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与《史记》的重时观念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易传》认为六爻吉凶因时而变,只有把握有利时机才能趋吉避凶,由此提出因时而行的重时思想。《乾文言》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亢龙有悔,与时偕极。在《易传》作者看来,九三的自强与戒惧、九四的及时奋发,都是抓住了爻位的时机。而上九爻处于高危之位,却不能与时变通急流勇退,这必然会导致它由盛转衰,从而走向自己的反面。其他卦的彖辞也反复阐明了重时思想。《大有》彖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豫》卦彖曰: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豫》卦坤下震上,坤顺而震动,所以《豫》卦具有随自然而动的意思。圣人从中得到启示,随自然而动,因此能够做到刑罚清而民服,故而彖辞作者说《豫》卦顺时而动的意义非常重大。《随》卦彖曰: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之,《随》之时义大矣哉!《周易正义》解释说:特云‘随时’者,谓随其时节之义,谓此时宜行‘元亨利贞’,故云‘随时’也。其他如《大过》、《坎》、《遁》、《损》、《益》、《蹇》、《妮》、《艮》等卦都阐述了因时而行的思想。《易传》还用时的观点来讲汤武革命,《革》卦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汤武的明智之处就在于把握了一个好的时机--个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历史时刻。

将六爻因时而行的思想运用到人事之上,《易传》倡导在不利的情况下要藏器待时,而在时机成熟之际则要果断行动。《系辞》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这是告诫人们藏与动的智慧,什么时候藏,什么时候动,这都要看时的条件。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发愤创业,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生平所培养的道德与才能运用到事业之中。

司马迁是熟读《周易》的人,《易传》的重时思想使他加深了对时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他在为历史人物作传时非常重视时的概念,《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不令己失时作为取士标准。《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太史公曰: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彳-余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为举首。公孙弘本是-位海边牧豕的老儒,年近花甲而无所遇,是汉武帝大兴儒学才使公孙弘枯木逢春,以布衣而封侯拜相,为天子三公,可见是时的因素才使公孙弘脱颖而出。这个时,就是历史给士林所提供的特殊历史机遇。《史记》的其他篇章也多次强调时的重要性。《鲁仲连邹阳列传》说:智者不背时而弃利。《李斯列传》说: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又说:得时无怠。又说•.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淮阴侯列传》说: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又说: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天下大乱人心思治,易姓受命改朝换代,国家兴盛大有作为,这些都是士林阶层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史记》的七十列传的传主多集中在战国秦汉之际,这里面固然有史料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历史时期正是士林阶层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史记》有时虽然不用时这一概念,但语意所指仍是时的意思。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绛侯周勃世家》说: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髙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樊郵滕灌列传》说: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庭,德流子孙哉!秦末大起义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时刻,是平民百姓崭露头角的最好时机,萧、曹、樊、绛等人正是抓住了特殊的历史机遇,才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史记》有时所讲的势,其内涵主要也是时的意思。如《范雎蔡泽列传》说: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范雎、蔡泽一生的荣辱沉浮,并非由于他们前愚后智,而是出于他们处于不同的时势之中。淮阴侯韩信未发迹时连一口饭也难吃上,而飞黄腾达以后连百万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南面称孤。这就是时对历史人物的决定作用。读了《史记》这些人物传记,我们对《周易》时的思想会有更深的理解。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易传》与《史记》的重时观念》的全部内容,更多周易天地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