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道教的开创
南朝陆修静之后,又出了个卓越的道教学者兼改革家陶弘景。他对以前流行于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杨羲的《上淸》经箓道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又进行了总结和改革。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出身干江南士族家庭,年轻时曾任南齐诸王侍读,管理王室文书事务。后因官宦仕途不得志,而于永明十年辞官隐退于茅山,于此修道四十余载,并自号为华阳隐居。因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故而齐梁两朝公卿士大夫皆尊敬他,纷纷从之学道。据记载: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干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所以,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子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糅儒家和佛教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陶弘景才开始了对葛洪的金丹道、杨羲的《上清》经箓道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的总结和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为道教建立了神汕谱系。还通过编著《真诰》一书,对道教的传授历史作了整理。并在继承道教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道教的修炼理论。以此弘扬了上清经法,开创了茅山宗派。
道教改革家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处在一个分化体制中的远古,众多的道教改革家、理论家开始出现。这些道教改革家.在当朝统治者的支持下开始对低迷状态的道教进行改革,其间素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亦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开始对南朝梁道教进行了一次蛻旧变新的改革。
以上就是“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道教的开创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人物资讯请关注精准算命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