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与《周易》
先秦诸子百家的出现,与周朝的衰落有很大关系。
周朝自武王伐纣之后,经周公辅政,国势日强。但传到了夷王姬燮,由于他懦弱无能,被孝王夺取了王位。孝王因病去世后,诸侯又依据父权子继的定例,扶立他为帝。于是夷王便对诸侯十分感激,朝见诸侯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使天子的威严大为下降。他在位期间,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夷王在位三十一年,因病去世,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姬胡。姬胡便是昏庸无道的周厉王。
周厉王利用周王朝制定的三千多条刑法对人民采取了残酷的压榨,并且派巫官去监视人们的言行,凡是说了对周厉王不满的言论的人,格杀勿论。巫官滥用职权,枉杀了不少无辜,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不敢讲话。这就是历史上卫巫监谤的典故出处。当时召公虎曾提醒并劝告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厉王根本听不进去。三年后,即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义愤的平民们将周厉王赶跑了。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暴动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它动摇了西周奴隶制统治的基础,标志着西周由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周厉王逃亡之后,大家推举德高望重的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的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这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行政后,西周统治出现过昙花一现的宣王中兴。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垧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而把褒垧关进了监狱。
褒垧的亲人为了把褒垧救出来,便投幽王所好,在乡下物色了一个极其漂亮的姑娘并把她买了下来,然后教会她唱歌跳舞等技艺,再对她进行一番精心打扮,献给幽王,以替褒垧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所以叫褒姒。
周幽王为了褒姒,日日裂锦,千金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来干脆把申后和太子宜臼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且为了防止宜臼与伯服争夺王位,追杀宜臼。这种行为引起宜臼外祖父申侯的极度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犬戎族共击幽王。士兵攻破镐京,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常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周幽王的荒淫无道,终于给西周画了一个句号。
诸侯们将太子姬宜臼立为天子(即周平王),然后便回各自的封地去了。可是诸侯一走,犬戎便打了过来,周朝西边的许多土地也被犬戎占去了。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自从夷王开始,周室逐渐走向衰落。到了东周的平王,更加衰微,使周文王与周公打下的疆域成为五侯争霸、七国争雄的竞技场。正是这种大背景下,当时社会上一些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即士这个阶层由贵族中的最底层转为平民中的最高阶层。
在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中,士代表的是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处于贵族中的最低阶层。他们不是一般的文弱书生,都受过系统的教育,通晓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打仗的时候,可以做下级军官;和平的时候可以作卿大夫高级贵族政治上的助手。他们的职守是世袭的。在贵族等级制度中,他们有固定的地位、固定的生活和固定的工作。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个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随着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崩坏,士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只得自谋生活。在当时各路诸侯互相兼并夺权的斗争中,还有许多原来高于士的贵族,甚至是原来的国君,也失去他们原来的地位,流亡到各地。这些大小贵族们,过去凭世袭的身份,衣食无忧,过着剥削阶级的生活。而现在,他们只能靠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自谋生路了。他们在各地游来游去,寻找可以依附的主子,因此也被称为游士,而一些以武功或力大称著的游士,则称为游侠。其中长于礼、乐、卜、巫、祝、占,熟悉古代典籍的人,可以成为私学的老师,或在别人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给人家指点怎样行礼来谋求生活出路。游侠们则以充当贵族的武士为生。
从前,这些世袭职守的知识分子们,有可能并没有过多地学习各种知识,就像一般富家子弟一样读书不认真。可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只有通过知识才能很好地生存,才能摆脱成为奴隶的命运。并且,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他们甚至可以重新成王成侯。于是知识在这个时代便显得极其重要。所以一些士在离开东周或其他诸侯国时,往往将朝中的一些重要典籍偷了出来。这些拥有典籍的人一方面加紧学习治国安邦之术,积极寻找可以依附的君王;一方面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私人教学,广收门徒,扩大自己的声势。于是原来只有贵族才能掌握的知识便开始流传到民间。《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即是记载了东周王室内乱中,王子朝等将国家图书、典籍拥为己有的史实。
在这些典籍之中,最重要的著作当首推易学方面的文献。因为在当时强奴欺主,群侯争霸的血腥背景下,礼仪已失去了实用价值。而集天文、地理、兵法、谋略、占卜、哲理于一身的易学才是当时大环境所最需要的。所以在众游士阶层中,易学应当是一种最实用的知识,可以使掌握和拥有这种知识的人更好地生存。然而,这种实用的知识,并没有全部被游士所掌握,而是被另一种士所掌握,即当时拥有特殊地位的隐士阶层。
春秋战国时代,隐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比如,古代文献记载,齐桓公欲见隐士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日:‘万乘之主,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但桓公不从,五往而后得见。由此可见统治者对隐士的重视。为什么统治者对隐士如此重视呢?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隐士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他们的知识对成就统治者的霸业有帮助;其二,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霸权理想,急需经天纬地之才的帮助,他们对隐士表示恭敬,可以吸引更多的能人前来投靠。
隐士之所以比游士的知识更有含金量,与其归隐之前的地位有关。一般游士原来只是贵族中的最底层,所学不过六艺,毕竟知识深度有限。隐士则不同,他们往往归隐前是上层贵族,或因没落或因厌世或因避乱,于是选择了隐居生活。他们曾经的地位使他们曾经拥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可以学到更重要、更实用的知识,所以选择隐居生活的人往往品位极高,深明治国安邦之术。而隐士最精通的学问,往往正是博大精深的易学。
以上就是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与《周易》的所有内容,更多周易讲座资讯请关注精准算命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