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八字经文正反面 泰国八字经文注意事项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泰国八字经文正反面

郎加在昌都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上展出的作品。新华社记者田金文摄

新华社拉萨8月21日电(记者曹槟、李键、田金文)50岁的木刻雕版艺人朗加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擅长雕刻,二儿子绘画最佳,小儿子的藏文书法写得最好。作为波罗木刻的“非遗”传承人,朗加在手机上展示着儿子们的作品,脸上满是欣慰。

“将藏文字以立体形式在木板上展现出来,工匠需要有一定的灵性,这样才能让木板活起来。”朗加说。

朗加的家乡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地处高山峡谷中,农牧业生产能力有限,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桦胶树等适合雕刻的优质木材。靠着这种天然优势,木刻雕版成为当地人的生活技艺,已流传了数百年。据不完全统计,波罗乡一带现有木刻雕版艺人150余人,各自身怀祖传绝技。

波罗木刻起源于1676年,被尊为西藏雕版印刷的“鼻祖”,在藏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中,80%以上的印经版均来自波罗乡,院里所有的雕刻艺人也都来自波罗乡。

泰国八字经文正反面

郎加正在雕刻作品。新华社记者田金文摄

朗加的工作台上摆满了50多种大小不一的刀笔,他盘腿而坐,以木为纸,用刀作笔,不一会儿,立体、规范的藏文字就浮现在木板上。

木刻的工艺流程复杂,可细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晒晾、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近20道工序。这就要求匠人必须精神高度集中,而且要有好的“坐禅”功夫,更重要的是得有一手好书法。

“文字是木板技艺呈现的最好对象,没有好的藏文书法功底,即使你有再好的雕刻技艺,那也是废品。”朗加说。

朗加12岁跟随父亲学艺,后拜当地著名的木刻雕版艺人色培为师。一开始,他的刻板作品字体大小不规范、字体间隔距离不标准,常受批评。羞愧之下,朗加跟一位寺庙高僧系统学习藏文书法知识,不断弥足技艺短板。

泰国八字经文正反面

郎加所使用的部分雕刻工具。新华社记者田金文摄

由于做工繁复,太消耗体能,收入不高,年轻人更愿意上山挖虫草或走出大山去打工,波罗木刻艺人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间急剧减少。

为了给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生命,江达县文保部门对技艺传承人进行登记和存档,在波罗全乡所有适龄儿童中普及木板雕刻技艺,同时引导传统小作坊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并开发出别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重新拿起刻刀。

2008年,朗加开始在家带徒,三个儿子也先后走上了木刻雕版的道路。十年来,已有30多个徒弟出师,有的去了拉萨,有的去了甘孜,还有不少留在了当地的农牧民手工业合作社。

泰国八字经文正反面

郎加展示雕刻作品。新华社记者田金文摄

农牧民手工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木刻雕塑、木刻经版、藏纸藏墨制造、经文印刷等传统手工制品。艺人们一个月的收入就抵得上一年的务农纯收入。除了4个月的农忙时节,剩下的8个月他们基本上都在从事木刻。

据朗加介绍,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为例,一部作品需要33050块长约半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雕刻正反面呈现,每印刷一次就可以获得60万元的报酬。

朗加带着他的木刻作品参加过北京、天津、重庆、厦门等地的展会。在展会现场,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埋头雕刻,透过刀笔和雕版的对话,让观众感受到这名康巴汉子的细腻和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