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王老师经常反问自己:“我应该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我应怎样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我应该怎样提高学生成绩?这说明王老师所处专业发展阶段是( )。
A.任教前关注阶段
B.早期求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课堂上,东东问马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马老师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讲就行了。你呀,总是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要这样,这表明马老师( )。
A.忽略了学生的阶段性
B.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
C.忽视了学生的平衡性
D.忽略了学生的整体性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分规则的制定,下列与王老师做法不符的是( )。
A.注重了学生的差别性
B.注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C.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D.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
4.李老师把作业从难到易分成了ABC三类,他在班上特意交代:学优生只能做A类作业,中等生只能做B类,学困生只做C类,李老师的做法( )。
A.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B.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C.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D.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5.下列不属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权限的是()
A.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B.监督本级监察委员会工作
C.撤销本级人代会的不适当决议
D.罢免上一级人代会的个别代表( )。
6.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顾老师计划带他们去参观当地的科技馆,科技馆以学生年龄小,人数多,管理不便为由,婉拒了请求,这种行为( )。
A.应当改进,科技馆应为师生参观提供便利
B.可以理解,科技馆并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C.值得肯定,科技馆应当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D.有待商榷,科技馆所有的设施应向师生免费开放
7.小雨7岁了,父母不送他去上学而是联合了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自己家
对孩子进行教育。对此,下列正确的是( )。
A.小雨的父母应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B.小雨的父母应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C.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督促小雨父母改正
D.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对小雨的父母予以处分
8.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在岗教师提供了每年不低于72学时培训机会,该县的做法( )
A.正确,保障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B.正确,促进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
C.错误,侵犯了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
D.错误,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的权利( )。
9.小学生潘某与陈某课间打羽毛球,击球中,潘某所挥的球拍突然脱手,击中了一旁观看的李某,导致其左眼受伤,对于李某的伤害,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
A.潘某监护人
B.陈某监护人
C.李某班主任
D.李某的学校
10.考试前,李老师发现少了一份试卷,便对学生昭宇说:你基础太差,参加了考试也不能及格,还是自己看书学习吧!于是把试卷给了其他同学。李老师的做法()。
A.错误,班主任才有免除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B.错误,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C.正确,体现了严慈相济的职业道德
D.正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11.梓轩的画很多次在市儿童画展上获奖。某出版社因修订地方教材的需要,在未联系他的情况下,就用了他的一幅作品作为插图,该出版社的做法( )。
A.合法,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B.合法,出版社使用的是已公开发表的作品
C.不合法,出版社应该事先取得梓轩的授权
D.不合法,不应该选择未成年作品作为插图
12.思涵受不了继母的虐待,找到班主任刘老师求助,刘老师当即向王校长汇报。王校长却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我们还是别管了。”王校长的做法( )。
A.错误,学校应依法履行监护责任,保护儿童人身安全
B.错误,学校应依法履行保护义务,积极采取救助措施
C.正确,学校没有执法权限,光凭劝说无济于事
D.正确,学校不是行政机关,无权干预家庭事务
13.某小学项老师发现班上小娟最近情绪低落,上课分心, 成绩下滑,经了解才知道有高年级学生多次欺负她,还不许他告诉别人,项老师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鼓励大胆向老师家长求助
B.请求学校对违纪学生严加管教
C.找到欺负小娟的学生进行教育
D.建议学校劝退欺负小娟的学生
14.开学,刘老师在班上进行“班级公约海选”,还推选了“公约管理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并反馈,对刘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会滋长“公约管理员”打小报告的不良xi惯,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
B.推选“公约管理员”不利于学生和睦相处,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
C.推选“公约管理员”有违全员参与精神,但体现了班级民主管理
D.会增加“公约管理员”的任务,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5.父母在外打工的玲玲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吴老师得知后经常去帮助他们,村民们受到感染,也纷纷伸出援手,下列与该案例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相符(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师道立而善人多,乐其友而信其道
C.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D.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6..刚休完产假张老师回学校上班了,但请的保姆还未到位,这段时间既要看孩子,又要上班,经常两头顾不上,身心疲惫。张老师需要调节角色内心冲突是( )。
A.角色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引发的心理冲突
B.角色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冲突
C.不同角色责任引发的行为冲突
D.不同角色期望引发的行为冲突
17.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貌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列属于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
A.褶皱
B.沙漠
C.火山
D.断层
18.公元79年,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城毁于一场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对其遗址进行考古挖掘,为研究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该火山是( )。
A.皮纳图博火山
B.圣海伦斯火山
C.维西威火山
D.埃特纳火山
1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出现,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在各领域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下列选项中谁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A.瓦特
B.富尔顿
C.惠特尼
D.斯蒂芬森(史蒂芬森) Stephenson
20.公元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进行了一场战役,晋军大败楚国,从此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这场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1.《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一场内战为历史背景的,这次战争是( )。
A.西班牙内战
B.墨西哥内战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玫瑰战争
22.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失空斩》
B.《定军山》
C.《宇宙峰》
D.《长坂坡》
23.下列人物,属于奥地利作曲家的是( )
A.舒曼
B.海顿
C.贝多芬
D.李斯特
24.下图表现的是特色民族舞蹈。这一民族是( )。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彝族
25.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的权重是: 2:3:5, 某一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A.82.3
B.82.4
C.83.3
D.83.4
26.如Excel所示,C3:C8区域内每个单元格都保存着一个数值,则C9单元格函数“=COUNT(C3:C8)”的数值为( )。
A.33
B.32
C.8
D.6
27.在Excel中,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求众数的是( )。
A. COUNT
B. STDEVP
C. RATE
D.MODE
28.军人-医生,下列逻辑关系不相同的是( )。
A.学生-团员
B.导演-演员
C.校长-家长
D.丈夫-妻子
29.按图形逻辑,填入最恰当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教学“比较分数大小”的内容,罗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大多数用了通分法和化小数法解题,但有几个做错了,由于粗心。罗老师在小鹏作业本上写用化小数法,不错!再细心点就好了。少数的用了画图法和估算法,且都对了,小萌也是,但图画的不规范,罗老师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字班清秀,页面整洁,如果饼團画得规范些就好了。还发现一个“特例”,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涛, 在比较分数4/5和2/3大小时,用了化同分子的方法,于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解法独特,希望不断闪烁智慧火花。第二天上课,罗老师分类点评并讲解。拿到作业本后小涛看到评语很高兴,并主动找老师。罗老师再次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品质。渐渐的小涛对数学产生兴趣,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还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罗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小学一到三年级,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让我坐在椅子上,受宠若惊,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扩旗手,看你个子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顿时我心中一 般暖流。升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攫您,认真听课,不断鼓助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学习步入正轨。真心感谢您,扩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选自刘成经《中国古典学中的“美”与“德”》
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像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之所以要读诗,根本原因在于诗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好事物,诗的吟诵和学习能够兴发人性中美好的侧面,而这种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对于礼乐的修习,则同样是将道德行为与心性和谐置于美的浸润和环绕之中。据此,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曾讲,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不能掩饰其内在的人性之恶,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个有德的人,只要“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使人的形貌成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据此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所谓以美储善或以美导善,最终生成的仍是一种以审美作为标识的道德形象。或者说,美与德的关系,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可以表述为首先以美育德、继之以德成美的连续性过程。
简而言之,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这是一种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比如,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或者说,一种审美化和艺术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乐于认同并能够恒久持守的道德。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问题:
1.在传统儒家学者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4分)
2.以美育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1.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层出不穷,且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物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月球探测器、“鹊桥”中继星、“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祝融”火星车。。。
2.我国某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的产品都很出色:手机芯片叫“麒麟”、基带芯片叫“巴龙”、服务器芯片叫“鲲鹏”、路由器芯片叫“凌霄”、人工智能叫“昇腾”、服务器平台叫“泰山”、操作系统叫“鸿蒙”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 C
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老师关注的焦点投向自己的教学表现,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题干中王老师关注学生成绩,处于关注情境阶段。故选C。
2. B
解析:学生观中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要求老师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自身体验感知上,题干中,东东问马老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马老师拒绝回答,并且要求东东跟着马老师的思路走。表明马老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故选B。
3. A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中,尤其是报告和评分过程,关注到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未提及学生有个别差异性,故未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差别性,故选A。
4. D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李老师是否具有优秀的学生观的内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的,给学生作业分成三大类看似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潜力。
5.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法规的内容,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2、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3、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4、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故选D
6. 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故选择A。
7.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五十八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故选C。
8. A
解析:这题考查教师的权利,教师享有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故选A。
9. 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材料中潘某与陈某在课间打羽毛球,学生潘某的过失行为导致李某受伤,对于李某的伤害主要赔偿责任的人是潘某的监护人。
10. B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公正评价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学校教师必尽的义务。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育机构对学生在受教育的某一阶段(时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概括性鉴定,包括课程考试成绩记录,平时学习情况和总评等。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11. C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成果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出版社应该取得梓轩的授权。
12. B
解析: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遇到材料中的情况学校应依法履行保护义务,积极采取救助措施,故选B。
13.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材料中高年级学生欺负小娟,项老师最佳的做法应是保护小娟的情况下,对于欺凌小娟的同学给予教育,劝退高年级同学做法相对来说没有保护这位高年级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
14. D
解析: 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故选择D。
15.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材料中吴老师的做法影响了村民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材料中分析一致的是A这个选项,故选A。
16. C
解析:这道题张老师在家庭里要承担母亲的角色,在学校又要承担教师的角色,所以不同角色责任引发的行为冲突让张老师有点疲惫,故选C 。
17.B
解析:内力作用指的是地球的内部热量,而风力,风对岩石进行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些属于外力作用,因为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形成了沙漠,故选B
18. C
解析: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多次喷发,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两万多人口的庞贝古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著名的游览胜地。题干中说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城毁于一场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对其遗址的考古挖掘,为研究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是维西威火山。故选择C。维苏威火山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
19. D
解析:作为发明家的乔治·史蒂芬森 第一位成功地造出蒸汽机车地人,是英国工程师史蒂芬森及其发明的火车(13张)(George Stephenson,1781-1848)。他在英国扭卡斯尔附近的煤矿工作时开始对发动机和水泵进行研究。1825年,他建立了一家生产蒸气机车的工厂。在那儿,他设计并建造了第一台能拖动客车的蒸汽机车,行驶于从达林顿到斯托克顿的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线。史蒂芬森最有名的机车叫“火箭”。1829年,该车在竞赛中获胜,车速达到每小时46公里。这辆蒸汽机车后来行驶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瓦特是改良蒸汽机。故选择D 。
20. A
解析: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这场战役是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成语的由来)。
21. A
解析:《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故选A。
22. C
解析:《宇宙锋》是戏曲传统剧目。叙秦代权奸赵高,派人盗取御赐匡家之宝剑“宇宙锋”行刺秦二世,以陷害亲家匡扶。又将已嫁匡家之女赵艳容献于秦二世,艳容金殿装疯,得以幸免。最后真相大白,匡扶全家团圆。A、B、D均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故选C。
23. B
解析: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 ,古典主义时期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舒曼、贝多芬是德国人,李斯特是匈牙利人。故选B。
24. A
解析:图片服饰是苗族衣服。故选A。
25. B
解析:加权平均值是指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该生的语文成绩为:85×0.2+78×0.3+85×0.5=82.4。故选B。
26. D
解析: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Excel中对给定数据集合或者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个数进行计数。C3到C8一共是6个单元格,故选D。
27. D
解析:在Excel中,MODE用于计算样本的众数,COUNT函数用于计数,STDEVP函数用于计算样本标准偏差,RATE 函数指基于等额分期付款的方式,返回某项投资或贷款的实际利率。故选D。
28. D
解析:“军人-医生”是交叉关系,而“丈夫-妻子”是反对关系。故选D。
29. 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 材料中,罗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值得肯定与发扬。
(1)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宽容对待学生。材料中,罗老师肯定了小爱的独特思维,表扬了小萌的字迹清秀等,并没有因为学生的不足就批评、放弃他,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
(2)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材料中,当有同学做错题时,罗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不断鼓励学生再细心些、图画得再规范些就更好了。点评作业时罗老师分类点评同学们不同的解题情况,并对答错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3)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材料中,小涛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题时,罗老师及时肯定小涛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
31.
材料中,于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1)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其他老师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从不提问“我”,但是于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时不时将眼光停留在我的身上,说明老师有关注的“我"。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对待学生。
(2)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我”是一个差生,于老师从未放弃过“我",学习上不断鼓励“我”。还经常和“我”的父母联系,告诉他们“我"在学校的进步。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坚守高尚情操、尊重家长。
(3)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于老师让“我”当升旗手,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让“我"从当护旗手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迁移到学习上。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
(4)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于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挑选护旗手,在和学生家长积极联系,让家里帮助“我"练习。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勤恳敬业,不敷衍塞责学生。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2.
1.在传统儒家学者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4分)
(1)①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②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③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2.以美育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10分)
(2)特点:①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②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③有助于更深刻地体现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与行稳致远的道路。效果:①以美育德是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②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审题:强调在科技新产品中使用传统文化中的因素来命名,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可参考押题作文第1篇《从冬奥会看文化自信》《舞出新时代文化之魅》
本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情怀和写作能力,符合高考“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考生审题立意时既要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为当前的科技发展注入的人文精神,又要思考当前的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将立意重点放到对二者关系的探究上。审题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也可以在“同”的基础上,针对其“异”分解论证。
①“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和“神州”谐音,象征着中华民族研制的飞船将泛舟银河,遨游太空,中国在飞船研制和航天科研方面将取得非凡成就。
②“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作鸿蒙。“元”是开始的意思,中国古人认为“元气”是构成生命万物的原始物质。“鸿蒙”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的研究立足于中国传统,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
③“嫦娥”是中国古典神话中奔月的女神,住在月宫,长生不老。取名“嫦娥”,寄托着中国登月探测器顺利登月,永驻月宫,开展研究的理想。
④“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擅长七十二变,勇于挑战,不畏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取名“悟空”,象征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究团队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和探测卫星将取得丰硕成绩的美好期待。
⑤“墨子”是春秋末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为“墨子”,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科学自信。
⑥“夸父”,中国神话中逐日的英雄,他力量无穷,善于奔跑。用“夸父计划”为中国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命名,象征着中国监测太阳活动的坚定信念和科研精神。
用这些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词语为科技发展命名,可以看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彰显了我国特色和中国理想,传播了中国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具有不忘过去和继往开来等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和理想抱负。
从上述解释中,可知中国科技人的思想情怀和远大抱负。因此,写作时不能只谈科技,也不能只谈人文,要在科技中辩证地体现人文思想,在人文思想中深刻地挖掘科技力量,从而推及现代青年应有一颗,对科技、人文、未来、梦想,充满积极探索和勇于奋斗的心。
神话传说的悠久深远、历史人物的哲学渊博、文学作品的经典优秀,这些都是炎黄儿女深切体会到的骄傲与荣耀,因此我们应该在无边无际的科技未知之中,不断扩延中国文化的边疆,让每一寸全新的领域,都铭刻我们泱泱大国之五千年的历史风霜,所以我们当代年青年应要争做一名有科技之心,有人文之思的祖国复兴人。
结合题干要求,可知写作主题是科技与人文,写作任务是“演讲稿”。再据上文所述,题目立意如下:中国科研人的浪漫;用科技将祖先的梦想神话变成现实;传统与未来、希望的交融;中国厚重的古典文化,在现代,在全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等。
切题立意:
1.人文精神能助推科技发展。
2.科技发展能传播人文精神。
3.科技发展能将古老的梦想变成现实。
4.科技能沟通过去与未来,带着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5.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我国特色。
6.中国传统文化在科技领域焕发新的生机。
7.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