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经传与成书的顺序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古书序在书末的体例是学界共识,而且被用作一条考订古籍编次的重要依据。对于这种体例的确定是从哪一部书开始的,前人曾有所议论。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云: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他认为《易》开创了序这种文体,但对于具体的情形,则没有进一步加以说明。清代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指出:序跋类者,昔前圣作《易》,孔子为作《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之传,以推论本原,广大其义。也就是说,《易传》是序跋文的始祖。虽然《易传》并非孔子所作,但认为序跋源于《易传》,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为什么刘勰和姚鼐会持有这个观点呢?或者说,就哪个意义层面而言,序这种文体是由《易》开创的?

编排在《周易》经文后面的传文,共有七种,分为十篇。《彖传》解释卦名、卦义及卦辞。《象传》中的《大象》解释卦形所象之物及卦义,《小象》逐条解释爻辞。《文言》是对《乾》、《坤》两卦卦义及每条爻辞的解说。《系辞》对《易》经的创制、功用及筮法,《易》道的广大精深作了反复的阐释。《说卦》主要阐述八卦的形成、性质及所象征之物。《序卦》解说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杂卦》将六十四卦以两卦为一组来解释卦义,重在揭示其对立统一关系。

七种传文既非作于一时,又非出于一人之手。不过,把七种传文视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它们涉及的内容则具有后世所说的序的特征。《易传》可以看作是从各个方面对《易》本经所作的一篇总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勰和姚鼐才提出《易》(确切地说是《易传》)是序这种文体的本原。

这篇规模宏大、意蕴丰富的总序,为书序的编排位置、内容及行文风格,都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借鉴的范例。因而,可以说,序在书末的体例是从《周易》开始的。

从序所在的位置上看,尽管《周易》经传合编始于西汉,但传文的写定在经文之后,这点是确定无疑的。这些附在《易经》后面的传文,对其后著作中作者自序的位置.起到了启示作用。汉代作品中有这样几篇序比较重要,它们所在的位置无一例外,都是在书末。《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子•要略》,扬雄《法言•序》,《汉书•叙传》,《论衡•自纪》。再往后延伸,东晋常璩《华阳国志》的《序志》,葛洪《抱朴子》的《外篇自叙》,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的《序志》等等,也都是这种体例。

从书序的内容上看,《周易》的传文具有兼容并包的性质,涵盖了后代书序涉及的所有内容。后代的书序内容都能够在《易传》中找到与之相应的部分,找到它们的原初形态。

《易传》七种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易》卦的起源;为什么而作(《易》的功用)、谁作的,以及对《易》经具体内容的阐释。后代书序的内容也都不出这个范围,都选择了同样的角度,从以上《易传》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来为书作序。

以上就是易经经传与成书的顺序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精准算命网易经奥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