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会说话第三季:蓉城民俗志》如期而至,这一次,咱们通过《成长烦恼篇》、《修身养性篇》、《百业兴旺篇》、《江湖传说篇》等四个篇章,带你拂开历史的尘埃,探寻旧时的成都。
哪些传统风俗延续至今,仍在沿用?哪些奇葩风俗,早已经过时间的涤清,不见踪迹。让我们一起在趣味十足的侃聊中,重现成都的民风趣俗。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逮到哪个是哪个?出趟门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妈老汉!
统筹:楚彦、唐明
播讲者:赵柳莎
编辑:赵梓君
制作:王雪意
拜干亲,又被称为拜干爹、干妈、干大、保保。在过去,这种认亲方式十分盛行。
相信不少朋友的父母都曾帮自己拜过干亲,而且这干爹干妈呀,地位肯定是不一般的,所以大人们一般都是在极要好的亲友或相好的邻居中物色,互相商量好之后,带上小孩备好礼物,这干亲就算是拜成了。
孩子拜认干亲后,干爹、干妈要给干儿、干女一点钱,有的还要给干儿、干女取一个乳名。
以上是一种有商有量的拜干亲的方式,大家都是熟人嘛,这干亲拜得也没那么尬。而与之相反的有一种方式,它叫做撞亲。
撞亲,就是撞出来的干亲。
一些贫穷人家没有钱去准备拜干亲的礼品,但又受到迷信的影响,认为必须要给孩子拜个干亲。于是小孩的父母就会挑选一个吉日良辰,用篮子装上一点酒菜,带小孩到郊外的路边或桥头等候,遇见的第一个成年人,就是要拜的干亲啦。然后,点上香烛,让孩子磕头就拜。
听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这拜干亲的方式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吧?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就多了个干儿干女,人家不愿意怎么办呢?
事实上,如果人家不同意,小孩父母便会缠住不放,让你不答应也得答应……就这样,干亲拜成,之后再交换姓名、住址,以后两家作为亲戚相互来往。
在成都新津一带,还流行一种叫“射将军箭”的撞亲仪式,又被称为“撞桥关”。
虽然都是撞亲,不过这个可要复杂多了。父母会先给孩子算命,如果算命先生说孩子有“关煞”,就是有难的意思。那父母则会在算好的日子和地点备上酒菜、香烛和竹制弓箭。
这地点一般都是在桥头。这弓箭也不是寻常竹箭,很有些讲究。箭上要缠一片红纸,纸上要写:“命犯将军箭,弓开弦自断,箭来碑石挡,福寿保平安。”同样也是遇见的第一个路人,向此人说明小孩犯“关煞”的情况,请他射箭为孩子化解“关煞”。路人同意后,接下来就是普通的拜干亲流程了。
除了拜亲朋和撞亲,民间还流行一种拜乞丐为“保保”的习俗。因为通常人们认为乞丐“命大”、“命硬”,能保佑孩子度过危机。
此外,还有一种更古怪更有意思的拜物为亲的习俗。比如一棵古老的大树,或一块坚固的巨石,被人们认为年岁悠久具有了某些神力,便会有人前来拜亲。
这种大树或巨石,一般都在寺庙、道观中,并有民间传说流传。拜认者有小孩,也有成人,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体弱多病,或“八字"相克,家道不昌等原因才拜。拜认时,燃香焚纸,在树上拴红布,以后每年都要定期前去祭拜。
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拜物为亲的习俗逐渐消失,而拜干爹干妈的传统在一些地方则作为民间习俗保留了下来。
干亲一经拜定,逢年过节及干爹干妈生日时,干儿干女都要带上礼物前去拜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拜干亲也算是一种人情色彩浓厚的保育习俗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父母期望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长大,对儿女都有着平凡的祈愿和浓浓的爱意。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成都图书馆给予的内容支持。
每周一三五,《冷历史会说话第三季:蓉城民俗志》期待您的聆听。
4500岁老成都,我想讲给你听,下期节目我们将为您讲述:论媒人官方认证的重要性古代结个婚居然这么严格!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欢迎关注"西蜀草堂"微信公众号,我们每期节目的文字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哦!"
注:喜马拉雅搜索专辑“冷历史会说话”即可收听节目,关注“西蜀草堂”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