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们讲到,大将军窦武因为诛杀宦官集团不成,反而被众宦官反杀!导致自己身死族灭。
书接上回,窦武死后,汉灵帝刘宏就和众宦官好的要穿一条裤子了。
汉灵帝刘宏剧照
有功劳的人纷纷受到了封赏,曹节一伙宦官不仅升了官,还被封了侯!这上到朝堂,下到地方,都对诸宦官畏之如虎。
灵帝也开始沉迷酒色,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何进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了大汉的政治圈。
他们家最早是南阳郡宛城人,笔者之前写梁冀的时候提过,宛城是个大都会,人口稠密,经济又好。
何进剧照
何进家就是专门做屠户,家里买卖做得很大,有钱,朋友也多。本来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个宛城小土豪,可是架不住时运变化。
什么情况呢?
皇帝陛下选采女啊,由于皇帝比较好色,宫里的女人们都睡腻了,要追求点新鲜感,所以就有了这一出。
何进一听到这消息就高兴了,为啥?因为他正好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正值二八年华,长得又漂亮,平常他总是羡慕那些达官贵人,想要跻身其中,现如今他觉得自己的希望和机会来了。
于是,在宫里的使者来到宛城选采女的时候,何进就通过朋友搭上了关系,特意给这位使者送了厚礼,这才把妹妹送进了宫里。
毕竟是花了钱的,何采女进了宫后就被汉灵帝宠幸了,没过多久就怀上了龙种,最后来了一出母子平安。
这事可把汉灵帝高兴坏了,为啥啊?因为这个时候的汉灵帝还没有一个活着的子嗣呢!
何采女这孩子一生,就等于大汉帝国有了继承人,你说皇帝能不高兴嘛,高兴之下就把何采女封了贵人,没过几年就升格皇后,成为了何皇后。
何皇后
而何进呢?当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先是被选为郎官,紧接着随着妹妹的受宠升为虎贲中郎将,外放颍川太守,等到妹妹被封为皇后,又升了担任侍中,大匠,河南伊。
这算是升迁最快的外戚了吧?
这个中间,宦官们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毕竟何皇后能在宫里安逸受宠,宦官们也是出了大力的。(肯定也是收钱了)
何况最关键的一次,王美人事件,汉灵帝心爱的王美人(汉献帝刘协的生母)被何皇后给谋杀了。
何皇后这女人美归美,就是妒忌心太重手段太毒,这也为她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这件事气的皇帝陛下险些废后,要不是诸宦官力保,何皇后与何进早就尸体发臭死无葬身之地了。
时王美人任娠,畏后,乃服药欲除之,而胎安不动,又数梦负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协,后遂酖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董太后自养协,号曰董侯。
人嘛,地位一高想法也就变了,以前是个杀猪的,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重臣,皇亲国戚,开始向士族靠拢,这个有些想法也就变了,何进也是一样。
众宦官
忽然之间,何大人就看宦官们不顺眼了,(估计是宦官们的服务费收得比较高)还没顾上收拾他们,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爆发了!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开始了自己的造反大业。
汉灵帝被这声势浩大的起义吓得不轻,赶紧把舅哥何进召进宫来委以重任,担任大将军。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赶紧出兵平乱!
何进也是不负皇帝陛下的期望,上任没多久就发觉并镇压了黄巾党羽组织在洛阳的起义,因为这个功劳灵帝顺势给他封了侯爵,中平四年何进的弟弟何苗又一次立功镇压了荥阳的黄巾起义军,也被封了侯爵,何家一门两侯虽然比不上梁冀家那么厉害,但是也是权倾一时!
灵帝在权利平衡上还是做得不错的,外有何进,内有十常侍,皇帝居中,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
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到了中平五年基本上就被镇压了下来,没想到刚过了个年,黄巾又有余众闹腾起来,这没完没了的架势让汉灵帝很是头疼,更有算命的说洛阳恐怕要遭兵祸,皇家要死人。
给汉灵帝怕得不行,最后还是何进的手下出面给何进建议:姜太公曾经说过,天子带领军队可以用威压稳住四方天下。
何进觉得没错就告诉了灵帝,于是意见被采纳,灵帝亲自挂帅召集四方军队在洛阳讲武,又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来分别统领这支军队。
后来的魏武帝曹操也在此时担任了典军校尉。他的好发小袁绍则是中军校尉,当然西园八校尉不可能全是士族,还有皇帝的心腹,宦官蹇硕被任命为上军校尉。
考虑到士族力量的强大,灵帝又让蹇硕担任了这支军队的元帅,来统领他们,两千石以下都受蹇硕的监督。就连此时的大将军何进也在蹇硕管辖范围之内。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东汉末年士族的力量已经空前的强大,对皇权造成很大的威胁。
宦官掌兵
蹇硕虽然掌握着兵权,可是心里还是很忌讳何进的,就窜唆皇帝想带兵出去西凉混点军功。回来好对付何进。
何进得知了宦官们的计划后,认为不能让这帮宦官们有机会扩大权利,更不能让他们带兵出征。于是派遣袁绍领军去收拾徐州兖州的黄巾军,然后告诉皇帝,等到袁绍回来再出兵攻打西凉。
何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拖延时间为自己这边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当然,其中应该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汉灵帝这会儿恐怕已经是身体不怎么好了,拖延时间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皇嗣考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汉灵帝意属的即位人不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而是王美人的儿子,由董太后抚养的刘协。
汉灵帝刘宏和何皇后的关系并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想当年王美人事件要不是诸宦官力保哪有何进今天。
所以对于立储君汉灵帝自然属意刘协,而蹇硕就是灵帝就给刘协的护道人。
刘协剧照
果然,中平六年,短短一年不到汉灵帝就不行了,临终前把皇子刘协托付给了蹇硕。
蹇硕接受了灵帝的遗诏后,立刻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准确来说是除掉何进的机会来了!
灵帝这边刚刚驾崩,蹇硕就准备在他的灵前动手除去何进。
因为宫里是宦官们的势力范围,何进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大摇大摆的进宫准备料理皇帝后事,走到半路碰到了蹇硕的司马潘隐,这位潘司马以前和何进关系挺好的,算是故旧朋友。潘隐就迎着何进的目光微微眨了眨眼,就擦肩而过了,那意思就是说别走了,再走可就进了鬼门关了!
何进一看潘隐的目光微微一愣,立刻就反应过来,好家伙,宫里有变化!他立马从宫里捷径翻墙跑了,家都没回,就去了自己的兵营。然后调集士兵驻扎在百郡邸,对外说自己生病了,没法进宫给灵帝披麻戴孝了...
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硕既受遣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及进从外入,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而目之。进惊,驰从儳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
后面的事大家都从三国演义里知道了,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刘辩就即位了,储君刘协反而没有登位。
刘辩即位后何进也就继续水涨船高,和太傅袁隗一起辅政,同录尚书事。后宫则推出何太后临朝,太后称制也是汉家老制度了,从吕后手里就开始了。
何进总算是跻身士族的圈子里了。
当上了辅政大臣没多久,何进就准备干一件大事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当然,按照士族们的叫法就是铲除奸佞。
这奸佞都是谁啊?什么人啊?
都不用猜,就是诸位宦官老爷!
要说这杀猪的就是杀猪的,事情还没干呢下面人就知道了他的想法,中军校尉袁绍算是士族里面的翘楚人物,他知道这事以后就给何进带话说:现如今宫里宦官们经营的和铁通一样,董太后又经常和他们一起分红做买卖,大将军您要先选些贤良大臣(例如我袁某人)为助力,然后再收拾这帮阉竖!
袁绍字本初
何进听了袁绍的口嗨,深以为然。第一个重用的人当然是袁本初和袁术两兄弟,最主要的是看中了袁家兄弟的家世,四世三公威望不是一般大!然后又招募了逄纪、何颙、荀攸等,视为心腹。
何进的第一刀砍来砍去没砍到宦官们头上,先砍到了同是外戚的骠骑将军董重身上,无他,因为董重在董太后的支持下和何进争权。
关键是董太后斗争经验匮乏,在内宫的争权中说过何皇后这么一句话:你狂什么,不就是仗着你哥哥是大将军?我们家也有骠骑将军呢,要杀你哥那是易如反掌!
结果这话让何太后知道了,当即就告诉了何进,何进正愁没人让他立威呢,现在有人递刀子当然得接下来。
然后大将军上书皇帝,要收拾董太后一伙,然后自己给自己盖章,批准了自己的奏疏。带领着甲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邸,把董重给抓了,最后董重自杀。
董太后也没跑了,史书上写的比较隐晦:董后忧怖,暴崩。暴崩的意思就是不正常死亡。
何进本想着要立威,没想到他这波斩尽杀绝反而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到底还是个杀猪的,水平有限。
何进的这波操作属实把宫里的蹇硕吓的不轻,何进如此步步紧逼,蹇硕也有些撑不住了,急忙联络其他宦官,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天下宦官是一家,要不是我蹇硕现在还控着兵权,大家早完蛋了,需要大家群集一团自保,找个机会把何进干掉才是上策!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蹇硕说的确实不错,可是在当时,很多宦官却不以为然。
为啥?因为宦官们也内卷的厉害,各有各的山头,蹇硕能得到灵帝托孤就说明其不是何皇后这边的,他的山头是董太后这座。
既然不是一座山头,思考问题也就不一样了。
他们认为,何进只是和蹇硕过不去,和其他人不沾边,况且大家以前还对何皇后有搭救之情呢。
宦官头里面有个叫郭胜的,跟何进是老乡,一看就知道何皇后能上位肯定离不开这位老乡。所以他和何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算是何进在宫里的内援。
郭胜很不赞同蹇硕的想法,就私下找到了众宦官头目定下了舍蹇硕保大家的主意。
之后何进就收到了宫里的告发信,一看蹇硕居然想谋害自己,二话不说让黄门令把蹇硕给抓了,一刀咔嚓了事!
蹇硕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送了命,手下的禁军就全归何进统领了。
除掉蹇硕后的何进已经是权威内外了,要杀什么人就是一句话的事。心腹袁绍也是赶紧劝他趁热打铁把该料理的宦官都料理了,免得夜长梦多重蹈窦武那伙人的覆辙。
说实话,袁绍说的是一点没错,何进何苗兄弟二人统领着军队,士族里又有这么多支持者,要清场子那是易如反掌。
何进也觉得这位小老弟说的不错,和袁绍敲定了细节就进宫去给何太后打个招呼准备动手。
没想到事情到了何太后这里卡住了,何太后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宦官们在宫里管事情那是老刘家早就有先例的事,怎么能随便废除?再说了先皇帝刚刚走了,你现在让我和这帮士人一起治国吗?言下之意很明显,这帮士族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何太后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她的政治智慧要比何进高的多。
毕竟能在后宫的佳丽里杀出重围登上皇后宝座的女人,可不是一般女人。
比董太后之流可是厉害的多。
而且一直在皇帝身边,对于皇帝的想法也是了解的最多的。对于皇帝借宦官集团对抗士族集团的手段她是清楚的。
这种时候已经杀了董重就可以了,保证权利的平稳交接才是最重要的。
何进最后在妹妹的劝说下也没了主意,他的意思也就是诛杀些放纵狂悖的宦官就行了,就这么怏怏回了家。
心腹袁绍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再次力劝何进道:“大将军还是要把这些阉竖干掉啊,这些人一直围在皇帝身边,倚仗权势狐假虎威,告小状,进谗言。要是不搞定他们,早晚咱们得翻船。”
何进这边犹豫不决,何太后那边却又是谗言四起。
宦官们早就结交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何进的弟弟何苗,大把大把的钱撒出去给了这两位。这二位也不负宦官们的期望,屡屡在何太后那边进言,说的无非就是何进杀了宦官想一个人独揽大权,向梁冀看齐等言论。搞得何太后也怀疑何进想大权独揽干点啥事了...
再加上众宦官历来在内廷和朝廷上作威作福,影响很大,虽然何进是大将军但毕竟是新贵,依然十分忌惮他们。
这事居然就僵住了!这种情况只要智力没问题的话翻翻史书就知道肯定得出事,窦武的事情才发生多少年啊?怎么就没人吸取教训呢?目前来看不是何进翻车,就是众宦官被杀。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何进和宦官们和解,达到权利平衡,如果这样的话何进无疑要和新加入的士族集团分道扬镳,这是何进所不能接受的结果。
那么就只有接着斗了...
既然太后不同意,袁绍一伙人就开始出馊主意了。袁绍认为既然太后不同意,那就强迫她同意,怎么个强迫法?
召外兵!让全国的猛将带兵进京,旗号嘛,就打着诛杀奸佞!如此一来太后必然同意杀宦官们了。
为什么说这是个馊主意?
这与东汉的体制有关系,西汉时期,国家的有战斗力的军队基本都控制在中央朝廷手里,有了战争,皇帝再调兵遣将从容出击。可是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因为要镇压起义军,汉灵帝开始让地方豪强士族自行招募军队,这样一搞有战斗力的军队都在地方了,朝廷反而没有了精锐之师。
倘若国家承平,也没什么关系,慢慢收回来就是了,可是偏偏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这些地方军头士族就成了朝廷和国家的不安定因素。
现在何进听了袁绍的话要召这些人进京,这帮武夫要是在京师胡来怎么办?
主薄陈琳看得比较明白,就劝何进打消这个念头,你说你一个大将军想杀几个宦官还不简单,干嘛搞这么复杂,一不小心自己的命就没了。
主簿广陵陈琳谏曰:“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要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进不听。
可惜何进听不进去。典军校尉曹操也赞成陈琳的意见,他认为:宦官从古至今都有,只不过是仗着皇帝给的宠信胡作非为而已,要处理就处理为首作恶多端的就行了,派几个狱吏就搞定了,何必这么大张旗鼓召外兵呢?真要是对宦官们赶尽杀绝,事情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我看这事早晚要坏!
曹操字孟德
听不进建议的何进立刻就把并州牧前将军董卓给召到了京师附近的上林苑。
这位并州牧董卓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就是这货把东汉给葬送了。
最早这厮也是个游侠,后来借着羌乱慢慢爬了上来,生性狡诈残忍,后来又跟着袁隗镇压凉州之乱和黄巾起义,最终被灵帝任命为并州牧。
袁绍找这么个野蛮人来京师,朝野上下都是议论纷纷,反对声音最大的当属侍御史郑泰和尚书卢植(卢植算是刘备的老师),说董卓这么个长年在边境成长的野蛮武夫,你把他召到京城来,还要让他干诛杀宦官这样的大事,他一旦得志,朝廷怎么控制他?恐怕危害不是一般的大啊!又说何进你身为一个大将军,又是皇帝的舅舅,现在的权这么大,杀几个宦官信手拈来,何必要引狼入室召外兵来啊!
可惜何进是猪油蒙了心就是不听,气的这两位直接挂印弃官而去。
郑泰临走时气的对一旁的荀攸说道:“我什么老板不能伺候,偏偏要辅佐他!”一甩袖子就走人了。
何进这边也没理人家,照样过自己的日子,他又派了心腹王匡给外军发放武器,这个时候洛阳附近的军队已经有了好几支,东郡太守桥瑁带兵在驻守东面,武猛都尉丁原在孟津驻扎,顺便奉命把孟津给烧了,火光冲天,照的洛阳城里人人自危!因为这帮人的口号就是诛杀宦官...
何太后虽然心里惊慌,可是嘴里还是不松口,死活不同意何进的想法。
这个时候,何进的弟弟何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劝何进道:大哥,俺们家是怎么发的家,你不知道吗?当初也就是南阳的一屠户而已,不就是靠着内宫里的诸位公公发的家?国家大事你我兄弟又能懂得多少?治国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大哥你还是好好想想,真要这么干有什么好处,我认为我们和宫里的人保持和平才是上策!
何进一听,我老弟说的有道理啊!这事还真不能这么干。所以他又开始摇摆不定,没主意了...
何进一起疑心就赶紧让手下谏议大夫种邵去宣诏,让董卓别进京了,此时的董卓已经到了渑池,看到何进的诏书那是鸟都不鸟。
带领人马一直开进到了河南地界,种邵也不惯着董卓,在堵住董卓让他赶紧滚蛋,狡猾的董卓认为局势发生了变化,装傻充愣就是不走,还让手下的丘八们纷纷拔剑击柱来吓唬种邵。
董卓
种邵大怒,直接拿出诏书把丘八们一顿臭骂,又到董卓面前问他到底滚蛋不滚蛋?董卓无奈只好带领军队退到了夕阳亭,已待时局变化。
同一时间在洛阳,何进心腹袁绍一看何进这架势,心里苦的骂娘,又担心何进反悔,就故意威胁道:大将军,现在外兵也来了,事情已经到了非办不可的时候,要是现在不收拾宦官们,那这些大头兵可不认识你,您还是赶紧拿主意吧!
何进……
又是一番心里挣扎后同意了袁绍的意见,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持天子节杖,有临机专断之权。袁绍一拿到权柄厉立刻派人去查宦官们的老底,又督促董卓赶紧的往京城赶。
袁绍这么一搞,得知消息的何太后这才慌了,赶紧把当官的宦官们都给免职了,让他们回家待罪,只留下了几个和何进关系不错的在宫里。
众宦官也慌了,赶紧一股脑都去何进面前请罪,希望他放大家一条生路。
何大将军捋着大胡子呵斥众宦官道:大汉天下成了这个样子,你们这帮家伙才是罪魁祸首。现在董卓马上要来了,我劝你们还是早早回到自己的老家封地去,当个富家翁岂不美哉!
袁绍一看老何这么说,就知道何大将军又心软了。那就接着劝呗,不知道浪费了本初多少口水,何进就是不听,或许他以为自己已经搞定了众宦官。
要说袁绍还是胆子大,既然你何进不同意,那我就让你同意。
他打着何进的旗号下令抓捕宦官们了家属,准备治罪。
何进袁绍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事,宦官们是什么反应啊?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火烧不到自己身上,都稳如老狗,结果现在袁绍开始对他们的亲属动手了,而是现在外面传言很多,都说何进要把大伙一勺烩。
没办法,诸宦官们惊惧之下准备要自保了,十常侍的头头张让他的儿子娶的是何太后的妹妹。
张让首先认怂了,赶紧给儿媳妇磕头认错,说我老头一把年纪了,早就想退休回家了,现在正好颐养天年。可是奴才我毕竟深受皇恩,所以希望大将军能够同意让我再站好最后一班岗,服侍一下太后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张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掌握宫里的权利,伺机而动保命要紧。
通过儿媳妇的带话,何太后也同意让宦官们来值班,就这样众宦官首领又开始正常上班了。
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何大将军再次进宫面见太后要求诛杀众宦官,让郎官们在宫里值班。
何进一进宫,公公们都急了,虽然不知道谈话内容,但是何进眼神里的敌意他们还是看的很清晰的。众宦官在值庐里纷纷猜测道:何进这老小子,皇帝发丧都不愿意来,现在怎么动不动就往宫里跑?他到底想干嘛?难道又要搞当年窦武那一出?
众宦官商议对策
这么胡乱猜测不是办法,张让就让手下的小宦官去偷听。
这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何进居然想把大家伙都给干掉!
这下诸宦官们的心拔凉拔凉的,何进这是要把事情做绝啊,既然你何进不仁,那就怪不得我们不义了。
于是张让带领着大家伙,抄起家伙偷偷埋伏在宫里,然后诈称太后召见大将军,把何进忽悠进了宫。
何进一进宫,就被一众持械宦官团团围在了殿内,望着一脸惊慌的何进,张让为首的宦官们大声质问何进:“呔!你个南阳屠户,大汉天下成这个样子难道就全是我们这些宦官的责任?先皇之前因为王美人的事差点就把你妹妹给废了,要不是我们这帮人跪下来哭着哀求又掏了上千万钱的家产来献给皇上,才保住了皇后的位置,我们这帮人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巴结你,保全性命让后人有个依靠。现在你这厮居然要直接要灭我们的家族,做的这么绝至于吗?你说宫里污浊,那我请问满朝文武清廉正直,忠心无私的有几个?”
让等诘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
大伙骂完了何进,就把他给一刀斩了。
何进被杀
可怜何进位极人臣,却刚愎自用,临大事又犹豫不决,合该有此下场!宰了何进后张让段珪赶紧现场写诏书,(这就是内侍的优势了,诏书随便写,玉玺拿来盖)首先拿了袁绍的司隶校尉,又换了自己人当河南伊。
一套操作完成之后,就拿到尚书台去发布,没想到尚书们一看就不信这是真的。大将军怎么可能自己下自己官?
于是他们纷纷叫嚷着让大将军何进出来解释。
何进是没法出来解释了,他的人头倒是被宦官们给扔了出来,滴溜溜在地上转圈,一脸的死不瞑目!
宦官们指着地上的人头大声呵斥道:何进谋反已经被我们诛杀了!
顷刻间尚书台乱作一团,众人跑得跑,藏的藏,磕头的磕头,当然还有悄悄出宫报信的。
这才有了上一篇开头吴匡,张璋和袁术的火烧九龙门和东西宫事件……
袁术这边一放火,张让一伙就挟持着皇帝太后奔北宫而去。
好在尚书卢植恪尽职守,手持长戈在阁道堵住了段珪,这才把何太后救了出来。
宫里这边已经热火朝天,宫外袁绍得知消息以后连忙和自己的叔父袁隗联系,然后假传圣旨带领军士和车骑将军何苗一起杀进宫去诛杀宦官。
刚杀了赵忠几个领头的宦官,袁绍这边队伍里就起了内讧,原来吴匡一伙一直对何苗不满,认为何进被杀这事是何苗窜唆宦官们搞的,结果在半路又把何苗给干掉了。
一路之上鲜血染红了地面,何苗的尸体也被抛自己禁苑里。
袁绍还不罢手,又下令封闭北宫,里面的宦官不论老幼,通通处死!乱兵进了宫那什么也约束不住了,烧杀抢掠,管你是不是宦官见人就杀,不知道枉死了多少无辜的人,直到天亮才停手。
仅仅一个北宫被杀死的人就有两千多!
杀戮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袁绍又带领甲士直扑张让段珪所藏的宫殿,这俩老宦官无奈之下带领皇帝和陈留王逃出宫里直奔洛阳小平津。
一众公卿大臣早就吓破了胆,趁乱跑了,免得做刀下冤魂。
只有卢植依然对皇帝不离不弃,带领人追到了那里。这个时候王允的手下闵贡也赶到了,连杀数人,逼的张让段珪跳河自杀。
众人这才脱险,正欲回京,董卓的大军也杀到了。
话说宫里火一起,董卓这边就远远看到了,他知道洛阳发生大的变化,赶紧整军出发,目标就是洛阳皇宫。刚到洛阳城西,又听说皇帝被挟持跑路,又急追到了小平津南这才遇到了还驾的皇帝刘辩一众人等。
于是,皇帝在董卓的护卫下安然回京。一路上又收留了何进和何苗的部曲家将,壮大了队伍,也埋下了隐患。
董卓带兵进京的后续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废少帝,立刘协(是为以后的汉献帝)祸乱宫廷,烂杀大臣,最终自己也死无葬身之地。
这场持续一夜的杀戮总算是暂时停止了,可是大汉王朝的气运也在这一刻戛然而止,这个王朝的命运从今晚开始进入了毁灭倒计时。
东汉末年地图
纵观这场突发政变,虽然最终的赢家由上次的宦官集团变为士族集团,可是真正的赢家确实军阀和野心家,最终使得东汉王朝坠入深渊。
这两场政变,不管是窦武,还是何进,都能当的上一个字的评价,那就是“蠢!”真可谓蠢到了极点!
后汉书也评价“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内倚太后临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卒而事败阉竖,身死功颓,为世所悲,岂智不足而权有余乎?
前燕皇帝慕容皝也认为:“窦武、何进,好善虚己,贤士归心。虽为阉竖所危,天下嗟痛。犹有能履以不骄,图国亡身故也。”
总之这两位就是色厉胆薄,刚愎自用,多谋少断!
最终身死族灭!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汉纪》《后汉书·窦何列传》亲历史人物,读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风情!我是青史铸剑,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