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春节贴对子的习俗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贴对子就是贴春联,从严格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母亲们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一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

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袁世凯当政时,则贴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新中国成立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I,风景贴对子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对子之所以贴得早,与年有直接关系。

传说年是个凶残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刚到一个村庄,准备行凶,忽听叭的一声脆响,年以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实,那是村里人在赛牛鞭。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家门口,突然眼前红光一闪,向它打来,吓得它抱头鼠窜,这次是个闺女在晒红袄,恰巧抡在年的眼前。人们从此知道年怕响、怕红,就发明了鞭炮和春联,年再也不敢进村害人了。

山东荣成贴对子和催债讨债有直接关系。过去,贫苦人家遇有红白喜事或灾病,往往向有钱人家借债。年终岁末,债主清理债务,就派人到各借债人家里讨债,踏进腊月门,讨债逼得更紧,无法还债的借债入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门上对子一贴,讨债人看见对子扭头便走,借债人便可以安稳地过年。基于这个道理,荣成的对子都是一大早便贴好。民国年间,章村一位老人更绝,他因还不起债,过小年那天就贴对子刀枪剑戟来要账,针尖削铁不能还,横批来年论计,然后把门一锁躲债去了,不到过年不回家,债主们无可奈何。

春联和对子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饭再贴。早饭过后,家长们忙着敬神的事务,子女们则在家里贴春联,如迎面墙贴抬头见喜,箱柜贴招财进宝,米囤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福字不仅可贴在门上,而且到处可贴,并且故意将福字倒贴,谓之福到了。小姑娘们则贴窗花,什么合和二仙啦,年年有余、喜上眉梢啦,尽其所能,花样不断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满三周年,就不贴红纸对子,应用素纸。贴春联的习俗延续到今天,内容有所增加。从抗日战争时候起,荣成百姓出于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及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锣打鼓给军烈属贴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崇敬和慰问。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的习俗春节贴对子的习俗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精准算命网民间习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