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5日就是农历的立夏,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天文学上夏日天的开始。在古代立夏的中的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时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直立,对古代人民来说非常重视。那么立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此小编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立夏的由来吧。
立夏的由来
立夏,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以上就是立夏的由来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对此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以上就是立夏的由来的全部内容,更多农历习俗资讯请关注精准算命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