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说起大窑沟,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上点年纪的老青岛,说起中山路,说起上街里,总免不了提及大窑沟。这些年,提到大窑沟的话题越来越少了,中山路商业街没落了,上街里买铅笔已成为过去,大窑沟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话题,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很多年轻人,外来人,压根就不知道大窑沟,眼看着大窑沟即将从青岛的历史记忆中消失。
大窑沟坐落在青岛市中山路的最北头,这个十分乡土气的名字是从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才有的,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称呼这一带为大窑沟。
大窑沟是个五条大马路的交会点,有中山路、济南路、市场三路、堂邑路、冠县路交汇于此,通往冠县路和莘县路小港需穿过胶济铁路的铁路桥洞。构成这五条路口的大窑沟,几乎有半个体育场大,这也是岛城最大的交叉路口,一百多年来,因其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周边建筑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几乎还是老样子。因市区东西快速路二期,城市西部交通对接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大窑沟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大窑沟变成了几条高架桥下的“桥洞子”,失去周边商机的同时,也失去了大窑沟的宏伟雄姿,今后能不能保住大窑沟的地名就难说了。
确切的说,以前这儿确实有条大深沟,那时不叫大窑沟,叫孟家沟,因沟的北面有个孟家村而得名。1897年德国人强占青岛后,筹划建设城市,需要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在大鲍岛山东麓、现市场一、二、三路的大片土地上,聚集了多家砖瓦窑厂,各种窑厂鳞次栉比,其中因德国技术和资金投资的捷成窑厂等德资大型窑厂的建立,用人们从没见过的蒸汽机动力机械制造砖瓦,高大的烟囱,巨大的厂房,被人们冠以大窑。
现市场三路,原本就是横贯东西的孟家沟,此沟起自市工人文化宫的原第三公园,沿现市场三路顺势而下,经大窑沟铁路桥洞入海。从市场三路东头接聊城路的高台阶也能想象得出,当时连接聊城路的这一段路应该是填沟而成。市场三路应是原孟家沟沟底,沧口路则在沟的南沿,大鲍岛东山北麓,从市场三路和沧口路青岛著名的三条大台阶来看,这条沟应该很深。市场一路、二路、三路经过烧窑用土,再加上原孟家沟大量用土回填,大大降低了孟家沟北沿的高度,形成一个缓坡,便形成现在市场一、二、三路的样子。以后虽不见孟家沟的原貌了,但孟家沟加上规模一时的机械化大窑,大窑沟的名字就这样叫了下来。
大窑沟砖瓦厂
济南路北头处,未建路之前也有窑厂,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记述:济南路迟至1905年才建,因东端原是青岛的窑厂,早期青岛在这里取土烧制砖瓦,其中一位业主是姜文儒,即墨人,毕业于文汇书院,从事房产业。这里停止烧窑后,才修建了济南路(青岛档案信息网)。据此说明,五条交叉路口的“大窑沟”,沟的南北都有窑厂,大窑沟的名字,确切的指向应该是“沟”,大约应该是现市场三路,中山路、济南路、冠县路、堂邑路路口的一大片地区,又因德占时期这里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市内建设布局也仅仅到中山路北端而已。大窑沟这一地名,也就半官半民的流传下来。
从时间上分析,应该是先有了大窑沟,后才有市场一、二、三路。如人们所知,市场三路是在日本人击败德国人第一次占领青岛(1914年)后建造的。有了市场三路以后,大窑沟就没有了沟的原样,把一个既没沟也没窑的路口广场继续叫做大窑沟,又叫了一百多年,必有它的道理。从大量的日商进驻聊城路、市场三路,建设了堂邑路两侧的邮政局,日商洋行及株式会社,以及大窑沟最显眼的胶澳电气事务所等高大建筑。尤其日商在市场三路建设了最大的零售商场——劝业场,即后来的人民市场,市场三路成了集百货、南北干果、干鲜海货、油盐酱醋茶的销售旺地。市场三路也成为仅次于中山路的商业街。但都没有替代大窑沟的地标作用,也没有人能改变大窑沟的地名,大窑沟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
大窑沟被人们传叫了一百多年,至今还称为大窑沟,与大窑沟许多年的地理功能是分不开的。青岛市开埠以来,许多老地名已经改名换姓被人们遗忘了。例如:青岛口(原青岛二中西墙外海,现正在筹建停车场),这儿曾经是青岛先民最早的货运码头,岸上即是清政府青岛口衙门、海关,商贸集散地及商场;名操一时的大花沟第六公园(现安徽路老舍公园),大鲍岛、小鲍岛、西大森、八字沟,这些地名都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被新的地名或地标性建筑所替代,随之名称也消失了。
大窑沟却不同,有着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久负盛名的谦祥益、瑞蚨祥、国货公司、盛锡福、中国戏院、福生德茶庄近在咫尺;济南路聚有众多的客栈,居住着全国各地来往青岛的客商,济南路也是土产一条街,纺绳织麻袋的作坊若干,大多供应小港码头、货场和过往的船只,桥洞子西侧就是小港;堂邑路是日本洋行商行一条街、有青岛当时最大的邮局;馆陶路则是金融机构及各国际银行的金融街;市场三路则兼容百货、食品、副食、南北杂货的大市场;沧口路、济南路还是解放前有名的红灯区;大窑沟的周边有如此多的旺铺,叫大窑沟不火也难。大窑沟还火在这儿开辟了多条线路的汽车总站,成了当年青岛的交通枢纽。
从铁路桥洞冠县路上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窑沟汽车总站公用厕所,楼上是人交(公交)公司,楼前即是大窑沟汽车总站。
据史料记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26年7月,青岛“青蚨汽车公司”在大窑沟开辟大窑沟—码头—台东—四沧—李村等行车路线。1934年7月5日,青岛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行大窑沟—文登路,大窑沟—台西三路,大窑沟环行线。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1945年10月,青岛市内外均开通营运路线。市内路线以大窑沟为总站,计有大窑沟—中山公园、大窑沟—台西镇;1947年青岛市公共交通开辟的营运线路有:1路线,大窑沟—中山公园;3路线,大窑沟—台西镇;青浮线,大窑沟—浮山所;青沧线,大窑沟—沧口;青王线,大窑沟—王哥庄;青崂线,大窑沟—大崂;青登北线,大窑沟—登瀛。1948年10月,市内仅开辟3条线路:其中有大窑沟—四方;大窑沟—中山公园。路线长度为15公里。“抗战胜利后,成立交通公司,大窑沟为通往中山公园、台西镇的起点站,也是至四方、沧口、沙子口、李村、崂山的起点站。”(鲁海《济南路》)大窑沟也因其枢纽站的名字和南来北往的人员集散久叫不衰。由于大窑沟交通枢纽的作用,济南路、沧口路上也停满了四轮马车、洋车等载客工具,促成了大窑沟客运。
6路线大窑沟车站旧貌
据此来看,大窑沟一直作为青岛市内外交通总站的地位,发挥着地理优势的作用。建国初的几年,还作为青岛汽车总站有发往崂山、李村、东瀛的市郊车。同时也是连接市内各区的交通枢纽,大窑沟——中山公园、大窑沟——四方、大窑沟——沧口、大窑沟——台东镇等线路都是从这里发车。大窑沟至中山公园的6路线,曾多年被评为青岛公交战线的模范青年服务线,驾驶员售票员一色的俊男靓女共青团员,车辆用的是从捷克进口的柴油车,停在大窑沟车站前,非常壮观。济南路口的大窑沟车站前,有等车上公园的,有等车回台东、四方、沧口、李村的,有各地来中山路购物在此上下车的;常常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到夏季游园时节,人多车少,等车的人往往要等很长时间,铁路桥洞旁的公共厕所也就人满为患(当时中山路仅有的三大公厕之一,其余两家一是栈桥公厕,一是四方路大茅房),女厕所更是时常排起了长队,等待入厕。溢出的小便顺着台阶流向桥洞子,熏得路人掩鼻而过,这在当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大窑沟总站等车的市民
之所以大窑沟和中山路、栈桥同样出名,与大窑沟汽车站有着绝对的关系,早年的青岛人知道栈桥的,知道中山路的,必定知道大窑沟。若是栈桥是中山路南端伸向大海的标志性景点,大窑沟则是中山路最北端迎送“上街里、逛青岛”人群的集散地。
现在纵横交错的高架桥从大窑沟上空穿越,大窑沟汽车站也已站去人空,曾经繁华的市场三路,虽经改建成韩国商业街,但也不聚人气,终于萧条;曾经主宰青岛的金融街馆陶路,也因计划经济时期无需那么多的机构另作他用;济南路因其以土产五金为特点,坚持到二十世纪末,现也大多改换门庭,成了仓库;附近的谦祥益也早已风光不再,还不及台东夜市红火;加上名扬全国的改革开放的表率——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退路进市,挪到了聊城路,大窑沟便成了人们忘却的“弃儿”。大概为了不致造成大窑沟的路阻,跑大窑沟的各线路公交车也挪到了馆陶路。胶州路、莘县路,只剩了条6路221路打那儿即停即走,人气不在的大窑沟着实冷清多了。
东西部快速路、西部快速路和环胶州湾高速在大窑沟上空对接,拆掉了一大批大窑沟周边老建筑,大窑沟会不会成为恍惚交错的高架桥下遗忘的角落。人们不再光顾大窑沟的同时,大窑沟这个地标会不会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淡出青岛的历史,恐怕也是已在预料之中的了。
本文作者为青岛文史学者徐明臣,发表于2010年11月。徐老师长期关注于四方文史的研究,曾参与过《四方文史》等书的编纂。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