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廷锦
(布依族“六月六”对歌 班廷锦摄)
一、布依人从远古踏歌而来
大河(邢江河畔)布依人的歌的确多。除已知的四十多部套歌,还有各种喜事中临时编唱的祝赞歌,如敬酒歌,祝寿歌,山野田野唱的情歌等等。除了布依语歌,还有即景而歌的布依汉语歌。布依人间是一个歌海!布依人唱着歌从远古一路走来。
在这个浩渺的歌海中,我思辨数月,至于去年(2019年)才初识其四极。
首先从唱歌场合上看,布依歌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在家里唱的歌,第二大类在野外唱的歌。
在家里唱的歌又分两类,一类是套歌,一类是散歌。
“套歌”是以整体相传很长岁月的,主题、内容、结构、歌的行句稳定的歌,每部套歌由若干节组成,每部套歌都有有开篇、主体、留歌(结尾),结构完整,大多数都主题鲜明地井然有序地唱叙一件事。套歌又有这样几类:(1)做客的礼节歌,如《开门歌》《餐桌歌》(《开酒壶歌》《要筷子歌》等);(2)“主歌”,如《创世歌》《打田歌》《卖粮歌》等等;(3)“情歌”(“友歌”),即《友陌》《友考》。
散歌则是即兴编唱的歌。散歌有:(1)酒席上唱的敬酒歌(劝酒歌);(2)结婚之夜新外婆们唱的打蚊帐歌、铺床歌;(3)野外唱或者晚上插在套歌与套歌之间唱的散情歌;(4)老人去世时唱的孝歌。
近代大河(邢江河)边的布依人还常唱一类歌自编的汉语歌,这类歌又有三四种曲调。
二、大河畔的布依套歌——布依人的文学文化经典
(邢江河畔的布依村 班廷锦摄)
大河畔流传的布依套歌,与我国文化瑰宝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极其相似,所以叫她“大河歌经”。
他的内容结构像《诗经》。
这些套歌内容风格分两类。一类是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为主人家唱的礼节歌,如《开门歌》和“餐桌歌”(《要筷子歌》《开酒壶歌》《插花歌》《王米》《酿酒歌》),这类套歌就像“诗经”的“颂”。另一类是同喜事礼节无关的夜里对歌(对歌一般分未婚和已婚)唱的歌。
“颂”几乎全是礼节性赞歌,唱歌人常常是照本宣科,不作主观个性再创作(音高低、缠绵、颤抖、加入表情等);歌词内容极度的夸张虚构,例如《开朝门歌》,不管主人家有无朝门,都是“朝门建在龙身上”,都是“银子铸做朝门枋,金枋截做朝门槛”,就如木匠石匠的“四句”,主家怎样永远是“儿子儿孙中状元”“儿子儿孙做公候”,除了好听之外毫无意义。这就如同《诗经》的“颂”部分。我把他们叫《大河歌经·颂》。
套歌中还有一类,反映的是布依人生活状况,内心思考,是古布依人的精神希望和情感世界,是他们的婚恋家庭生活。这就如同“诗经”的“风”。“风”又再分成两类,一类是“主歌”,讲历史、讲礼节、讲社会道德、讲生活和劳动智慧。“风”的另一类是“友歌”(《友陌(新友)》和《友考(老友)》),讲男女爱情婚姻的,沿“初识——相知——相恋——成家”的流程推进。
“主歌”是布依人代代相传的道德和劳动生活智慧的教材,教布依人自豪勇敢地面对生活,教布依人生活交往要相互尊重、讲究礼节、热情真诚,教布依人勤劳、精细、未雨绸缪。歌中所提及的贵阳府、安顺府、镇宁府、广顺府,基本定位历史坐标,所提及的黑秧、黄腊、王官庄等等村寨名字,定位了地理坐标。
“友歌”线索清楚,从《友陌》到《友考》是相识,然后相知,然后相爱,然后定终生,然后反抗包办婚姻的过程,表现历代布依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坚强索求。“友歌”写得更生动形象,震撼人心。那些故事过去发生了,现在正在发生,将来还会发生;那些情感体验既是祖先的上辈的,也是自己的。所以,尽管布依歌界有“嗷文米嗷友,嗷帕米嗷舜”(要歌不要人,要菜不要园子)之说,但是年轻的后生姑娘基本是奔爱情而去的,即使已婚的汉子和亲戚媳妇擦出爱情的也时有所闻。这些歌永远都会震颤灵魂,发生共鸣。唱他像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样永远不会厌倦。
我们布依族没有发现古传文字,所以“雅”不存在。
他的文学艺术特点像《诗经》。
章节“复踏”踏出绕梁旋韵。
娴熟地“赋比兴”,想象、联想、对比烘托、借物抒情、正侧描写相配合等表现手法。
遣词造句也恰当,尤其是刻画人物心理时,写物体状貌时用语精当。
人物形象刻画也可以同《诗经》媲美。
“布依诗经”是布依数代人集体的思想文学艺术智慧的结晶,成就与《诗经》也是相似的。
三、布依人的思想品质教材——“主歌”
布依歌最具思想价值,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套歌,尤其是套歌中的“主歌”和“情歌”。
布依人把自己的“主歌”叫“文翁”,“文(音)”在布依语是“歌”,“翁(音)”是主要,为主为尊的意思,如“鲍翁”(兄长)、“独翁”(正大门)、“丫翁”(正房妻室)。布依人把《创世歌》《打田歌》《卖粮歌》《加歌》《填歌》《正月歌》《数村歌》《落岁推年歌》《落脚歌》《洗脚歌》《敬烟歌》十二套套歌定位主歌,而且规定结婚、起房子这两件布依社会最大的喜事之夜才唱并必唱。可见这十二套主歌在布依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神圣!
布依人对“主歌”何以如此重视?因为布依“主歌”是布依族的思想品德教材。
《创世歌》是史诗,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勤射掉多余的八个太阳,留下两个,一个值白班,一个值晚班的神话故事。作为一套教化功能的民歌,他布依人告诉:①努力探知未知领域;②树立英雄精神;③树立为大众奉献牺牲的思想精神;④民主精神;⑤对突出奉献应给其精神物质奖励。
《打田歌》描述一对年轻的布依夫妻农忙时节一天的劳动生活。告诉布依人:①要勇担家庭责任;②做人要不畏劳苦;③夫妻要相互体惜,知恩知爱;④感恩,即便是对人之外牲口;5.爱老爱幼。
《新鸟哥》要布依人:①勤劳;②有时间观念,赶时惜时;③爱美惜美;④感恩行善。
《卖粮歌》告诉布依人:①要不断进步与时俱进,使自己走向富裕强大;②与兄弟民族交往的渴望与忧虑;③策划追求富裕强大生活的时候,要把周到地赡养父母的事放在首位;④要融入外界社会,要积极参与政治。
《加歌》告诉布依人:①对人要尊重,宽容;②不可强人所难;③真诚对人。
《填歌》告诉布依人:①做人要行之以礼;②做人要谦虚。
《正月歌》历数从腊月22到正月20的年节事务和赶厂活动,是布依人过年风俗的备忘录,也记录古代布依人生活的物质条件,互帮互助的亲密和谐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正月是布依青年恋爱季”的见证,细腻描写了布依青年恋爱的美好幸福心里。这部套歌:①告诉布依人要积极对待生活,未雨绸缪,精细合理安排,不可盲目随意;②表现布依人对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向往;③告诉布依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热烈追求是正当的事;④置疑封建包办婚姻;⑤追求享受生活快乐是正当的事。
《数村歌》告诉布依人:①做人要有民族自豪感;②做布依人很自豪;③要热爱美丽的家乡。
《落岁推年歌》这套歌是文化教化,教布依人:①懂得地支与生肖配伍;②让布依后代懂生肖物象特点,抓住特征认识事物,为布依大众使用“生辰八字”“属相婚配”文化打基础。
《落脚歌》描述朋友相约迎接相见的过程,我看至少告诉布依人:①遵循礼仪;②诚信守时;③待人诚,待人以真;④以美之态示人,不可随便。
《洗脚歌》作为一套教化功能的民歌,他进行了哪些思想元素的教育呢?我看至少有以下几点:①一切成就均来自辛苦努力;②感恩,谢恩,热情待人;③待客要热情周到;④出门做客要遵循礼数。
综合起来看,这十二套套歌对布依人及其后代进行如下内容的教育:(1)自豪自信,民主为公;(2)吃苦耐劳,和睦持家;(3)感恩和善,爱美重孝;(4)尊重宽容,重礼热情;(5)认真缜密,真诚谦虚;(6)积极思考,努力追求经济和政治进步。
由于不得已的原因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或者文字失传了,所以没有文字典籍作文化思想精神的载体。有文字传承文化思想精神,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即使没有,民族也要繁衍生息,而要繁衍生息就要传承自己的文化思想精神,幸亏我们布依族祖先是有智慧善于思考的,创造套歌作载体。把教义渗透在十多套套歌里,并且定了两条族规:(1)姑妈家起房子,外家家族提前一天送梁,晚上与姑爷家村族对歌,对歌时必须先对主歌。(2)结婚嫁女,女方家族送亲在男方家住一晚,晚上对歌,对歌时必须对主歌。(3)只有这两个庄重神圣场合才能对“主歌”。
“主歌”对研究布依古史,古代思想意识、精神气质有重要的价值。一字不识的老歌手郭焕秀老太太告诉我,其中《创世歌》《新鸟哥》《落脚歌》《洗脚歌》《加歌》《填歌》《敬烟歌》《推年歌》《卖粮歌》《打田歌》十多套是“主歌(文翁)”,结婚大喜之夜的对歌必须唱,新居落成对歌必须唱,这是祖传规矩(我又向几位老人核实,确实如此)。我为这个意外发现而惊喜。
但是问许多本族老歌手,祖先为什么这样安排,他们不知道,这又让我可惜,看来我参悟到的祖先的期望应该大力宣传起来,让更多的族人知道!
四、布依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友歌”
(布依族青年男女对歌 班廷锦摄)
“友歌”是情歌。唱爱情故事,唱爱情的幸福甜蜜及坎坷。那些爱情故事过去发生了,现在正在发生,仿佛唱的是自己经历或渴望。所以,尽管布依歌界有“嗷文米嗷有,嗷帕米嗷舜”(要歌不要人,要菜不要园子)之说,但是年轻的后生姑娘基本是奔爱情而去的,即使已婚的汉子和年轻媳妇擦出爱情的也时有所闻。这些歌永远都会让灵魂触电,发生共鸣。唱这些歌就像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样永远沉浸在美妙的享受之中。
邢江河畔的布依套歌友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两个段部,“友陌”和“友考”。
“友陌”之“友”,在邢江河畔布依之乡布依语指的是男女朋友的“友”;“陌生”是生疏,不熟悉,“陌”和“生”也都是生疏,不熟悉。“友考”之“考”是“老”“旧”,转借古意“同意相授,考老是也”,溯源至古,考和老是同意。“友考”是熟友、旧友、老友。
“友陌”套歌描叙的是男女青年相识——相中——试探——建交;“友考”套歌描叙的是友(恋人)日渐情深——相约赶场——刻骨思念——求婚——私奔——打官司。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布依人两种婚姻:一种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双方定下娃娃亲,到十八九岁时,要“八字”订婚,办结婚酒,媳妇开始零星住婆家,生孩子,成婚当家;另一种是男孩女孩十三岁在唱歌认识——建立“友”的关系——日渐情深——相约赶场——刻骨思念——谈婚论嫁——组织家庭。第一种婚姻是封建包办婚姻,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起来是父母贤子女孝,其实多是子女委曲求全,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友歌”所表现的是第二种婚姻美丽幸福却又坎坷连连婚姻,这种婚姻有相爱的激情震颤,有相爱的幸福缠绵,也有亲人压迫的痛苦无奈,甚至有爱人生离死别,因为他们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牢实的封建婚姻,爱情有悲剧也有戏剧。
“友歌”是爱情命运的真实写照。
(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 班廷锦摄)
2020年2月22日