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关于诚信的八字标题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踏实做人,诚信做事

----记扶风宇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忠宇

唐志强

创业,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次自身的脱变,创业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身心意志,还影响着整个人生的轨迹。对于张忠宇而言,凭借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勤奋踏实的态度,在不同的岗位上,能够耐得住,不怕苦,用心干好每一件事。

多年来,他笑对生活,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由他一手创办的扶风宇通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只有40多人的小纺线厂到今天有近200人,年销售量高达8000万元的规上民营企业。踏实做人,诚信做事,这八字的人生信条,虽然朴实,却是照亮他人生的出口。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撞”开命运之门。 一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总是能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张忠宇的真诚和朴实。一丝不苟、永不疲倦的身影下,呈现的是对企业和行业的责任。也许很多人很难想象到在这样一个很朴实的人身,有怎样一颗经历40年纺织业风雨依然火热的坚强的心。要想了解这个故事,还要从1978年开始。

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1978年开始接触纺织行业,当年10月进入了绛帐人民公社一个不足1000锭的弹棉花民用棉线厂上班当学徒。从1980年至1984年先后在班长、工长、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岗位经过了历练,学到了很多东西,成为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经验。

1985年后,企业与陕棉九厂正式联营,规模随机增加到2800锭,并开始生产工业用纱,在企业走向横向联营的正规发展之路后,他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先后被联营厂任命为设备科长兼新工培训科长,在职期间与陕棉九厂设备科、安技科、生产技术科及总工办联合开展老机改造项目。对频临报废的梳棉,细纱等设备进行技改后,生产出的上等一级28号纱,出口到香港地区,连续三年出口从未间断,受到了当时外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不畏艰苦挫折,两次临危受命

1990年,因联营项目终止,企业面临众多的困难,企业停止了正常的生产。1992年,政府不忍心企业停产倒闭,张忠宇被临危任命为企业生产厂长。他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努力,亲自组织和参与下,将一个无技术力量支持并已停产达两年多的倒闭企业,在短短两个月内一举恢复生产。其产品质量稳定,企业效益大增,从此企业走上了正规发展之路,当时在邻近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由于张忠宇敬业精神强,贡献突出,1996年被党组织吸收为正式党员,入党后他更加热爱企业,热爱工作,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企业扩大生产和二次腾飞起到了巨大的组织领导和推动作用。在此期间为了解决老设备无配件可供应的生产困难,他亲自主持并和同事一道,研发设计更新原来的英制配件,使全厂设备主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配件及专件由英制改为国际通用公制标准,这一重大举措和革新成果彻底解决了生产车间无配件可供的被动局面,在当时行业内部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企业纷纷上门参观交流。

企业技改的成功,当年节约配件费用达30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为邻近兄弟企业指导、传授技改业务经验,受到同行业的一致好评,企业也得到了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当年就由20支纱产品工艺提高到45支,从此结束了老设备由于工艺性能的限制,只能生产中低支全棉产品,不能生产化纺及混纺产品的历史,还填补了地方行业空白。

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1997年在企业又停产一年多的情况下,于当年4月份在绛帐镇党委和县乡镇企业局的直接领导下,他被任命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开始主持全盘棉纺厂工作。在房屋被损、设备生锈、人员流失及宿舍房无瓦片及遍地杂草丛生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恢复企业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当时企业资金不到几万元,在无原料、无工人的状态下,30天内组建了企业管理队伍,跑市场找客户、跑银行、走合作联营之路,艰难的起动了企业生产。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迅速招兵买马,恢复生产,开车后不到十天就彻底稳定了生产,并一举获得成功,当即产品就被客户订购一空,省内三个市场经销商争相上门求购,很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个不足3000锭的小厂当年就取得产值近500万元,创利税近百万元,实现了建厂以来破天荒的效益。

兴业创业不言苦,奋力迈向创业路

张忠宇说:做生意就是做人。

2001年为扩大规模,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政策咨询后,张忠宇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筹备资金,于当年11月份注册成立了扶风宇通纺织有限公司。新公司成立后,一方面他们继续稳定租赁承包原有企业,一方面响应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正确号召,开始积极选址、洽谈新厂建设事宜,于2003年正式开工建设宇通新厂工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拼搏,在工业园建成投产了万枚纱锭新型纺纱生产线。

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在设计施工期间,他带领公司管理班子及技术人员跑市场,认真科学分析论证,以超前的思维和起点规划审定了企业设备布局,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行业最新工艺和技术手段装备了企业生产线,从环保、质量、安全等角度做到详尽周密的规划部署,从而保证企业设计的超前性、发展的持久性和生产的安全性,并部分实现了清洁生产。在施工期间,他们所有管理人员不谈享受,不计报酬,吃住在工地,不分昼夜和天气变化,为企业的建设出了力,流了汗,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了应该而必要的努力”。该项目的建设由于在他的主持下,前期工作扎实,计划到位,投产后生产运行非常成功,不但得到了中国轻工总会和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赞扬,还被专家评价为“真正的现代型纺织厂”,并评价该工程“至少超前五年”。

项目竣工后,乾县、咸阳、宝鸡、西安等地区很多厂商前来学习参观,并给予了很高评价,有些企业还原图照搬,回家模仿。2006年,普梳40支产品被市质检局评为上等一级的优质产品。

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发展水平,2010年以来他引领企业先后投资四千多万元,实施了先进的超宽幅装饰布生产线项目,更新增添了自动络筒无结产品设备,对前纺车间进行了清梳联无卷化喂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升级改造,有力的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企业扩大生产以后,生意不上门,那就主动上门去找生意。吃了多少次闭门羹?跑过多少家客户?张忠宇记不清了。开始那两年,张忠宇为了谈下一家大客户,连续登门拜访也是常有的事。

“那份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很难说得清当时那份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艰苦创业的日子,张忠宇有些哽咽,也不愿多提。好在努力了一年后,企业慢慢有了好转,很多客户知道他的产品质优价廉,好口碑逐渐在圈子里传开,产品销售渠道也开始畅通了。 与张忠宇合作多年的一名客户十分看好张忠宇。他对于张忠宇的评价是这样的:人很踏实,跟他做生意最放心。

“做生意就是做人。诚信是第一位的,要对得起人家的信任,还要严把质量关,市场才能做大。”张忠宇非常注重企业的纺织品的质量。他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练就了一手分辨质量的技艺,保证自家纺织品的高品质。

传承社会正能量,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企业不但要盈利,还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大体系的责任。企业是实现中国梦传递者和参与者,我们应当主动履行和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张忠宇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向灾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20多万元。

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为了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公司成立了以张忠宇总负责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措施方案,组建帮扶小组和联络对象,认真分析研究帮扶原则及办法。除公司13名贫困户职工以外,积极帮扶周边的董家村、邓家村、前进村、卢家村、罗家等5个协议帮扶村组。根据帮扶对象不同的就业意向,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公司将帮助免费培训,安排在公司就业,月工资外再捐助300元—500元之间。年度帮扶对象家庭月累计不少于2000元。党员帮扶责任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年不少于4次家庭走访。月帮扶对象家庭已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公司支部每个项目资助不少于1000元扶持资金帮助。帮助贫困孩子上学,大学生资助学费每个家庭不少于1000元,小学生送300元学习用具,中学生、高中生送500学费。给他们带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安慰,使每个贫困户家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实施人才强基战略,创新使企业充满活力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创新和设备改造更新战略的实施。他审时度势,根据行业发展转型趋势,谋划实施了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升级计划,积极推进了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管理升级的战略,制订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战略计划,把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当作中心任务来抓。在企管方面,实施了精细管理计划,在提升生产效益,降低吨纱制造成本上逐项制订措施,使成本、质量优势变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他领导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在培育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实力方面,打破了传统架构,大胆创新了板块化管理,企业新技术开发力量不断增强,他创新了人才使用机制,提出了人才要有用武之地的使用举措,对企业有学历的人才重点培养使用。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方面授权进行项目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和工艺开发效率,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使人材能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工作。

公司先后实施了清梳联设备改造,自动络筒、紧密纺技术改造、装饰布项目。技改项目的成功,企业的信息化和新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三大战略的实施,企业的吨纱利润提高了450元左右,吨纱成本下降了10%左右,年创利润210万元,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于诚信的八字词语有

扶风宇通纺织有限公司的产品设计超前、设备先进、配套设施齐全,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连续多年在宝鸡市质检局及陕西省纤监局强制性质量抽检当中,被评为合格产品,2010年,张忠宇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授予创业之星称号。这也是对他创业成绩的肯定。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一家规上企业的经营者,在多年的奋斗经营过程中,张忠宇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企业已发展到51000枚纱锭规模,年均产值近5000万元,累计实现产值近10亿元和利税达千万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余人,年支付工资780多万元。不仅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就业条件,也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