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气数”概述阴阳与道术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阴阳,古代一对范畴,具有深邃又广泛的含义。在古代,因为阴阳观念几乎渗透各种学科和领域,因此它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当然作哲学概括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对基本范畴的阴、阳,反映了事物的对待性、统一性与转化性。早期的阴间观念,是阴阳离合论,由一气剖分为阴阳二气,在当时人看来,二气似乎是两种独立的形态。自唐、宋起,气一元论形态渐趋成熟,阴阳成为一气两种不同形式的观点也逐渐被明确。从张载到王夫之.唯物主义的阴阳气化学说,发展到很高水平。阴阳一气沦的观点•也成为传统气论中的主干部分。这也是气化学说,发展的必然趋向。

在王夫之看来,理只是以象二仪之妙,气方是二仪之实。健(阳)者,气之健也;顺(阴)者,气之顺也。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告子上》)在这里,清楚地可以肴到,所谓二仪即是阴阳,是一气之二式,洋言之,阴、阳即是一气所表现健与顺两种方式而已。一气的动与静、屈与伸、聚与散便分为阴、阳两式。而要枢在于时位相得,方能分出千千万万个各不相同的品端。

合者,阴阳之始本一也,雨因动靜,分而为两,迨其成又合阴阳干一也。如男阳也而非无阴,女阴也而亦非无阳,以至于草木鱼鸟,无孤阳之物,亦无孤阴之物,唯深干格物者知之。时位相得,则为人,为上知;不相得则为弇兽,为下愚;要其受气之游,合两端于一体,则无有不兼体者也。(《张子正蒙注太和》)

说明了阴、阳原本于一气,无论是男人、女人、上智、下愚,还是禽兽,鱼虫、草木,都是合两端于一体,一气而两种形态《尽管阴阳交错纷繁,究其根端,阴阳之始本一也。

阴阳一气的观念,突出气数的重要地位,在《易》中,气数是从六爻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不过《周易》气数之算定,有很大的局限性,占卜的方法,有偶然性,缺乏科学依据。所以,在《周易》中气数的数变,被困死在繁琐不实的占筮框架之中。

阴阳气数,自古已有史说,周初吕尚言《六韬》天地之盈缩。舂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言阴阳节,讲的都是阴阳气数,讲阴阳气数为最具体的为阴阳节。在贾谊的《六术》中说:

是以阴阳、天地,人尽以六理为内度,内度成业,故谓六法。六法藏内,变流而外遂,外遂六术,故谓之六行……可谓阴阳之六节,可谓天地之六法;可谓人之六行。

(《新书•六术》)

古代的阴阳节大抵发端于历律家、兵家、农家等。从阴阳节数的参照中,观察自然、人事的生灭规律,也可以理解世事、人们的气数和命运。由于没有占卜方式的束缚,又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因素。在当时也可算为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在西汉初期称之为道术。

道术之说,在战国末期已有。所谓道,乃是阴阳动静之节数;所谓术,乃是制物之数也。战国、两汉时期的道术家,对阴阳节数问题,颇为重视。如贾谊在《新书•修正语》中说:故道以数取谓之明,以数行谓之章,以数旒之万姓谓之藏。可见道术是以气数为它的行事之准则的。

齐鲁长勺之战,是一个以气数转换,以弱胜强,很好的战例。齐国结束了宗室内部的争端,桓公即任君位,对内政实行改革。在千时一战中,击澈鲁军。他急于向外扩张,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发兵攻鲁。

鲁庄公将发兵应战,鲁人曹刿,认为当时的朝臣没有能耐,未必想得到好的计谋。于是入朝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的决策。

曹刿问庄公,您依靠什么同齐国打仗?庄公回答说:对衣服、食品之类的东西,要分賜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对祈神的祭品,在祝辞中不敢虚报,要十分虔诚。曹刿说,这些小恩小惠的东西,不能遍施全国,人们也不会由此为您而全力出战。就是对神守点小信,神也不会降福。庄公想了又想,说:我对大小狱讼,虽不能明察秋毫,但必度情处置,不冤枉好人。曹刿说:能重视诉讼案件,倒是尽了责任,这就有力量同齐国一决雌雄了。鲁庄公同曹刿一起同往战场参与战事。

以上就是“阴阳气数”概述阴阳与道术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哦!更多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精准算命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