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的形上思想与中庸的“性与道”的道德理论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易传的形上思想与中庸的性与道的道德理论

中庸末后的一段,以讨论一句诗作为结语:

诗曰:德辂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从这结语看来,德辅如毛,这轻微得像毫毛一般的德,总还是可直接感触到,总算是具体的事物;但上天之载,则连让我们直接感触的可能也没有;无声无臭的上天之载,却是真理之至极处。

在这里,我们主要并非讨论这句中庸的含义如何,而只是要透过它去了解到中庸这篇文章写作上的某些特质。犹如我们要理解易,便先要理解周易一书乃是拟议于易而写作的;我柄对于中庸,则先要知道此书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下写作的。

毛犹有伦,中庸借用了这句诗,乃在表达出,乾坤合德而产生的仁,它的端倪再小,在意识上总可直接把握到;而性则不可以直接把握了。

中庸与易传之不同,乃是中庸从道德方面论性,而易传则从形上方面论易。为了更明白中庸确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之下写作的,以下我再列举三段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搶,如此夫。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至诚即易。故至诚无息的这一段,若以易代替了至诚,则此整段为描述易之演生天地。而在此段之中,对这至诚的赞叹则是如此的: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从它的存在而言,谓之不见而章,即所谓易无体也,从它演生天地的过程而言,则谓之不动而变、无为而成——阴阳主变、乾坤主生成;易本身是寂然不动、无思无为的。

则此句对至诚的赞叹,实即对易的赞叹。而其中较重要的,该是赞叹着易的存在的这句:不见而章。

可以说,上列的后两段,都只有在继承着这不见而章之后,才显得有意义。

鬼神是不见而章的。它是如此的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但它却体物而不可遗——这里又拿它来象征着至诚的易了。

从天地鬼神作比方是如此,而从内心上说去,则是微之显,是诚之不可搶。

则神之格思之神,正是逼肖着人的内在的性。

微之显,是仁之端倪,当我们体认得此一至微之端倪而诚之的时候,就在这诚之的行为里面,发现到使诚之成为诚之的诚的存在——诚之不可搶,是在这个地方说上去的。

君子之道,不是别的,正是此仁之道,亦即性之道。而既然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所以说:君子之道,是费而隐的。

在这里,我必需明白地指出,郑玄对这句费而隐的注解是错误的,因而承于郑注的孔疏也是错误的。他们的错误,不在把费这个字理解成诡——这个注解很难说对或错——他们的错误乃在于(尤其孔疏特别明显)把整句的君子之道费而隐解成是君子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这一类的意思。这样贯下来便难以理解。

朱子的中庸章句则注解为: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

又在此段稍后处,诗云,鸢飞戾天之下再解释这个费字P意义说: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者,则非见闻所及,所谓隐也。

朱子的注解是可取的。

我个人的主观,说文:费,散财用也,从贝,弗声。朱子的注用之广,也可从散财用也引申而得,而我却取了别个引申的方向。

我从用财的用这方向去引申,费在这里有发用的意思。

因此,从人心言,喜怒哀乐是所谓的费,而它的未发,即是隐之所在了。仍是一仁而一性。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从知方面来说,人之具有喜怒哀乐,是谁都可以知道的,但是,知其发用之极而至于尽其心者,知其性矣,就连圣人也不是轻易达到了,况且,仁有不断在认识上综合的功能,则及其至也,应是穷神知化的境界了——这只有贯通费与隐而知达天德的,才办得到。

而从行的方面来说,节制于喜怒哀乐之间,相信一般人也能办得到,爱人之仁,相信一般人都能实践出来,然而,及其至也,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也要七十岁才能做到,——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则尧舜亦所不足。

其至之难知之处,费的方面在于仁的感知之无止境,而隐的方面,则在于性之无体。其至之难行之处,亦在于仁的扩充的无止境,在于神之无方。

最后,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是就仁的发用上面而言,至于察乎天地,则是仁的感知能力的发挥,它的高度的综合的效果;它从己之恻隐而知易之生生。

以上,总算能够看出来,中庸确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下写成的。

用以贯通人与易的,是仁与性;中庸则以诚之与诚,来贯通仁与性,完成人与易的天人之间的无间然的关系。这个结构,既属于中庸,也属于整个先秦儒家的道德思想。

以下,先列出中庸第一章的全部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a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第一段里,提出了性,道,与修道三个观念。

第二段则全就道上说去;却以不睹不闻一句,隐隐指点出中之所在,即性之所在。

第三段,提出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字,再提出一个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和字,把无间然的性与道的流行说出来了。

最后,致中和可使天地位,万物育,则此所谓之中和,非仅指人心之内之中和而已,乃透过人心,指向形上的中和。

这一章的段落大略如是,现在来讨论它的思想。

此中庸的第一章,乃是有系统地把易传的形上思想,在道德思想方面加以发挥。

易显其性,性复显为人之性。性即中,中者喜怒哀乐之未发。人如何能够直接认识,把握这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不可能。人所能把握者,乃其刚发之时——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对于易,也如是,易未有显象的时候,如何去把握它?要认识、把握它,是否也必要在它起码有显发的时候呢?

由于易的显发,天下因而是多的、动的;人心亦何独不然?

易的课题是:如何由这天下的多与动,去认识真正的道体——易。

而中庸的课题是:如何由这人心中的种种喜怒哀乐的发用,去认识真正的——属于他自己的道体——仁。

从道的流行的形态而言,仁就是中和。现在为了更淸楚地了解这一章的思想,以下,我将顺着段落次序予以简要的绎解。

易在人身之内,不再谓之易,而谓之性。此是一纯粹之性——没有人的意识在其中。

此一纯粹的性,乃人之所以生成,而又内在于人的一种存在原理,所谓成之者性也。人及其仁的生成,其根本的成之者就是性。

易虽在人身之内而为性,但其生生之德却不变改,因此,顺率此生生之德,则是仁之不断发用。仁之不断发用,乃性之生生之德的流行,所以谓之率性之谓道。率性之谓道的道,指的是仁,及仁之发用。

以上是性与道的关系。就中我们看出了,性是乾坤合德的仁的存在原理,而仁的不断发用,即代表着性的生生之德。

因此,顺率此性的,这种仁的不断发用流行,其最中正者,乃即此爱心与•恻隐,以感知于生生之德。此乃仁之本德,而能直贯于性与易者。仁之能直贯于性与易者,即是中和。

可是,仁之直接生成,既是基于接受阴阳之变化以生生的乾坤的合德,则仁之本身,亦日日变化不已;于是,顺率于生生之性而来的这流行之道,亦不是必然地时时居于中正的状态的一看易系统内,各爻位之有吉有凶即可知。

因此,必需要:修道之谓教。

这修道之谓教,在中庸之内特别重要。可分两点说明之。

第一,这表示了,性对于人的仁,并无主宰的意味;它虽是乾坤合德之仁的根本存在原理,但仁却只依照自己的感知所作的各种综合而自由行动。性所给予乾坤合德之仁的,只是感知与发用的原理而已。

第二,天命之谓性,表达了我们的生成是接受的,这种生成原理所供给我们感知与发用的原理也是接受的,然而,进一步,这些我们已然——且不能不——接受的原理所代表着的生生的天命,我们是否也接受,——这却是我们的自由。

因此,从人生论这方面看去,我们接受这生生的天命,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宋儒邵雍在这一点上说得很清楚:降命自天,立命为人。

而从儒家看来,正如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人乃是依于仁,在它的感知的综合中守于中正,上贯生生之德的——由感知此天命之存在而诚之。

这样,修道之谓教的修道便可以理解了,乃是中庸第二十章所说的:修道以仁。这修道以仁的仁,乃是仁之成德——为爱心与恻隐所贯通的,对生生之德的认知。

只有修道以仁,仁之发用,依其感知的无止境的综合才能恒常地守于中正,贯彻于性之德,而为人道之表率;如孔子说:仁者,天下之表也。

在这个地方,需要提一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睹、不闻,都指着中,即性。

对于这不睹、不闻的纯粹之性,君子应要常存戒慎、恐惧的心情,这表示着,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只是我们走的是存其心、养其性的道路,只能依于它的纯粹,来净化仁的种种发用(存其心),然后再以一纯净之心(仁)来操持此一纯粹的性。

由此,我们知道了,欲要仁的发用能守于中正,反求于性是必需的。反求于性,实无异于体认于易。

中庸的第一章,只说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却没有说出性是什么。但是,透过整章,我们却可以看到,性与道在这里都被纳人一个中字里面。

这表示,从整个人看起来,性与道都在人之内。纯粹的性既在人之内,仁也在人之内。

中的指谓是内,其内涵是性与仁,并包括仁的发用。并,且,中为天下之大本,而和则为天下之达道,则和亦自中出。

以上就是易传的形上思想与中庸的“性与道”的道德理论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精准算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