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紫微命盘免费算命 紫微斗数免费算命飞星紫微命盘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3
腾讯紫微命盘免费算命

作者|咸鱼鱼

监制|吴怼怼

互联网新鲜事一茬接一茬,如今连玄学赛道也有后浪出现。

从2010年微博出道的「Alex是大叔」到2021年在抖音爆火的陶白白,从简单粗暴的网页版算命到中西合并的各类占星APP,互联网玄学赛道一路走来,在隐秘生长,也在生猛收割。

尤其是过去两年,抖音上拜大佛,B站上算塔罗,公众号里求八卦六爻,玄学的风一阵赛过一阵,颇有即将取得阶段性大成功的势头。

然而,2021岁末之交的一脚刹车,让站在互联网玄学赛道上的各路大师们,猝不及防迎来了冰封时刻——随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2022年3月1日的即将施行,互联网玄学赛道,也悬了。

01

风险

不能在电商平台算命了。

最近两个月以来,有不少神秘学爱好者相继发现电商平台上,2021上半年还很火热的在线算命、塔罗占卜,到了下半年,却很难再检索到相关内容了。

而现如今,输入「塔罗牌、占星」,大多显示没有搜索结果,而输入「占卜、算命」,则会跳转到公益页面。在拼多多上,检索与「占卜、算命、塔罗」相关的商品,同样显示没有搜索结果。

腾讯紫微命盘免费算命

其他诸如小红书、B站、豆瓣等内容社区,输入相关词条,虽然还能跳出内容,但结果页顶部大多都悬挂着一行风险提示。

腾讯紫微命盘免费算命

而在微博紫微斗数超话内,则有用户发表博文,认为互联网玄学「会更加的转向看不见的地方」,同时,「暴利的会更加暴利」。

很显然,一场看不见的撤离正在互联网玄学赛道发生,而就在几个月以前,它还是公认的「一门好生意。」

此前,陶白白靠着星座解析抖音爆火时,曾有无数媒体复盘互联网玄学赛道的种种盛况,从微博头部星座IP同道大叔多轮融资、创始人亿元套现,到各种命理学APP的花样吸金,再到短视频平台上新晋崛起的星座博主,中西玄学,一边靠着「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一边靠着社交媒体吸金获利。

中间最鼎盛时,玄学造「神」,斩获千万融资都不在话下。

据投资界统计,自2014年以来,有多家以命理占卜为业务的公司拿到知名资本的融资。比如,由娱乐圈**莫小棋创立的「星座女神」,在2017年,曾获得左驭资本、水木资本、小米、韦玥创投共计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被视为中国最大星座社区APP的「测测」,在2017年则被百合网投了1920万。此外,星知道、占心、蓝星漫、桃桃喜等多个玄学创业项目都曾拿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融资。

虽然进入20世代后,互联网玄学赛道的投资热日渐降温,在2020年后,几乎检索不到新的投融资信息,但得益于视频文化的兴盛,互联网玄学博主却日渐兴起。

B站上,拥有66万粉丝的塔罗占卜UP主,一小时收费可达2000元,微信小程序内,有人出售占星课程,每课时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在小红书上,更是不乏借机售卖转运水晶、御守的玄学博主。

02

转向

当然,这种趋势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自2018年知名风水大V「神棍局」被封以来,互联网玄学赛道就隐隐开始有这种分化。一方面,2018年以来神棍局、AI算命等的相继倾覆,让投资机构逐渐意识到玄学赛道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政策因素叠加内容平台的自我审查让从业者们有了「枪打出头鸟」的意识。

所以,比起此前的团队创业、企业化经营,最近两年的互联网玄学从业者们更倾向单体作战,大博主依靠个人IP的流量曝光获得广告变现,而中小体量的占卜师,则更倾向社群中的1V1收费。

尤其是2021年《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后,不仅电商平台下架了与占卜、算命相关的店铺,闲鱼之类的二手转卖APP们也开始清理平台内的玄学内容。

暗流涌动之下,淘宝算命、拼多多占卜等一系列曾盛极一时的互联网玄学业务全面进入冰封期,而算命先生搬进写字楼搞命理大数据的创业故事也开始从公众视野淡去。

时至今日,就连测测这样已经算是比较头部的社区,都不再把占卜、算命等内容挂在明面上,而是以更隐晦的形式存在。

腾讯紫微命盘免费算命

打开测测APP,点击「问问」tab,会进入对话页面,在这个页面里,输入「占卜、算命」等词汇,均会跳出敏感词提示。

在应用商店里,这款APP也隐去了玄学描述,转而自我定位「星座心理情感问答社区」。

03

伪装

一场场更深度的概念包装在互联网玄学赛道弥散开来。

靠算命占卜起家的玄学APP开始往身上贴心理学的「金」,口才了得的玄学创业者则开始洗地「占星不是玄学,自有一套缜密的大数据体系」。

2021年9月,有媒体曾以第一人称视角报道过一个崭新职业——心理占星师。当时,标题是这么写的:我是心理占星师,占星不是玄学,是一套缜密的大数据体系。

然而,任你翻遍采访全文,可能也没法弄清这个花名「姜熊猫」的心理占星师具体是怎么大数据的,她认为自己是「星星的翻译者、信息的传递者」,但深究起来,遥远的星星又能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相比之下,曾被央视曝光的AI算命的大数据之说反而显得更合理些。

有媒体曾采访出售AI算命软件的商家,商家表示,AI算命软件的数据库里,一般存储着几百条面相测试结果的数据,这些描述运势的测算一般都是提前编好的模板,包括测试结果也随机出现。

「也就是说,你两次上传同一张照片,都可能出不一样的分析结果;两次上传不同的照片,也可能出一样的分析结果。这里头是概率的问题。」

是的,概率——或者说,神秘学本身就是概率的问题。

去年爆火的星座博主陶白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得到人的共鸣、抓到人的痛点」是他写东西时会考虑的问题。而他自述的天赋之一,「就是善于寻找规律、总结归纳,然后能够用一种让别人觉得很合理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潜移默化的让别人觉得这个东西说完之后很有帮助。」

概率的这一头是占卜师,他们提炼出宽泛、笼统、描述性的语言,在精巧组合后,对外输出。概率的那一头,是求占者,他们明明希望占星师的预测是针对他一个人,但实际上求得的指引却往往来自一份拥有共性的解读。

而更让人感叹的是,年轻一代一边点击屏幕分享今日运势,一边划过科普小视频里的巴纳姆效应和证实性偏见。他们未必不知道玄学背后有诸多科学解读,但依然对此乐在其中。

在果壳一篇有关占星的科普贴下,有人这样总结年轻一代对神秘学的追捧:上一代人算命可能源自无知,这一代人占卜大多源自无解。

这和阿兰·德波顿在《爱上浪漫》中的感慨有着遥远的相似性:「星相学和算命经久不衰,这表明我们多么渴望得到理解。」

是的,「占星的人要的只是指引,随便什么指引都行」,哪怕连他自己也在疑惑上海街头的占星馆办的是什么营业执照。

04

市场

几年前,铅笔道曾撰写过一篇与占卜有关的行业报道。

报道采访了某个来自算命APP的创始人,彼时,这位创始人认为他所处的赛道是一个超过1000亿的市场。在他看来,中国约有 14 亿人口,16~50 岁的目标用户人群占比约为 45%,其中付费用户约有16%,他们年均用于占卜算命的最低消费为 1000 元,合计下来,这是一个超过 1000 亿的市场。

而他所创立的产品,若能做到 20% 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年均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00 亿元。

但算命先生忙着替他人答疑解惑,可能忘了替自己也卜上一卦。

2022的钟声敲响,高人汇没有了「999实地看风水」业务,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提供婚姻、事业、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平台」。甚至,为了规避风险,公众号的关注推送语,都变成了「系统升级中」。

相比之下,海外「大师们」的千亿市场才是真千亿。

有人归纳过印度最大的四个国民级生意「ABCD」:A - Astrology 占星,B - Bollywood 宝莱坞,C - Cricket 板球,还有 D - Devotion 宗教。

其中,占星不仅被认为是和宝莱坞、板球、宗教一样的国民级生意,甚至还有着科班路径,据统计,在印度,有 30 多所大学开设了占星学本科和硕士学位。甚至还有中国的创业者赶赴海外淘金。

据36KR报道,一个由中国创业者创办的、名为「Guruji」的占星软件,曾获得光速印度和光速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该创始人的愿景,则是致力于成为「印度最大的占星平台。」

不仅仅是印度,在美国,占星APP们也大行其道。时代周刊2021年的一篇文章曾提到:「随着这届美国年轻人日渐迷信,不少占星APP因此获得巨大商机,风险投资也为后者奉上了大笔资金,最多一家APP开发团队Co-Star拿到了相当于9700万人民币,1500万美元的融资。」

更为有趣的,是这家公司兜售的占星理念。他们声称,除了雇佣占星师以外,Co-Star使用来自NASA的占星术信息来跟踪行星和恒星的实时运动,以提供准确的占星范围,它还使强调自己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而在这套高科技占星的话术下,Co-Star的生意确实红火,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占星术还催生了广泛流行的迷因账号和新晋崛起的微社交软件。

05

一个小结

时至如今,电商平台虽然下架了算命占卜店铺,但在互联网的隐秘一角,仍然有人在兜售这项服务。

在占星APP测测中,这项服务被改头换面,以情感咨询的形式存在,占卜师不叫占卜师,而是达人;在微博的各类玄学超话里,大师们不加微信就碰不到「缘主」。

显然,明面上的财富密码没了,但神秘学兜售的生意还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