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玫
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曾经得到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他受到国人敬仰——老先生带出一个好家风,对后代要求很严格。
朋友,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一位身价数十亿万资产的富翁,他的爱子从公司借走50元钱,他查账发现没还,严肃告诫儿子说:“爸爸的钱不是给你侵吞的。”
他的一枝手杖用一生,手杖尾部铁套磨坏了,不肯丢弃,只是换个套再用;他的备用蜡台,是倒置的废瓷杯,家人说买个像样的蜡台吧,他说:“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能花;该花的几千万也要花。”
当朋友们不忍心见他对孩子太严格时说他。他却说:“人谁不爱其子?唯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必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
那么,这位富翁姓氏名谁?
他正是捐出亿万家产,树立良好家风的伟大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1940年,正是中国国难深重之年,陈嘉庚先生带领南洋华侨回国访问。陈老先生先后走了重庆和延安。
访问重庆时,国民党花高价为陈嘉庚设酒宴;在延安,共产党用几毛钱一餐招待了陈老先生。事后,陈老先生说:“一个浪费财力物力,一个节约财力物力,两方作风有天壤之别,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毛泽东身上。”
陈老先生自1912年起,在福建兴办了72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校,先后捐资数亿。
至1927年,集美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学校,男子中学,还有水产航海、商业学校,女子中学,林业学校,幼稚师范学校十余所;在校配有医院、图书馆等,统称集美学校。这一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国内外独具一格的“集美学派”。西方称“集美”为一奇。
陈老先生自1912年,截止到1961年,为厦门大学捐人民币超过1亿元。
陈老先生病故之前,他嘱托说:“于国内银行存款,均用于建北京华侨博物馆,或作为基金,资助学校建筑用。”
其实,陈嘉庚生于福建沿海一个荒凉的渔村——集美,他是一个农家孩子。
少年时代的陈嘉庚,目睹了国难家仇,这使他心中埋下了强烈的救国救民意识。内忧外患的沿海人,多背井离乡到南洋谋生。少年时代的他就是这样远离祖国去新加坡。
陈老先生终于以自己的奋斗与拼搏,节俭与勤劳,赢得了财富,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一生喜欢将挣到的钱,拿来办学。”因为他坚信“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陈嘉庚老先生的博大胸怀,深深的育人持家情怀,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匠人鲁班
根据《从书集成·物原》记载,“刨子”是鲁班发明的。
鲁班之前,要想使木板平滑,是用刀斧之类的工具砍,这样砍的结果是木板不平滑,工作效率也低。在劳作实践中,鲁班发现较薄的斧头砍木料省劲,还易平滑。于是,他就将斧头改造成一个小小斧头薄薄地,并在上面做个铁片盖上,只露出一个窄刃,往木头上一推,果然效果很好,鲁班在给它装上一个木座,这便是鲁班制造的“刨子”。
鲁班的母亲和妻子,都是脑灵手勤的人。
据说,鲁班在用刨子干活时,为了防止木头移动,他常常让妻子给他顶着木料。妻子帮他出主意,让他在做活的凳子前钉个木橛子顶住,就不用人帮了。
所以,后来又人称鲁班妻子云氏为“班妻”。
鲁班在做木匠活时,所发明的墨斗,就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母亲做针线活时用的粉袋所启发。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鲁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很多生产和生活用具。比如木工中常用的曲尺、钻、铁锯和人们生活中用的铁铲,都是鲁班发明的。
历史的发展进程,告诉人们,随着手工业奴隶的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能工巧匠。
鲁班以他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鲜为人知的贡献,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工匠中的杰出人物。
鲁班的创新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他长期实践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和忘我劳动的结果。
鲁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凡人中的匠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无需炫耀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小外孙女,在校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回家后,她问:
“妈妈,外面的小朋友说,我外公是总统,您怎么没有告诉我?”
“孩子,外公当总统,值得你骄傲吗?其实,能当总统的人很多。”
二
无独有偶。
近日,我在党支部工作指导杂志社出版的《党支部工作指导》2016年第7期中,读到青溪的一篇文章——“儿子与市长的孙子同桌”,为以示“无需炫耀”这个标题的文章内容,链接全文,以此令人信服。
每天进进出出,儿子的小学生活已5个年头了,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与儿子同桌的居然是白石市市长韦恩·鲍德温的孙子。不是我愚钝,而是在这个孩子身上看不出任何特殊化的迹象,从穿着到行为习惯与其他同学无异。不仅是孩子,就连他爷爷——市长本人,也给人一种邻家大爷的感觉。
别看我在加拿大生活了这么久,某些认识却根深蒂固,比如,市长似乎应该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此时细一想,在加拿大,想找一个官架子十足的“大人物”还真不是容易事……
第一次,我面见鲍德温市长,源自不久前在儿子班级组织参观市政府的活动中当义工,当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市政府时,鲍德温已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前。孩子们进门期间,我注意到年近七旬,身材高大的他,特意弯下身子,对每一个经过身边的孩子说“您好。”活动快结束时,鲍德温宣布:“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欢迎,今天特意请摄影师来为你们录像和照相了。你们可以在市政府网站上,看到今天在家的表现。”
孩子们参观完毕将离开时,鲍德温又侧过身从工作人员捧着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俯下身来和每个小朋友握手,并说:“谢谢你们来参观,这是给你们的礼物。”
当天来了24位小朋友,他竟然重复了24遍同样的动作和语言。
三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后。
一天,一位记者到总统家乡,采访总统母亲。
记者问:“您有哈里这样的儿子,很是自豪吧?”
哈里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使我自豪。”
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
哈里母亲说:“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以上三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外国母亲的教育和家庭风气,是讲人格平等的。而不是炫耀高官厚禄。想想看,当总统和挖土豆是否应该是人格平等?母亲对儿女的爱是否同等?
三代为医
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他是明代时期湖北靳州人。我国历史上有卓越成就的药物、医学家。
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走街串巷的民间医生;李时珍的父亲是靳州当地相当有影响力的医生,并撰写医学著作。
李时珍自幼,常随父亲进山采药,回到家,为父炮制成药打下手。在当时,医生社会地位很低,它同算命先生、看风水的、走江湖术士一样,被统称为“下九流”。
当然,当时的李家也受到势利小人的歧视。
嘉庆十年,李时珍14岁时,中了秀才,父亲对他寄予厚望,结果他三次考举人,均未考中。
三考未中的李时珍,自己觉得走读书为官之道行不通,便进一步向父亲述求务医。当他的心愿得到父亲理解支持后,他便奋发读书,努力踏实地践行医学实践。24岁开始名正言顺地行医了。他经常走渔夫、访猎户、望樵夫、看农户,请教学习。在行医过程中,他对患者仔细观察,精心调制药物的同时,还不断收集民间治病的偏方。
嘉庆三十年,李时珍34岁时,武昌的楚王朱英得知李时珍是个医学人才,便招他去楚王府的“奉祠所”行医。几年后,他被接受到朝廷太医院工作。李时珍在工作时发现,朝廷医生多为讨好皇帝,整日谈论炼丹求仙之事,李时珍很不适应这种工作生活环境,他便托病还乡了。
此后,李时珍周游四方,到处搜寻、全力以赴投入到《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中。他在研究前人的“本草”著作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积累,所以,他对《本草纲目》有过三次较大的修改。最后,脱稿于万历六年(1578年),他从35岁着手编书,用27年时间,形成了190万字,共有52卷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反映了李时珍已初步具备了对某种药物进行化学分析的能力。
《本草纲目》它把疾病、药方、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本草纲目》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医药学著作,一直用于当今。
李时珍长辞于1593年,享年76岁。他过世三年后,《本草纲目》方于南京首次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李时珍,于1955年前后,对李时珍故居进行了修缮;在他的墓地修建了花坛、纪念碑和纪念塔。
李时珍和他父亲当年为人看病的诊疗所“玄妙观”,现已成为“李时珍纪念馆”。陈列的相关事迹和著作,不仅供参观者凭吊,更重要的是启示后人,以平民百姓生命为重的医生,便是当下后人的楷模,被世人敬仰。
董老的字清秀挺拔
名人家庭中文明趣话,多如繁星,小如芝麻粒,可意义非凡。
董必武老革命家爱好书法,工作之余,练字别具一格。他这种练字方法,即节约用纸,又省时。
董老晚年,在户外活动手中离不开一根拐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便拿拐杖当笔用。如果他坐得高,将拐杖当笔提起来在空中,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如果坐得低,就用地面当纸,用拐杖当笔,在地面上写呀、画呀。
散步时,他拿拐杖练习握笔、运笔的腕力。看电影、坐车时,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笔帽,或直接用中指在膝盖上写、画,不停地边琢磨边动手练习。
由于他,不断地勤学苦练,董老的字清秀挺拔,集中了颜柳诸家之长,又自成一体,着实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