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放假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端午节放假,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而2013年的端午是在6月12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许多的活动来庆祝节日。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这一天是属于法定节假日的,今年也和往年一样,也是放一天,然后把前面一星期的星期六日调整过来,形成一个三天的小长假。也就是6月8、9日要上班,然后10、11、12日连休3天。那么既然放假三天当然不能就在家里呆着,应该出去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吧。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根据近人考证,其实中国古代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的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极为壮观。可见龙舟竞渡其实也是驱瘟避邪的一种行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浓于悼念忠忱的爱国者。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相互馈赠。早于东汉时,人们已习惯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间开始吃独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吃粽子的习俗要到晋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节,当时民间食用的粽子是用芦叶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经成为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了。历经多朝,粽子的风味和粽馅的种类更形多样了,如明代有以艾叶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宫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间出现的火腿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更已远传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现代粽子的品种、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状、用料和馅类亦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悬菖蒲挂白艾

五月五日,古时亦称恶月恶日,先秦以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认为疾病是恶鬼凶神附于人体所致,故世俗要悬天中五瑞以辟邪驱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龙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驱虫;蒜头有着浓烈的气味,悬于门外据说亦有驱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剑斩千邪之说;而艾草则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现在看来,悬天中五瑞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端午节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病菌容易滋生,悬菖蒲、艾草等可以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消除病毒。

立蛋与煮蛋

此外,每到端午正午,民众会争相把鸡蛋直立于地板,据说端午节阳气最重,可使鸡蛋直立,只要能直立鸡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阳气,会得到一年的好运。有些地方亦有把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滚来滚去,然后剥去蛋壳给小孩子吃的习俗,据说这样做日后小孩子就不会肚子痛。

饮雄黄酒

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是一种矿物质,把它调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黄酒。因端午节临近酷暑,各种虫类病菌纷纷活跃起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黄酒后现出原形,所以民间都起而仿效,在端午节以菖蒲根泡雄黄酒,更会以雄黄酒给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额头上写上王字,据说一样有驱毒的效能,这种风俗称为画额。除此之外,古时没有消毒药水或清洁剂,人们多趁酷暑虫疫瘟生之前,即端午节期间,于房子四周洒上雄黄酒,用以杀虫解毒。虽然如此,因现今人们了解到雄黄含有致癌的物质,即使喝少量也对人体有害,故这种因时制宜的药酒亦已被淘汰。

本文端午节放假为精准算命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