历历在目的土窑是当年民工们的住处。铺上麦草,打上地铺就是他们的卧床。据统计有13层1400余孔。从游艇上下来, 站在半山腰,我凝神远眺,此刻我却无心欣赏这里的美丽景色,脑海里思绪万千, 浮想联翩,远处的泄洪塔、输水塔、溢洪洞、排水渠无不在向我诉说着当年一代人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不时在我脑际展现。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修筑大坝的生动场景;这道山坡上, 上下运土的架子车川流不息、拥挤不堪; 那边坝面上, 近百块石夯在喊叫声中上下飞舞; 悬崖边数百把镢头在山坡挥舞。一曲曲惊天动地的交响乐在我耳边萦绕, 打夯的号子声、拖拉机的轰鸣、高音喇叭的吼叫震耳欲聋。筒易的帐棚就是他们的食堂, 仿佛这里人头攒动,成百上千的人正围在一起吃着窝窝头, 就着野青菜, 唱着白开水。愚公移山的神话曾在这里上演, 感天地、泣鬼神、撼山岳、斗龙王的奇迹在这里发生。一场西秦儿女不甘贫穷, 与命运抗争的壮歌曾在这里诞生。一曲穷则思变,不曲不挠改变穷山恶水的诗篇在这里谱写。这里的毎一块土石,每一棵草木,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人故事,不由使人展开无限想象…。座落在坝体下方的冯家山事迹展览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表在向人们述说着他们战天斗地的故事、讲述着为工程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真实生动, 感人至深。与天奋斗, 他们是强者! 与地奋斗, 他们是赢家!当年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还依然保留,几十年的风雨侵蚀,给人以强烈的苍桑感。墙壁上的旧标语、旧语录依稀可辩、低矮的砖土瓦房、陈旧的门窗、纸糊的顶棚、简陋的办公室、坑坑洼洼的院落足以显现岀当年的艰难困境。冯家山工程70年正式开工、74年下闸蓄水、76年成功试水、80年基本建成、82年正式全面交付使用。整个灌区西起金陵河东至漆水河, 北依乔山南接宝鸡峡, 东西长80公里, 南北宽18公里。总渠在凤翔段分南、北二干渠,灌溉宝鸡, 凤翔, 岐山, 扶风, 眉县. 乾县, 永寿七县旱塬136万亩土地. 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地区十年九旱, 长期严重缺水的贫穷状况。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如今的冯家山水库除了灌溉、防洪、养殖、发电外时代又赋予了它更为重要的功能—向宝鸡市区供水,成为宝鸡城区水源地。其功能已远超当初的规划设计。清纯的湖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宝鸡市区,满足市区几百万人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冯家山供水管网、南、北灌溉二干渠及诸多支、分渠如流淌的血脉,成为西秦人民真正的生命线。冯家山水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万代。

  返回的路上我感慨万千, 五味杂陈。我为哪一代人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任劳任怨的精神和意志感动, 为哪代人穷则思变, 决心改变落后面貌的毅力所折服,更为哪个年代国家的贫穷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宛惜。冯家山水库如果放在今天来修建,虽不能说轻而易举可也不会这么艰苦, 几乎不用人力,几十台拉土车, 装载机,挖掘机估计最多2年就可建成。联想到前几年村上平整土地, 不用人力,仅凭几台推土机一个夏季基本上就把村上大部分土地平整好了。挖渠修路等工程主要都是机械作业,人力只是辅助。这些现在的青年人体会不到,也不好理解。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就是解放生产力。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意犹未尽, 去年夏天,我带着家人又一次游览了冯家山,其实应该说是参观,更确切地说是瞻仰,是一次次灵魂的洗礼。因为我不只是冲着冯家山的秀丽风光而来,冯家山水库工程凝结了多少的人文情怀啊! 我崇敬哪一代人, 更崇敬哪些为工程舍家弃子,甚至奋勇献身的英烈们。

一指八字拦河网多少

  冯家山, 西秦儿女改天换地的见证!

  冯家山, 一座用鲜血, 汗水和泪浇铸的历史丰碑!

  冯家山, 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印记!

  2019年3月28日于岐山凤鸣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