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璐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速融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架构形成的交互空间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依托互联网链接脉络的教育体系中,高校教育管理不断孕育出以平台性、跨界性和数据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教育思维。这是一种适应新时代高校办学治校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尤其是在越发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下,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助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教育技术与立德树人工作深度融合,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方法遵循和实践指导。
平台思维:
推动教育生态协同
互联网是信息整合的载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平台思维”,即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特征,整合碎片化资源,连点成线,搭建联结不同群体的开放共享平台,在合作互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和互利共赢,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生态协同创新。
当前,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已进入“全国一盘棋”时代。高校在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百花齐放工作局面的同时,积极引入互联网“平台思维”,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共赢。高校要加强多元主体的互联互通,整合多方育人资源和优势,打造区域性、全国性思政教育平台或基地,综合利用外部资源合力开发适应当前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的网络平台、手机应用、数据库等,强化校际、校地、家校等多元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多元主体间的交互质量和效率,在交互学习中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高校要加强思政教育成果共享,借助互联网技术共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生产与分享平台,广泛集纳、实时更新全国范围内的思政教育最新成果。一方面,面向高校,实现对各级各类优秀理论、实践成果的共享共用,在广泛研讨普遍性、规律性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另一方面,面向学生群体,从学生需求出发,兼顾思想性和趣味性,筛选并供给囊括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多媒体网络资源,搭建可供自由交流的互动平台,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跨界思维:
提升资源利用效力
互联网“跨界思维”以交叉融合、外向发散、创新重构为特点,即打破思维定式,发挥“互联网+”创新驱动作用,嫁接融合不同领域的理念或模式,在协作中创新重构,再生出全新的体系,为用户带去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和多元化的体验。融入互联网“跨界思维”将为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注入创新动力,创造产生“思政+科技创新”“思政+社会实践”“思政+志愿服务”等全新模式,聚合多方优势,使思政教育彰显新的活力。
高校思政教育合理融入“跨界思维”,要推动思政教育载体跨界融合,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变化、新特点,在全面分析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巩固思政教育课堂载体,拓展社会实践载体,优化管理服务载体,健全校园文化载体。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探索思政教育新载体,全方位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要推动思政教育资源跨界融合,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娱乐、管理等各个环节,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打破壁垒、整合资源,以多关联性视角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营造全方位思政教育环境,着力突破时间、空间、边界限制,不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全程化、无界化,实现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
数据思维:
落实精准育人理念
互联网“数据思维”以全样性、全维度、智能化为特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集、汇总和分析,获得具有更高价值、更高效率的产品、服务或洞见。数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材料。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状态等,就需要客观、动态的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和科学结论的基础。将“数据思维”融入思政教育,就是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全方位网罗学生信息,以数据为核心,深度了解、剖析、预测学生的思想现状,揭示相关规律,创新高校思政工作管理机制,为更加精准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持。
高校要建立大数据研究平台。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协作,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融合,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系统、教务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数据展开针对性分析,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规律性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实现差异化分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引导,借助学生反馈的数据客观评价思政教育实际质量和成效,不断改进当前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要建立大数据管理预警平台。要利用大数据优势,全面实时掌握个体的思想动态、学业状况、生活信息等,分析预测思想、心理、学业、家庭等方面的潜在危机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介入干预,实现全方位的学业、贫困、健康、安全预警机制,提高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高校要建立智慧教育体系。借助大数据平台,相关管理服务部门能够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综合能力及在校表现做出更加全面、精准的分析。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顺势而为,增强自身信息化素养,强化数据意识,提升信息沟通、交流、处理能力,从而在思想引领、评奖评优、助学助困、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素质拓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化的指导和更加温暖、精准的服务,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筑梦圆梦。(虞璐)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