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本人的上一篇《苏曼殊—恨不相逢未剃时》一文中,曾提到过苏曼殊的这句诗是从张籍的《节妇吟》一诗中化来的。那么张籍的这首诗所表达的又是怎样的真实情怀呢?
此诗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是一个妇人的坚贞,她对爱恋她的那个男人说道:我已经告诉你了,我是有夫之妇,可你还是很任性的要送我这对价值不菲的宝珠。
感谢你对我的厚爱和绵绵的情意,我已经把宝珠系在红罗短衫上了。但是我们家的境况你了解吗,我们家高楼是连着皇家的哦,我的丈夫是在皇宫里上班的公务员哦。
我虽然知道你是正人君子一样的人,但我的心已经给了我的丈夫了,而且发过誓言要生死与共的。
所以你赠我的明珠我不能长留,挂一挂,表示一下就可以了,我对你的心意从我的泪水里是可以感受到的,但遗憾的是没有在我还没有嫁人之前遇到你呀。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富二代,看上了一个公务员的老婆,想泡人家,于是出手非常阔绰。
结果这个美少妇采用了机智的办法,没有当场拒绝,给对方难堪,而是采用了延时降温和亮家底的方式,加上感情的滋润疏导,成功化解了这段单相思的护轨之事。
呵呵,难道这是张籍张大诗人的人生经历(有太多的文人是喜欢把自己的经历用诗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非也非也啦。
这只是此诗文字表面的意思啦,实际那是有暗喻的。这就要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去了解了。
张籍字文昌,约766年出生于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进士及第后,在朝为官,是一个忠君爱国,为官清廉的进步文人。
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当时的皇家政权是比较弱的,藩镇割据的现象很明显。张籍的这首诗实质是拒绝当时的一个想割据分裂的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因此会有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
从此诗的文字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说,张籍是有政治智慧的。既不能归附又不能无情的拒绝,那样会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张籍就采用了写这首诗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李节度,你好,你是知道我是有夫(李家王朝)之人啦,怎么还要用高官厚禄来拉拢我呀。
我知道你对我是厚爱的,考虑到你的感受,不好直接拒绝,那就拖延一下,让你感觉我好像是想加盟你的团队的。
可是我还是要和你说一下哦,我不管怎么说,也还是国家的公务员哦,当时考公务员时我可是发过誓的呀,违背了誓言老天爷那是要惩罚的啦,这可怎么办办呢?
所以考虑到结果的严重性,我还是把你赠我的东四还你吧,谁叫我们没有在我还是单身狗的时候相遇呢!
在当时李师道可谓是称霸一方的藩镇高官,诗人是不能得罪他的、更不能让他没面子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了他。
从诗文中不难看出,此诗的文字是浅白的,但所表达的含义是很深的,正所谓言在意外,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立场。
诗文中除了表现的是诗人君子坦荡胸怀的这一因素外,还有就是在诗文艺术上的高超造诣,最终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的名篇。
历史的结果是,张籍在这次事件中,安全着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这首情词恳切的诗,据说,在李师道读到这首诗时,深受感动,最终没有再勉强张籍,可见文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呀。
那么张籍的诗文功力是怎样炼成的呢,说来倒是有些荒唐了:据说大诗人张籍在还没有成为大家之前,读书那是用功非常呀,经过多年的苦读后,诗文的水平大增。
但在当时的诗坛还是不能够出类拔萃,因中唐后,律诗成为了诗坛创作的风向标,那么谁又是律诗中的顶尖大家呢。
无疑,非杜甫莫属啦,于是,张籍就把杜甫的诗作从头到尾啃了个遍,但收效还是甚微啦。这当如何是好,突然一天,张籍突发奇想,你到他怎么做的。
他的做法是把杜甫的每一首佳作都烧掉,把烧完的纸灰拌上一些蜂蜜,跟吃中药一样,七天一个疗程,每天一剂,早上三匙。
正当“服药”期间,有一天早上,他的一个好基友来访,张籍也没有避讳,就当着这位好基友的面,搅拌起了杜诗纸灰就吃了起来。
他的这位好基友,看着有点丈二和尚啦,忍不住问了张籍。“呵呵,张老弟,你这是搞啥西呀,怎么把老杜的诗烧掉,还拌上蜂蜜吃了呢?”
“嘿嘿,不满你老弟,这是我多年研究的诗文提高秘籍,那就是,读诗不如吃诗啦,所谓吃什么长什么呀,你看,吃了老杜的诗,我就可以写出和他老人家一样的好诗啦!”张籍的这番话听的这位好基友是哈哈大笑呀。
我们这位张大诗人的轶事还多着呢,自科举考试以来,在科举制度中盛行的“行卷”之风愈演愈烈。
所谓的“行卷”就是在考试之前,考生就要向这次的考官、权贵或者当今的文坛名人先提交文章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事先得到他们的赏识或者举荐,这样你的科考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本人在陈子昂一文中已经写到过此事)。
有一次科举考试中,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也出任了主考官,当时有个叫朱庆馀的士子来京城应考,他也知道这个潜规则,所以没能免俗。
于是就决定也走一走这个捷径,给自己增加录取的可能性。他就给时任主考官的张籍写了如下这首诗: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的这首诗和张籍的《节妇吟》一样都是要看他的深意,此诗的用意不难理解,作者借用古代的风俗,即新娘要在第二天早上拜见公婆的。
用问丈夫自己化妆的合适与否来表达自己文章是否可以及第的探问,吃过杜诗灰的张籍当然心领神会啦。
其实,他们俩以前就相识啦,而且张籍是很欣赏朱庆馀的。但今日角色变了,再加上张籍是一个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的人,平日里可以诗文唱和,但为国家选拔人才那可是马虎不得。
这一点朱庆馀是知道的,但没办法,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但结果如他所料呀。后门的可能是没有地,有诗为证: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因朱庆馀是越州人,就用越女来比喻,你朱庆馀是先天素质上乘,再经过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
那些华而不实表面的东西是不值得看重的,你朱庆馀不是这样的人,你的文章很有价值,我很欣赏,进士及第你是有这个实力的呀。
纵观张籍的诗文可以看出他的风格,他的诗文大多语言通俗浅近,经常以口语入诗。时常在行文中加以隐意,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
张籍
轩辕
未嫁还珠守本真,
三匙杜纸几多闻。
菱歌一曲归正道,
唤醒迷途卷第人。
本文写作者: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