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免费周易收徒的简单介绍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3

作者:杨福迅

一块两千年的石头压在心底,沉重而隐疼。从郑公祠回来多日了,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我们愧对郑玄。

大学同学梁军和妻子陈燕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丈夫练书法,习格律,妻子读古书,弹古筝,可谓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久闻莫言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终于等到高粱熟了红满天的九月专程从苏州赶来。

“除了莫言,高密古代还有三贤。”在去东北乡的路上,我边开车边向他们有点炫耀地讲述高密的历史和文化。

晏婴和刘墉,他们当然听说过,电视戏说的《宰相刘罗锅》比我国第一本纪实小说《晏子春秋》更广为人知,只是他们没想到都是高密人。而郑玄,他们却是闻所未闻。尽管陈燕喜欢读司马迁的《史记》,并且通读了五六遍,但她可能没有读过《后汉书》,因为其中的《郑玄列传》开篇即点明:“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听我粗略地介绍了一些郑玄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贡献后,他们有些迫不及待,一定要去拜访郑公祠。

2021年9月17日上午,天空阴云如铅。我接上高密市先贤郑玄文化研究院郑金涛院长,一行四人向高密西乡奔去。一路上谈论的,离不开1800多年前的郑康成。

武汉免费周易收徒

郑玄生活的时代(127—200)属于朝廷统治黑暗的东汉末年,天下狼烟四起,民不聊生。郑玄少而聪慧,志向非常,熟习《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出类拔萃。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很多经书失传。汉初,儒家经典大都无先秦旧本,于是由记忆好的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谓之“今文经”。后来,人们搜寻到民间私藏的部分先秦经籍,再加上从孔子故宅壁间的发现,学者把这些用古籀文字写成的经书称为“古文经”。于是,两汉经学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研习今文经的,叫今文学派,修读古文经的,叫古文学派。今、古文经不但内容有所不同,受“学以致用”观点的影响,双方在价值取向和文字解释方面差异很大。两派各按自己的观点注经立说和收徒讲学,渐成水火不相容之势,继而相互指责、论辩,相攻如仇,导致思想混乱,谬误百出,使后学者不知所从。繁琐、支离、教条,成了经学的突出弊病。

混乱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出场收拾残局。郑玄前后十几次拒绝朝廷征召为官,潜心向学。他摒弃门户之见,先钻研今文经学,后又熟谙古文经学,打通了今、古文经的人为壁垒,且精算术、历法、天文、地理、法律等等,游学天下,博学多师。当郑玄从陕西经学大师马融处告辞时,后者明白郑玄已经超越了自己,感叹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学成归来的郑玄兼收并蓄,择善而从,遍注群经,“著书满家,从学盈万”,使以后的经学进入了一个“统一时代”,世称“郑学”,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建安元年,(玄)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再拜,相约不入县境”。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数万起义农民,齐刷刷地跪倒在旷野里,对郑玄一拜再拜,并保证不到高密境内攻城掠地,给后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行为艺术课。郑玄被后世尊为训诂学家、文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术数学家等,入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清代大儒皮锡瑞赞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春秋以来独步,集解群经敷教百世孔孟而后一人”。“郑玄注”,也就成了中国近两千年来学习古代儒家经典的标准答案。有了文化的统一才有思想的统一,有了思想的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可以说,郑玄为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统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亦不为过。

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永远绕不开“郑玄注”。西方汉学家著有《郑玄传二种》《论语郑氏著》等著作,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国家很多学者对郑玄的名字更是顶礼膜拜。日本香川大学间嶋润一教授是著名的汉学家,出版有《郑玄与》《郑玄与周礼》等著作。《郑玄与周礼》印出之后,间嶋润一已是重病缠身,弥留之际,他反复叮嘱家人:“把这本书送到中国高密,在郑玄祠前供奉之后才可以正式发行,以了我对郑玄的崇敬之情。”间嶋润一的家人认为,郑玄名声如此显赫,其祠应该和曲阜孔庙规模相类。间嶋润一去世之后,其家人携带散发着墨香的《郑玄与周礼》漂洋过海,几经辗转,一路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于高密西乡偏僻之处的郑公祠,眼前的简陋和破败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出于对这位先贤大家的敬仰,他们自己举行了简朴而不失隆重的祭祀仪式,把《郑玄与周礼》恭恭敬敬地摆在了郑公祠前的供桌上,并叮嘱中国唯一的看门人:“供奉七天后,方可取走。”

最早知道郑玄这个名字,是高中时代。我的母校高密四中就坐落在高密西乡双羊镇,而郑公祠就在这个镇的辖区,有二十里路的样子。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就来自郑公村,且姓郑,当时不知道他们竟是郑玄的后裔。语文老师经常讲郑玄的故事,高中课本有从《诗经》《左传》等选出的文章,下面有注释,但没有注者的名字。上了大学之后,选修课中有《法古文》,才看到了“郑玄注”,并注明是山东高密人。我很为身边的圣贤而自豪,然而几十年来数次前往郑公祠拜谒,一直没有大的改观。后来,潍坊市调整行政区划,把峡山水库周围的村庄划成一个生态保护区,郑公祠所在地也就不归高密管辖,本来就很模糊的郑玄感觉更遥远了。

在郑金涛的指引下,我们很顺利地到达了峡山区郑公街道办事处后店村。此地古称郑公乡,为东汉时北海相孔融敬郑玄而设,并立有“通德门”。郑公祠大门紧闭不见人,和从前一样冷清,与东北乡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郑金涛电话叫来开门人,悄悄和我说:“以前由看门人自己收门票钱,现在新来的郑公街办王书记不让收了,免费向社会开放。”

走进院内,正中的通道还算开阔干净,看来是有人经常清扫。院子西南角新建了座飞檐红柱的“问经亭”,与正北黑色的祠堂高顶默默相望,好似今人和两千年的圣贤隔空对话。

西墙上书有郑玄的生平事迹介绍,绘有壁画,郑金涛很快进入了导游角色。

脚下的甬路落叶斑驳,手边荒草萋萋,黑蚊绕飞。这可害苦了穿着短裤的陈燕,她一边挥舞着手赶蚊子,一边抚摸着腿上的一个个红包,嘴里自嘲地说:“这蚊子也是有文化的,大老远来了,想让我多沾一些文气。”

或许是平时来人太少,蚊子都饿急了眼,一团团黑乎乎地前赴后继围上来。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小跑一般掠过了郑玄长长的一生。

“汉郑康成先生之墓”,墓碑矮小简陋,一道道从柏树上滴下的绿汁犹如泪痕,何时、何人所立的小字早已被岁月的风雨蚀平。史载,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决战于官渡,袁为笼络人心,胁已过古稀之年的郑玄从军,不料郑玄病逝于中途,后辗转葬回故里。据传,袁绍有言:吾死后当与康成为邻。南面两公里有一墓,人唤“袁绍墓”,或许与此有关。一个封建军阀对郑玄都如此敬重,面对长满芦苇的封土堆,我无语以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几句出自《诗经》的句子,大概是最为我们现代人所熟知了。蒹葭,不就是面前的芦苇吗?如果没有先生的注,后人可能连《诗经》这类简单的美文都读不懂或者充满歧义,更不用说《周易》《尚书》《三礼》了。凌乱的芦苇,或立或躬或卧,穿越两千年的时光,给我们打了一个天书般的哑谜。

院中一丛叶若长韭,挺出长穗紫花的植物把我的眼光吸引了过去。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康成书带草”?果然,木牌标注:郑康成先生在不其城东山(今青岛崂山北麓铁骑山)刊著经书,山上长有一种似薤(xiè,又名野韭)的长叶草,狭长柔韧,凌冬不姜,康成先生师徒取以编拧成绳,捆束简书,故当地人称之为“康成书带”或“书带草”。书带草系百合科沿阶草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沿阶草、细叶麦冬。史书载郑玄“著述凡百余万言”,捆扎书简的绳子数量当然也非常可观了。沿阶草为一代大家的文化传承甘愿被勒紧捆绑,使平凡一草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草有了灵魂便可以登堂入室。苏东坡有诗云: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乾隆皇帝对郑玄非常敬重,对书带草喜爱有加,曾手书上诗,并注明“御临苏轼”,盖上了“乾隆御笔”的篆印。

沿着高高的台阶缓步而上,我们来到额上书有“郑公祠”的门前。黑色的对开木门很小,和以前农村的房门没有什么两样,上书一金色对联“文章凭人论,经书赖公传”,是高密西乡人王梦凡的笔迹。王老2007年已经过世,生前是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书法家学会名誉主席,该市40%店面题字出自其手。郑玄去世后,北海相孔融令高密僚属为其建祠。一千多年来,不断增修、扩建,最终形成前后两殿,占地约80亩,房屋491间,高墙大院,松柏森森,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每岁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致祭”,香火冲天,冠盖如云。祠前有一松树,相传为郑玄亲手所栽,名“郑祠老柏”,为高密八景之一。军阀混战,郑公祠遭受破坏。大练钢铁,破四旧,特别是文革十年,树木被砍,建筑被拆,圣像被砸,坟墓被掘,石碑被毁,因生产队当仓库和拴牲口,才留下了这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的后殿和已经枯死的老柏树。

抬头仰望,“郑祠老柏”躯干挺直,枝杈虬曲,如丰碑矗立,似蛟龙盘旋,支撑着中华民族文化浩瀚的天空。

祠东坐落有一宽厚石碑,上书“学子宗师”四个大字,旁边记载着康成先生的生平事迹,因字小模糊,仅辨识“问道马融”“不屑为官”等数句,后面的落款为“高密市第四中学敬立”。我为母校的眼光和情怀感到一丝安慰。全国毛体书法的领军人物贺惠邦、全国著名教育家李希贵等一批批老师学生从这所农村中学纷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或许就因熏染了康成先生的文化气息。

峡山区郑公街道办事处的王建军书记闻讯赶来,邀请我们来到“郑公书院”,进门影壁上“读书未到康成处,不敢高声论圣贤”的大字让人心头凛然一震。这里是我见到收集展示郑玄先生资料最多的地方:有多种版本的郑玄画像,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颂诗,有高密西乡乃至全国各地书画家为康成先生创作的作品,有从民间搜集的古字画等。王书记已是第二次来郑公任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郑玄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目前已初见成效,远景规划也正在制定中。王书记得知我同学书法功底颇深,力邀其题词留念。梁军推脱不过,郑重写下了“圣人故里,国之瑰宝”的句子。

圣贤无户籍,文化无边界。要推动郑玄事迹的传播和精神的宣扬,应像先生当年一样,摒弃门户之见,打开地域藩篱,高密、峡山协调,政府、民间联手,专业、爱好齐上,从重修郑公祠,建纪念馆,恢复祭祀入手,广征天下文物,联络世界专家,通过祭祀大典,专题研讨,建立网站,出版刊物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郑玄先生为中华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弘扬传统文化尽我们这代人应有的力量。

独立寒秋,风冷云低,峡山苍苍,潍水茫茫。正是:

郑玄东来,两千年无人出其右:

潍水北去,五百里有圣居岸左。

作者简介:杨福迅,山东高密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山东文学》《散文百家》《莫言研究》《青海湖》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有《倚剑走天下》《不屈的红高粱》《蚂蚱有故事》等书,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被收入《追梦》《记忆潍坊》《红高粱文学丛书》等。

壹点号陌上风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