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观 五蕴 五蕴皆空 人的本身即解脱自在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人类观——五蕴一五蕴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脱自在

舍利子l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即《阿弥陀经》里面所称的舍利弗。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儿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鸟,这种鸟眼睛非常明锐,舍利弗的母亲眼睛明锐得像舍利一样,所以取名为舍利。她这个儿子从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蕴所成,我们若能如实观照五蕴本空,那么,虽有身心的现象,也能够生活得解脱自在。然而要把五蕴看空,必须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蕴怎么看法呢?观世音菩萨对释尊的弟子,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子啊!色之于空,并没有不一样;空之于色,也没有不一样。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

这里的色,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属于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其余受、想、行、识四种,是属于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它们与空的关系,和色蕴完全一样。也就是在本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写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不过为免繁赘,只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句概括了。何谓色不异空呢?色在这里是指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互为因缘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听到四大就以为是指酒、色、财、气,其实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风,是物质界的四种特性,因为这四种特性在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所以称为四大。

地大表现的是坚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皮肤、毛发、指甲等;水大表现的是湿润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火大表现的是温热性,就是我们的体温了;风大表现的是流动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rtl这四种特性的物质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须每天摄取食物、补充水分,经过消化、分解、吸收以维持体力,而体内的废物则以粪、尿、汗水的形态排出体外;这些新陈代谢的活动都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根据生理学者的研究报告:每六至七年,我们身上总数约六十兆个细胞就全部更换一次。也就是说六七年之间,我们身上的所有细胞至少经过一次生死。像这样刹那刹那不停地变化,几十年之间,身体组织就变老了,今天生这个病,明天闹那个痛。当有一天,救治不了,这条命便报销了。所以凡夫众生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殊不知从因缘的观点来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变化,根本没有独存性、不变性与实在性,只是假有——暂时的有,空幻而不真实,一旦和合的关系结束了,身体也就随之死亡、朽坏、消失。这就是色不异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仅仅抱持一味色不异空的观念,三世论者会流于小乘声闻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论者则会堕入可怕的虚无主义了。因此下文要紧接上一句空不异色。前句以因缘灭故,色不异空;后句以因缘生故,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以能见有如空,在生死不异,住解脱自在;空不异色,所以能住解脱自在,但不离现实生死界,这就是大乘菩萨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空是因为有色才知道有空,离开了色来说空,不是真的空。例如农禅寺的大殿,本来空无一人,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农禅寺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其实本来没有,待会儿又不见了。也就是说,本来没有人,而现在却有人了,当它有人的时候,的确是真的有人。但是我们知道,等一会儿这些人会散去不见的,由此可见,色与空本来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同理,我们的色身在母亲怀我们之前是没有的,是在空中,而现在是活生生的躯体,其实它本不白有,而将来死了,又消失不见了,像这样即色而显空,才是真空。

如果只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可能有些人听了,以为色与空虽不相离,可是色是有,空是没有,色与空毕竟是有别。所以观世音菩萨接着告诉舍利子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我们的色身,无非是以四大为因缘而起生灭变易的延续现象,真观色身的本身就是无常(非不变的)、是无我(非独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实在的)。反过来说,这无常、无我的空相,绝非一无所有的空,而是因缘而生,宛如存在的身体。如此,色与空,空与色,只是一体两面的说法,彼此是没有分别的。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执色为有,亦即执著自己实有这个身体,因而缠缚了种种的烦恼不得自在。为什么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钱被盗了、我的房子被烧了、我患了高血压、我挨了别人一拳、我被毁谤了、我要死了……也许有人认为毁谤是名誉受损,与身体无关,其实人的名誉还是需要有身体作为对象。总之,如果你执著这个身体,放不下、看不透,这些就成了你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这种人被称为具缚凡夫。

至于小乘行者也是未了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体证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对色身的执著,却没有放下对法的执著。所以急欲出离世间,趋入涅粲,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再也无须也不想接受另一个色身。这种一味耽空滞寂,我们称之为偏空。

讲完了色蕴,接着我们讲另外四种属于心理的精神活动,即受、想、行、识四蕴。这四蕴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蕴,是如幻不实,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的。

受蕴——受是领纳的意思,是我们身体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与外在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接触所产生的种种感觉,可分三种:苦、乐、舍。苦受是不舒服的感觉;乐受是舒服的感觉;舍受则是不苦不乐,纯粹是感觉而已。

想蕴——是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对于外境的了解、联想、分析和综合等心理活动。

行蕴——是与外境接触之后,心理所起的对策。例如你搭乘公车,车内很拥挤,突然被人踩了一脚感觉很痛,这个痛觉,就是受。于是你赶紧抬起头看是谁踩了你,噢!是个急着想找座位的胖妇人,这是想。这时,你决定瞪她一眼,还是埋怨她一句了事,或者向她说:对不起!我的脚把你吓了一跳。这种决定处理事情的意志、意愿,叫做行。

识蕴——是指对外境(色)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觉(受)、认识(想)、意志(行)等活动能起了别识知作用的心之本体。所以识统摄了一切心理的活动。由于无明所覆,凡夫对于身心自体以及身心所依的外境,有着强烈的爱执染著,而造作种种善恶行为,积聚成为业识,由是依业受报,生死死生不得解脱。所以这个识是连贯凡夫生命之流的主体,这个主体绝非如一般神徒所相信的那种永恒不灭的灵魂。它不停地积聚业种,也不停地随缘现行,好比栈房一样,货物搬进搬出,变动不已。不仅前生与今世,今生与来世识蕴质量彼此不同,即使一念之间也前后不一了。所以,凡夫众生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受、想、行、识四蕴,也和色身一样是如幻不实,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的。

因此,经文的色不异空……亦复如是,也可以并写成四句,即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既然五蕴是空,五蕴非我,那么其他的人,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无非是缘起幻现,了无真实的自性可得。从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发起大菩提心。

一位大乘菩萨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且如《金刚经》上所说的: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造作如此大的功德,却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功德,为什么?就是因他具备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般若智慧。总而言之,心理的活动在凡夫来说叫做受、想、行、识,在佛、菩萨的境界则叫做后得智,是大用现前,是大慈悲、大智慧。而构成身心的五蕴在佛、菩萨的境界,就成了化身、神通、慈悲与智慧。

或许有人以为:我又不是菩萨,听这些做什么?诸位居士,我们虽然不是大菩萨,但是既然信仰了三宝,希望将来成佛,就一定要先从学做菩萨开始,晓得菩萨是怎么看待五蕴的,对自己时存惭愧之心,对菩萨常生仰慕之心,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生做不到像贤位圣位菩萨那样,只要愿心不失,来生还可以继续努力。所以我们要发愿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毕竟成佛的心。

关注精准算命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佛经大全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