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过水管涵及八字口图 过路涵管施工图图集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2
公路过水管涵及八字口图

河长制,关键在“河长治”

新村乡党委书记、第一总河长 张秩通

“好水灌好田,好田种好米,好米育好人”是新村乡稻米文化小镇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新村乡围绕发展目标,全面推行水环境治理工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切实以河长制引领“河长治”。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关键在于扣紧“责任链”。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各级河长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切实让百姓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乡级河长“挂帅出征”。推行河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是党中央创新河湖治理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全乡10名一级河长既挂帅担当又出征作为,把责任扛起来,积极履职尽责,列出问题清单,深入河道一线察看情况,既提出问题更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加强组织协调,扎扎实实推动工作。村级河长精准包段。新村乡境内大小河道324条,总长度284余公里,每条河道显要位置设立了“河长公示牌”,体制上实现了条条河道有人管,段段河道有人查。在实践中,村级河长作为直接责任人,主动跨前,包河包段,精准开展环境面貌、治理情况、管理现状等调查,并实行“一河一档”,建好河道“户口本”,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民间河长群策群力。绿水青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发展资源,更是人民群众对“家”的永久记忆和深深眷恋。保护绿水青山不仅仅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我们全面推行“万、千、百”宣传体系建设,用好全乡200名民间河长志愿者及18个爱水护河宣传阵地,积极推行“河长+户长”“河长+企业主”“河长+志愿者”等模式,深化宅间泯沟跟宅走、田间泯沟跟田走、林间泯沟跟林走、塘间泯沟跟塘走、零星泯沟跟队走等工作,以村民自治实现全民共治。

公路过水管涵及八字口图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基础在于聚力“补短板”。河道长效治理,在压实河长责任的同时,需要求创新、拓视野、破顽疾、治痛点,多措并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立足硬件建设求突破。河道常态长效治理,在做好消黑除劣、河道疏浚及断面水质管控等工作的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大美新村提供基础保障。2020年,新村乡将逐步推行中心横河“八字口”改造、断头河整治、村级泯沟提升等工程,通过“旧貌”换“新颜”,不断涵育生态基底。立足景观打造求融合。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及新村乡稻米文化小镇建设目标,河道治理不仅仅满足于河清水绿,更核心的理念要融合乡村建设,以最美水系来衬托最美村庄。因而,在当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河道治理要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诸如新村乡在打造新中村“五彩稻田”河道治理工程时,充分考虑环保、观赏、实用,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的实效性。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重点在于实现“多元化”。当前,新村乡在治水管水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体现出治水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单一等现象。立足问题破解,我们加强多元治水管水,实行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水。网格化管水。结合新村乡治理网格,将水系网格化,将河道的养护、巡查、清淤、疏浚分格包干,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同时,探索实行“一河一策”,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全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精细化管水。用好河道“户口本”,建立河道“病历卡”,对河道“病情”时时跟踪,动态管理,按图索骥,有的放矢。特别加强源头防治,针对河道污染要精细化管理,发现污染源,由河道保洁员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职能部门迅速处理,巡查员定时巡查,杜绝死灰复燃。常态化管水。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用好河长APP巡河机制,对河道保洁人员实行统一调配、明确职责分工,将每日巡查情况进行记录,对保洁员实行日制点评、小结和反馈,达到有水必清、有河都美的效果。

编辑: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