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名称:清明节 节日时段:农历节气清明(公历4月5日或6日)
清明节在中国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独树一帜,是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的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4月5日前后,它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要说清明节,得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今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又称冷节、禁烟节。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的。
介子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收拾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寻找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林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而且从树洞里找出一封血书。介子推在血书中表示,自己割肉奉君已尽为臣之道,主公就不必再找他了。如果主公能够时时自省,为政清明,那他在九泉之下也就能欣慰地瞑目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死谏,吾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号令全国禁。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句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现在,人们响应政府号召,殡葬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废止土葬、实行火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不过,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或者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人们纷纷前往陵园,献上鲜花和花圈,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欣赏春光,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青草和鲜花。古人把到郊外散步的习俗叫做踏青,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人们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驱除鬼怪和灾难,祈求平安幸福,叫做插柳。古时还有踏青挑弃的习俗,这种?八字钡较衷诨箍煽吹健C康角迕髑昂螅陀泄媚铩⒏九で啵恍┫誓鄣囊安耍乩窗茸印⒆鲈沧樱逑憧煽冢鹩蟹缥丁S行└九瓜不栋寻咨男⊙嘶ú逶诜Ⅶ偕稀?
清明时节,人们还有放风筝、拔河、荡秋千的习俗。此时正是农耕春播的大好季节,农谚里有不少是说清明和农事的,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活动,古诗里就有满街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
以上就是清明节的来历和清明节的习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精准算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