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瓷大系——鸡首壶
鸡首壶 ,就目前考古资料证实,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的吴地,直到唐代初期还能见到它们的踪影。据考证,鸡首壶由盘口壶发展演变而来,在盘口壶的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置鸡尾,前后对称。目前见到的完整实物出现在西晋,经历东晋、南北朝,至隋代仍有烧制,是六朝青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不同时期的鸡首壶有不同的特征,时代越晚,形体越高。
为什么在三国两晋直至隋代鸡首壶盛行呢?三国西晋时期的鸡首壶形体较小,器形较为矮胖,鸡首与鸡尾对应贴塑,鸡首尖嘴、无颈,鸡头都系实心,与壶体不通,完全是一种装饰;器肩部贴纵向单系,器腹装饰简单的阴刻弦纹或素面,无鋬。专家考证,这时期的鸡首壶完全没有实用功能,主要用于陪葬。东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形体变大,壶身向瘦高发展,鸡首出现颈部,有些鸡首由尖嘴变成了圆口,与壶体相通成为倾注液体的流,鸡首高冠,有的还用褐色点彩装饰眼睛和高冠,鸡尾装饰逐渐消失,代之以圆股形把手,上端粘在器口,下端贴于器上腹,东晋中晚期还出现了把手上端贴龙首的龙柄鸡首壶,器肩部贴横向桥形系耳。对照这一时期青瓷器中动物装饰题材逐渐减少,曾经流行一时的青瓷辟邪、谷仓罐退出历史舞台等现象,从东晋开始,青瓷器上的装饰向着简约的风格演变,并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发挥。南朝时期的青瓷鸡首壶相比于东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变化并非很大,只是器形更加修长而已;龙柄鸡首壶的数量逐渐增多,且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价值;鸡首也继承了前代高冠、长颈的特征,且出现了双鸡首并置的作品,诸如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南朝酱褐釉瓷双鸡首执壶,双鸡头作流,双股龙柄。南朝青瓷鸡首壶的造型与装饰特征,当与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佛学和玄学的思想观念相一致。六朝青瓷鸡首壶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来的。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人们世界观和审美取向的演进,六朝青瓷鸡首壶的造型和装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三国西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属于初创时期的作品,是为满足丧葬习俗而生产的,隐含着古越、楚汉神巫文化的内涵;东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的造型向瘦高演变、装饰趋于简约的特色,显示出魏晋玄学及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对瓷器制造者的影响;南朝时期的青瓷鸡首壶上出现的莲瓣纹装饰,则将制瓷艺术与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管对六朝青瓷鸡首壶的文化内涵的释读受到文献资料的短缺、解读者知识背景的局限等等制约,但青瓷鸡首壶流传了数百年几乎不变的构形要素,假如没有社会文化层面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
西晋虎首壶
壶,容器,历史上被称为壶的容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造型与功能,基本造型为小口直颈,球形或扁圆腹,平底或圈足,亦有三足的。自新石器时代至今,几经变化,一直沿用。 该件双系盘口虎首壶是鸡首壶的衍变,虎目圆鼓,张嘴,双耳直立,鬃毛散垂至颈部,虎首与腹身不通,仅为装饰用。与虎首相对应处貼塑一直线泥饼尖尾。盘口、细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弦纹夹团花纹饰一圈,并貼塑一对泥条横耳。施青釉不及底,釉色青翠,有细小开片。虎头壶十分少见,此壶小巧玲珑,制作精细,十分完整,是西晋时期不可多得的青瓷珍品。
东晋点彩网纹鸡首壶
东晋点彩网纹鸡首壶,盘口、曲柄、丰肩、鼓腹、平底。肩上对置二环形系,鸡头刻划生动,引颈昂首,高冠,张圆嘴,双目炯炯有神。肩部刻划一圈点彩齐网纹饰,纹饰凹陷部位填以褐彩,腹部以同样的装饰手法饰以三角形几何纹。盘口、鸡眼、双系皆以褐彩装点,装饰和谐精美,独具匠心,制作细致。胎灰白,釉色青绿莹润,既实用,又美观,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破补。
东晋羊首盘口壶
东晋青瓷鸡首壶
东晋黑釉鸡首壶
东晋黑釉鸡首壶,由盘口壶发展演变而来,在盘口壶的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置鸡尾,前后对称。最早出现在西晋,经历东晋、南北朝,至隋代仍有烧制,是六朝青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不同时期的鸡首壶有不同的特征,时代越晚,形体越高。 该件鸡首壶的鸡头中空与壶身相通,口部呈圆孔形流,便于出水,是用于盛酒盛水的实用器。也有鸡头是实心的,不能出水,鸡头仅作装饰,该类鸡首壶则多用于陪葬。 该件黑釉鸡首壶盘口,细颈、丰肩、圆鼓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处置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釉色漆黑,下腹足无釉。器形完整,玲珑饱满,胎质细腻,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德清窑佳作。 腹部有一处釉脱落。
东晋青瓷双鸡首双龙柄壶
该件青瓷双鸡首双龙柄壶,盘口、双曲龙柄、丰肩、平底、肩上有双桥形耳,双鸡头作昂首高冠,眼睛炯炯有神,肩部对应处双柄共用一龙头,龙作张口衔盘,宛如吸水状,气势威猛。整器造型圆浑饱满,和谐俊美,与晶莹的绿釉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双鸡双龙柄的鸡首壶十分少见。
东晋婺州窑褐彩鸡首壶
东晋青瓷点彩盘口龙柄鸡首壶
该件鸡首壶的鸡头中空与壶身相通,口部呈圆孔形流,便于出水,是用于盛酒盛水的实用器。也有鸡头是实心的,不能出水,鸡头仅作装饰,该类鸡首壶则多用于陪葬。 该件青釉点彩网纹鸡首壶盘口,细颈、丰肩、长圆鼓形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相对一侧置一龙形曲柄,龙口紧咬盘口,连于肩、口之间,气韵生动,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盘口内与外腹施青灰色釉,釉不及底,釉色含蓄光润。盘口和龙柄点以褐彩,腹部以点彩网格纹装饰,褐色点彩与亮丽的釉色交相辉映,更显美观大方。整体器形形简神美,制作讲究,胎灰白,釉色青绿莹润,是东晋点彩瓷器的精品。
南朝青瓷龙柄鸡首壶
南朝点彩鸡首壶
南朝青瓷鸡首盘口壶
北朝双复系鸡首壶
隋代双龙柄四系刻划花鸡首壶
该件双龙柄刻花纹饰鸡首壶,盘口、弦纹长颈、鼓腹、平底。鸡头塑造形象逼真,高冠凸目,尖嘴长颈。与流对应处为双龙柄,龙嘴紧咬盘口,生动威武,龙身细长形成把手,尾部微微上翘,上腹部另两侧相对各置二环形竖系。腹部刻划一圈覆莲纹和一圈卷草纹。纹饰大气规整,刀法流畅圆活。胎色灰白,胎质十分坚密,施青绿色釉不及底,釉面滋润华美。整体造型典雅娴致,神韵巧夺天工,器形高大俊美,神采飞扬,是隋代鸡首壶的精品。
隋代褐釉龙柄四系环状壶
鸡首壶,由盘口壶发展演变而来,在盘口壶的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置鸡尾,前后对称。最早出现在西晋,经历东晋、南北朝,至隋代仍有烧制,是六朝青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不同时期的鸡首壶有不同的特征,时代越晚,形体越高。 此鸡首壶的鸡头是实心的,不能出水,鸡头仅作装饰,该类鸡首壶多用于陪葬。也有鸡头中空与壶身相通,口部呈圆孔形流,则是用于盛酒盛水的实用器。 该件褐釉龙柄环状壶盘形口,长颈,圆环形管状壶身,肩部直立龙形柄与盘口相连,另一侧塑鸡头形假流,两肩部有对称双系两组,下为喇叭实足。施褐釉。
隋代越窑龙柄盘口鸡首壶
隋代龙柄流口壶
该件青白釉龙柄流口壶,饺形口、细颈、圆鼓腹、假圈足饰以弦纹。口肩连以曲形龙柄,龙口衔住壶口沿,龙身均匀贴饰三颗圆珠。长颈秀美,颈部装饰两组三线凹弦纹,一展唐代瓷壶秀丽、活跃、生动的风韵。胎质灰白细腻,施青白色釉,满器细密开片犹如蟹爪,高雅秀美。是一件形神兼备、胎釉俱佳的唐代青白釉瓷之精品,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