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译文】

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而犹豫退缩, 也不可以草率,简单地随便应付了事。

【注释】

①轻:轻视,看不起。

②略:简单,略微。

【评解】

做事情要有条不紊、技部就班地进行,千万不可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紧张地来把它完成。匆忙之中往往会做不好,也很容易忙中出错,尤其是在一个团队里做事,一个人的紧张、忙乱会对整个团队都有影响。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

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时要学会自我激励,要知道困难不会因为你的回避或退缩就迎刃而解,要有敢于去面对的勇气,要克服知难而退的心态,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古代的奏折

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从字面上讲,即是臣子向皇帝报告事件的折登而进的文书。

奏折的使用,始于康熙中期,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及部分替抚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遂有密折文书的出现。密折是奏折的一种。清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而题奏本章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皇权的加强。奏折则一扫此弊,具奏人可派遣 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甶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既速且密,有利于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

奏折

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后,奏折的使用就比较广泛,内至王公大臣,外至督抚提镇均可使用奏折。雍正皇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了使用奏折的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地方将军、督抚、提督 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 员,对凡属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的国家政务,都可以用密折先行奏 闻,然后再用题本正式奏请批示遵行。于是,奏折作为机密文书遂被普遍使用,成为定制。

奏折所涉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可分为请安、谢恩、缴批和陈事四类。前三类比较简单,陈事折则非常繁杂,涉及内政、军务、外交,上自国家政务,下至百姓琐事,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 事和谢恩,无一不包.大多不盖印S,直接报告于皇帝•因而保密程 度很高。在当时,奏折是皇帝控制政权,了解和掌握内外官员动向的 有效途径。

臣子缮写奏折,封好后装入报匣,专差递送,经专门负责收发奏折的内外奏事处,到达皇帝手中。皇帝披阅奏折,皆用朱笔,称 "朱批奏折"•发还具奏人。雍正帝时,命令将前朝朱批奏折缴还此后成定制。

到雍正后期,尤其是在乾隆时期,因奏折成了国家的正式官文书,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只有高级官员才有资格用奏折奏事。 在公文程式、运转关系以及缮写的字体等方面,也都有繁琐的规定违者就会受到处分。

雍正七年(1729年)实行副本制度凡奉朱批的奏折,都由军 机处誊录一份备査,即为"录副奏折"。只有极少数奏折或因事涉机密,或因风闻奏事,被皇帝留在宫中,称为"留中"。凡留中的奏折,一般不朱批不录副也不发抄,过后以原折交军机处归档.故 亦称作"原折"。雍正帝继位不久,还下令凡康熙帝的朱批奏折及他 本人批过之折,在发还具奏人遵行后,必须于年终汇总缴还皇宫保 存,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录,并且从此成为定制,直至清亡废止。

【相关链接】

陶侃的行事

陶侃行事,小到竹头木屑,大到设城驻兵,考虑颇为缜密细致。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的稻谷,陶侃问: "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

陶侃在广州,没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 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 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于悠闲安逸,惟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 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事情,他都自上而下地检査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 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毀灭自己啊

他曾主持造船,命人将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众人不知为什么。后逢大雪,天晴雪融,官府听事前余雪泥泞,木屑正好用来铺 地。几十年后,桓温为荆州刺史。桓温伐蜀大造船,又以陶侃所贮竹 头作丁装船。陶侃驻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 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与诸将佐察看形势。陶侃 为之分析说,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便派兵驻守, 也无益江南,长江才是御寇的天险。众将才恍然大悟。后荆州刺史庾 亮却对此不察,他派精兵万人驻守邾城。咸康五年(339年)后赵遣兵来攻。邾城孤立无援,终于兵败城陷,损失惨重。

徐文靖改过

徐文靖是明朝的一位清官,他从小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 都很谨慎。他仿效古人,每闪现一个正确的念头、说一段正确的话、 做一件好事,就在一个钵子里投一粒黄豆;相反•每做一件锗事,则在另一钵子里投一粒黑豆。开始,黑的多黄的少,自己则进行检査、 反省。渐渐地,黑黄相当;再后来,黄多黑少。他就这样坚持了一 生,即使在做大官期间也未间断过。

关注精准算命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弟子规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